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所有焦點
精選焦點
巴黎設計展前哨
有三十年歷史的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Objet,今年首次舉辦香港區比賽,從三十五個申請中選出八個優秀新銳設計,得獎作品將在九月巴黎Maison&Objet「香港館」展出,並在十二月回到香港作展覽。 本刊率先披露評審過程和香港館的場景設計。同時,本刊將陸續專訪得獎設計師,從他們的設計,你會發現有一班人正努力實踐着自己相信的寶貴價值。
10
進入焦點
WE ARE CRIP
你如何稱呼一個沒有手的人,一個坐輪椅的人,一個聽不見的人?當肉身因疾病或意外經歷不可逆轉的損傷,伴隨而來的還有健全主義社會加諸身上的種種標籤:「殘疾」*、缺陷、慘。當他們面對各自的生命課題,只想如普通人一樣平淡生活和戀愛,又容易跌入另一個定義框架:剛毅自強、積極、勵志。不想被貶為廢人,也不想被捧成超人,他們為身份找另一條出路—「Crip」。Crip一詞原意為「跛腳」,本為侮辱殘疾人士的英文俚語;但自一九六〇年代美國殘疾人士權利運動後被注入正面涵義,擁抱Crip身份的他們大方接受自身身心狀況,並以此為傲。現在的Crip亦並非局限於描述身體損傷狀況,由該詞發展的Crip  theory,批判把不合乎標準的身體貶為弱者的健全主義社會;又質疑「正常」與「殘疾」的邊界,認為在推崇能力、理性、效率的健全主義社會,所謂「健全人士」也有機會被視為具有某種「殘疾」。在香港,有一羣人以小誌出版、藝術展覽、生命經驗播下種子,希望更多人從Crip的視角出發,打破「健全」與「殘疾」的界限,共同顛覆健全主義的規則。*「Disability」中文翻譯一般為「殘疾」。此翻譯沿用醫學模式(medical model)理解「Disability」,視之為病態、缺陷,此外還有社會模式(social model)、Crip模式;但為方便理解,是次專題沿用「殘疾」形容身心限制狀況。
8
進入焦點
熱血應援! 港隊運動員追星族,追的是甚麼?
巴黎奧運戰幔揭起一周,香港運動員交出耀眼成績——江旻憓先於首日奪取劍擊女子重劍個人金牌;女飛魚何詩蓓(Siobhan)在女子一百米及二百米自由泳決賽摘下銅牌;張家朗也再度奪金,成為六十八年來首位在男子花劍個人賽蟬聯金牌運動員。 見證頒獎台上的高光時刻的,有由香港遠赴巴黎觀戰的支持者,舉起手幅為港將吶喊助威。 自三年前,何詩蓓及張家朗為香港奪得一金兩銅的奧運佳績,香港體育自那盛夏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疫情籠罩下生活一片死寂中,港人在直播看到當屆港將在場上為勝利而努力戰鬥,宛若層層陰霾透出亮光,掀起前所未見的「撐香港隊」體育熱潮。 張家朗、何詩蓓和歐鎧淳,都是在競技舞台以外被緊緊注視的星級香港運動員;粉絲為他們設立IG專頁,在比賽日前放上詳盡的賽程、即時更新戰果;訂製應援手幅、公仔、貼紙、匙扣,在場外等候合照簽名,甚至追隨到世界各地分站觀賽打氣。近年,由韓星、MIRROR掀起的追星狂熱,蔓延到港隊,當粉絲從近乎零開始了解一項運動追體育明星時,到底在追甚麼?
3
進入焦點
巴黎藝廊新貌與河濱生活
6
進入焦點
I.M.PEI貝聿銘九大建築
西九M+博物館下周六(6月29日)起舉辦美國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1917-2019) 首個全面回顧展「貝聿銘:人生如建築」,本刊率先專訪展覽聯合策展人王蕾、貝聿銘兒子貝禮中(Sandi)和研究貝氏建築三十年的台灣建築師黃健敏。搶先公開部分展覽珍藏,同時重點介紹其中九座重要建築,亦回顧貝聿銘走過的一○二年人生,從中你會感受到貝聿銘的才華、性格與喜惡。 上圖為1979年,貝聿銘站於甘迺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外。©Ted Dully/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M+提供)
13
進入焦點
Gen Z文字碎念 還是思想大熔爐? Threads一周年 如何攪動網絡生活
七月五日是Threads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這個由Meta旗下Instagram團隊推出全新的社交媒體,主打文字分享,上線短短五天用戶數量便突破一億,成為超越ChatGPT、以最快速度達成一億註冊用戶的應用程式。   雖然其後用戶增長速度放緩,活躍用戶數量與主流社交媒體Facebook、Instagram、X(原Twitter)相比仍有距離。不過Threads以文字對話為核心、向陌生人推薦內容等特點,吸引某些羣體活躍參與,於台灣的影響力尤其強大—截至今年四月,台灣對Threads全球訪問量貢獻度排名全球第二,《巷仔口社會學》的調查發現,在台灣今年五月反對國會改革法案的「青鳥運動」中,55%的受訪民眾是從Threads得知訊息前來參與,其動員能力比Facebook更強。   這個社交媒體新寵,目前在香港的使用情況如何?在影音當道的時代,文字型社交媒體為何能在當下突圍而出,反映社會何種需求? Threads給我們帶來哪些新選擇,又存在何種隱憂?記者採訪了五名不同世代、背景和興趣的香港Threads用戶,看Threads怎樣攪動我們的生活。
7
進入焦點
守巢記 燕子照護者們
說到燕子,你肯定不陌生,但有沒有在城市中親眼見過?有一羣人,每年春天都會在離島大街小巷、市區唐樓大廈、新界鄉郊村落出沒,逐個燕巢逐隻燕子數算數量。他們是當區街坊,也是香港觀鳥會燕子研究組的義工。數巢不止為記錄數量變化,還為在燕子危急之際出手相助。雛鳥意外掉落時,他們將其放歸原巢;有人嫌鳥糞滋擾要鏟巢,他們獻出妙計化解人燕矛盾;若燕巢所在的唐樓老化需要維修或完全清拆,他們便尋求漁護署介入協調,千方百計守護燕子安度繁殖期。燕子不算稀罕,何以教一班街坊義工如此珍視?人為拆巢或可介入,但都市發展滾滾向前,他們如何在現行保護條例下為燕保留生存空間?燕子不似毛孩子,關心愛護需要保持適當距離,這是一種怎樣的愛?看見燕子,對生活節奏忙碌的都市人來說又意味着甚麼?
6
進入焦點
米蘭設計周2024
一場疫症幾乎把世界癱瘓。烏克蘭、南高加索、蘇丹、以巴爆發戰火,不被看見的危脆生命像泡沫無聲消亡。 剛過去的四月,地球平均氣溫已連續十一個月破紀錄,洪水、大火等各種災害蔓延,如末世預言。 未來還未來,但未來好像從未變得如此多變、混沌、不可預測。設計,不論是一張椅子、一件玩具還是一張城市圖則,向來為未來提供一種解決問題或改善生活的方案。在這樣瞬息萬變的世界,設計作為一種方式, 可如何幫助我們裝備自己,應對未來?該像《重慶森林》裏的林青霞,披上乾濕褸、戴上墨鏡,同時防禦風雨或烈日?應輕裝上陣,隨時變形,便於移動四方?還是末日狂歡,繼續忠於自己,看穿人生只是遊戲?   一年一度設計界矚目大事米蘭國際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今年錄得超過三十七萬人進場。米蘭設計周, 會場以外展覽,更是喧鬧熱烈,各大品牌、世界各地的設計師競放齊鳴。記者到達米蘭現場,見證前沿思考如何凝結成產品,宣示於世。 人類再次被擠進同一艘方舟,背負命運共同,希望到達彼岸。且看設計如何為我們建造安度未來的棲身之所?
16
進入焦點
加東楓糖追尋記 In Search of Canadian Maple Syrup
有些韻味得等待,如杯中的茶,如餐盤上的楓糖。 加拿大的國旗是紅楓葉,國樹是楓樹,國花是楓葉,多少肇因於加拿大境內楓樹多,以及國民對「楓糖」的無比熱愛。對他們來說,楓糖可以是深入原住民歷史的門道,家庭聚會的目的,當然也是最貼近當地生活、感動人的韻味。 欲見楓糖自成一格的魅力,我們不得不待疫情過後,親身走一趟盛產楓糖的加拿大東部─安大略省(Ontario)及魁北克省(Quebec),身處於首個採收的春季,端看楓糖何以能成為加東一處獨特的人文風景。
5
進入焦點
一九二○年代 繁華的上游
我們從不同角度再看一遍被稱為「咆哮年代」的上世紀二十年代。這是一個落在兩場人類悲劇之間的年代,悲哀和惶恐,一時之間,成了狂歡派對。科技、藝術、建築、文學、時尚、娛樂……標誌性的改革和英雄人物,紛至沓來。義無反顧,及時享樂,卻以一九二九年股市暴跌結束。一百年後的今天,抗生素對付病菌,人類對付「別的人類」,戰爭仍然持續。殘酷與救贖,一個世紀,相倚相伏。我們仍然像海明威一樣:狂妄、豪邁、悲哀,而且迷惘。
23
進入焦點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