北角皇都戲院,就是我小時候第一次看經典電影《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 的戲院,之後小小的劉姑娘就開始好好唱口,一天到晚“Doe a deer a female deer…”地唱個不停。
如非近年皇都戲院拆與不拆及業權的新聞,我真的不知道它有六十八年的珍貴文化歷史及建築設計價值,香港尚幸有一塊如此瑰寶未被摧毀,有心人如新世界的Culture for Tomorrow接手復修,承諾皇都二○二六年將成為香港的一個新的藝術文化地標,聽見都開心!
參觀了復修之前舉辦的《尋找你我他的皇都》代入式歷史體驗展,它利用了皇都戲院連接的舊商場店舖走道把歷史娓娓道來—一九五二年皇都前身的璇宮戲院創辦人歐德禮MBE Harry Oscar Odell當年除了上映電影外,把皇都戲院變成香港五十年代的國際殿堂級藝術表演場所,曾在此演出的世界頂級大師或組合,包括英國作曲家Benjamin Britten、男高音Peter Pears、小提琴家Isaac Stern、爵士單簧管大師與樂隊、日本松竹歌舞團、維也納兒童合唱團、本地著名女高音費明儀、風魔全球華人的歌后鄧麗君、粵劇組合「大龍鳳劇團」麥炳榮鳳凰女等,大多數為香港首演,有稱皇都為香港大會堂之前的大會堂,在香港表演藝術史上,皇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多得有「大娛樂家」之稱的歐德禮,體驗展中有他的皇都辦公桌,我在想,當年他坐在那邊知不知道自己影響了一代香港人的文化演藝品味?
展覽中展出逾百件與皇都戲院有關的舊物,例如五十年代用作簡介上演電影的戲橋、超等位堂座午夜場的舊戲票、戲院帶位員工制服、復刻版戲院座位、有「小上海」之稱的舊北角鳥瞰圖等,也有香港電影海報大師阮大勇繪畫的七十年代港產片電影海報,更融合了年輕香港藝術家的電影海報及書法作品於現場展出,還有許多別的豐富細節,使我流連了一小時。
體驗展後將大拆大卸推進復修,我步出皇都戲院,朝它那絕無僅有的天台「飛拱」桁架建築望去,心裏在想:「皇都呀皇都,你的銀幕曾經驕傲地放映過外語經典電影、香港首辦的日本電影節片目、許多國語片和港產片,是多少香港人的電影萌芽地;你的舞台曾經璀璨華麗地讓國際及本地的文化藝術表演者盡情演出,多麼輝煌瑰麗,雖然後來現實所迫,你的際遇變得商業化甚至失修潦倒,不過你的命始終比別人好,至少你給保留下來,將會變身繼續你的藝術文化平台使命,希望是苦盡甘來,再放異彩!
別人是誰,利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