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所有焦點
精選焦點
歷史碎片 隱密發聲
在一切轉瞬即逝的年代裏,保存和記錄尤其重要。翻開這期封面故事,你會讀到軍事史、機構史、藝術史、建築史,以及那些致力保存和書寫這些歷史的人。檔案保存和歷史書寫或予大眾枯燥沉悶的感覺,但投身其中的人,自是找到了趣味和意義。受訪者教我,認識戰爭歷史細節可培養人們對差異的理解,繼而更懂得明辨是非;回顧機構歷史起伏興衰,會知今日的成就得來不易,更珍重前人付出;看到藝術史中的空白遺漏,更想讓小眾的聲音被聽見;了解過戰後建築在歷史脈絡中的價值與位置,或會轉以另一種視角審視拆卸與保留。歷史,之於他們,是改變現狀,影響未來的知識泉源。
6
進入焦點
柏林,異鄉人之城
8
進入焦點
難為記者
所有壞消息,對記者來說,都是好消息。唯一例外的壞消息是,記者自己的生存受到極大威脅。生存受到威脅,有兩個意思:一是記者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一是這個行業再無法讓記者以過去那種方式存在。《明周》記者莫坤菱採訪了不同年代的記者,有人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選擇離去,有人一往無前。林社炳說:「世界需要記者。」也許,老記者從來不會死,他們只是慢慢離開。(圖為當年陪炳哥出差的好拍檔。)
13
進入焦點
島嶼情書
起初,神創造天地,把天下的水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那時地都連在一起。幸好,後來神看來不夠好,把地分開,創造了島。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曰島;島,到也。人所奔到也。從來沒有人數得清地球上有多少個島, 但其中有二百六十多個島嶼,散落在香港一帶,島與半島,構成這座城市的不同面貌。大海之於島嶼,是包圍,也是隔離,是分開,也是連結。每座島嶼,在汪洋中自有一片天地,島民安居於其中,也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疫情之下,搭一程船、渡一片海,離島是港人可以旅遊的最遠地方,一度令島嶼難以負荷。人潮散去,海潮依舊,島民漸漸回歸平靜,島嶼生活為何珍貴?為何難得?
6
進入焦點
離散之年
來到今年最後一期的封面故事,當編輯部討論二○二一年的關鍵詞時,我們很快便決定了:這是離散的一年。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老生常談的是,人生是一趟不斷練習道別的旅程,隨年漸長,面對愈來愈多的生離死別,有時來不及道別,每每痛得扎心,像對方離開之際一併帶走佔據自己心裏很大的重量。然而,這一年的離散撼動每一個香港人,無關年歲、階層,我們都被時代暴烈地推到分離的路口。Nostalgia,在希臘文的詞源是回歸的慾望無法滿足的痛苦,這年的香港,鄉愁除了離人思鄉,也是告別昔日種種美好、心無處安放的痛苦,讓人陷入更深邃的茫然失措。正如早排大家都分享音樂串流平台的年度回顧,這年我最常播放的是my little airport的《那陣時不知道》:「那陣時不知道/置身的日子都發亮/眼光裡藏著的囂張/往後已不再同樣」 以前難過時仰望着the best is yet to come,如今從受訪者口中聽到的卻是the worst is yet to come。這年一波波移民潮與解散潮沖散了社會,當羣眾被迫各散東西,我們要思考的是回歸到每一個人自身怎樣在不同位置持守心中的信仰,彼此共同擁護過的價值如何不被扭曲,真實發生的歷史如何不被粉飾抹去。 告別二○二一,祝願各位讀者新一年平安喜樂。但願今日離散,他朝再聚。在約定之日來臨前,try to hold on to what matters most.
9
進入焦點
校褸誌
在每個人的青葱校園歲月中,都必定擁有過一件校褸。 它作為冬季校服的配備之一,未必會時常穿,但總有些日子會派上用場。談不上很喜歡,但學生一般只能接受。今期封面以校褸為主題。除了探索上一代的校褸何以為西裝剪裁,也從老牌校服商口中聽「大地褸」的生死,及聆聽穿着者的經典回憶,思索校褸的核心意義及價值。假如冬天不再來,我們是否就不再需要校褸?還看近代,校褸市場大變, 款式、用料都有變革。在誌記這一種改變時,也試圖啟發想像,校褸應該如何變,才能保留核心價值,在應對時代需求時也不失意義。
6
進入焦點
數碼貧窮
劏房戶的基層學童,因設備和網絡問題,上網課時遇上困難,成績大倒退;長者因為不懂上網,申請消費券、預約複診都成為難題;無家者孑然一身,沒有智能電話便難以進入體育館洗澡,因為要掃QR code。數碼貧窮除了是資源分配問題,有沒有所謂的數碼能力,簡單而言即是懂不懂用手機、上網,都是網絡貧窮重要成因。 幸而不少有心機構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追落後;可是,當數碼化進程愈見急促,單靠民間力量又可以救到幾多個?近年政府在《施政報告》裏,常常提到要發展智慧都市,硬件當然是重點,更重要的,會否是保證社會每一分子,都能享受到智慧城市的便利?
8
進入焦點
回家.喝湯
湯,無疑是一部時光機器。 秋風不燥,行逛街上,撲鼻而來的糖炒栗子、熱朱古力、肉桂卷……聞起來溫暖卻撩人,擾動了思緒和欲望;但我們都深知道,唯有家裏待着的湯與飯,那氳氣裊裊的熟悉香氣,才叫人最感到溫暖和踏實。 寧可食無菜,不可飯無湯。湯既為廣東人其中一項飲食「文化」,即寓意着一種「約定俗成」,當中包括湯料組合的承襲,如西洋菜總搭鴨腎,青紅蘿蔔總搭粟米,蓮藕章魚總搭花生眉豆;以及內斂父母傳遞關愛的「暗語」。但亦因為湯的模樣百年不變,能隨時把我們的記憶拉回童年,那曾經與父母、親人圍枱吃飯的熱鬧氛圍。縱然見識隨年紀漸長,喝過中菜廳的花膠燉湯、拆魚羹、水魚湯……家裏的湯也許未能滿足舌頭,但它可愛在樸實如一,可在日常中追回停住的時光。 今期我們以四個溫馨的故事,勾勒出廣東湯的輪廓:柔與烈、鹹與甜、傳統與創新……湯的世界很大,不但盛載「不時不吃」的養生智慧,也容納了很多對母子、母女、夫妻的感情,超越單純的味覺享受。 雖然疫後生活物價上漲,為一家人熬一鍋湯,買一趟肉腱、蔬菜、南北杏等已動輒過百,但那回憶、那關愛、那叮嚀,卻是無價。
4
進入焦點
末代工廠 夕陽之歌
今期封面專題講房委會決定拆卸「四廠」,重建成住宅用途,即葵涌葵安、九龍灣業安、火炭穗輝和長沙灣宏昌四座工廠大廈。距離逾二千廠戶全數遷走的期限,只剩一年,偌大的工廈,不久將人去樓空。消失的工廠,也代表那個靠汗水、靠努力、靠勞動、靠堅持,就可以換到美好將來的日子變成歷史。 借梅艷芳在告別演唱會的最後告別,「夕陽很美麗,但眨眨眼便會變成過去,所以我們要把握每分每秒。」我們要把握記錄歷史,城市不是憑空發展出來的。
8
進入焦點
M+開幕與香港藝術
M+開幕數天,毫不意外,多個主題展覽中,以《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最受公眾關注。人們詰問艾未未那張「中指圖」的去向,爭辯其裝置作品《洗白》的寓意,或為M+展示王興偉關於八九民運的畫作《新北京》而莫名欣慰。今期封面,探討站於十字路口的M+以至香港藝術何去何從。先追溯M+的來龍去脈,察看其開幕展覽特色。也採訪三位在M+設有展覽或有作品被展出的藝術家,問他們對M+的初步觀感,在當下創作的感悟。最後宏觀西九文化區後續數年發展及本地重大文藝政策及建設,藉此想像未來——但願眾聲喧嘩,百花齊放。
12
進入焦點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