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絃清思】琴人劉楚華 七弦為益友 兩耳是知音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古琴

【七絃清思】琴人劉楚華 七弦為益友 兩耳是知音 

14.05.2016
譚志榮、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

在土瓜灣農圃道的新亞中學、新亞研究所像隱世一樣「躲藏」其中,十多萬冊線裝古書固然無人問津,關於香港第一代琴人的往事,亦塵封於此。

香港琴學傳承,主要動力在民間。香港地道的古琴雅集活動,始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根據琴人黃樹志之整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前,本土琴人未有記載。最早的紀錄是1938年泛川派琴家沈草農在港教授其友沈鴻來之子沈鑒治彈琴。沈鑒治因年幼不久便棄學,怎料其母蔡德允早已默記兒子所習之曲,並能彈出來,可見其天賦異稟。

而最早在香港定居的琴人是1939年從杭州來港的琴家徐文鏡。

當年新亞書院的上課椅,一坐往事湧心頭。
當年新亞書院的上課椅,一坐往事湧心頭。
新亞研究所有十多萬藏書,不少都是絕版線裝書。
新亞研究所有十多萬藏書,不少都是絕版線裝書。

琴人薈萃香江

中國政局動盪,一輩文人墨客南來香港躲避戰火。他們大多承舊學傳統,當中不乏琴家,香江一時琴人薈萃,出現了第一代琴人。

「時年四十五歲的愔愔室主蔡德允老師,身無長物,懷抱中的錦囊,裹着寶琴一張。」新亞研究所所長劉楚華憶述。

五十年代,除了蔡德允,還有饒宗頤、月溪法師吳純白、徐文鏡、吳宗漢夫婦、黃篤修、侯碧漪、盧家炳、容心言父子等,琴人間交往甚密。

彼時,錢穆、唐君毅等儒學大師創辦新亞書院,春風化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培育文史哲英才。劉楚華形容,創校之初十分艱辛,設備簡陋,但有教無類,很多學生都是逃難來港,「老師甚至照顧學生基本生活吃飯的困難。」

六十年代末,隨着傳統文人仙逝或遷居外地,留港琴人只有饒宗頤、徐文鏡、容心言家族和蔡德允。而早期香港習琴主要以容氏之家族傳授和蔡德允的師生傳授。

1963年,新亞成立「國樂會」提倡禮樂人生。1964年,錢穆邀請蔡德允為古琴組導師。自此,填補了香港琴學授業的空白。

錢穆親手栽種的柳樹被命名為錢公柳
錢穆親手栽種的柳樹被命名為錢公柳

藝近乎道

蔡德允女史無論是古琴、書法、還是詩詞,皆是「藝近乎道」。鬧市斗室中隱居逾半個世紀,情以琴抒,盡了文化傳承的責任。

劉楚華深諳師心:女史顛沛流離落足香港,原無長居之計,「在那個文化紊流、傳統受盡壓迫而嚴重失語的年代,愔愔室主寂寞自甘,以她的藝術勇氣,堅持自己的語言。」

劉楚華1973年開始隨蔡德允學琴,「我老師活潑又優雅,性情溫婉、淡泊名利、超然脫俗……」琴人都稱蔡老師的蔡德允,獨她謂「我老師」,可見彼此關係之親近。

蔡老師是出名教學認真,要求學生琴容端肅,指法乾淨不造作。「老師風度優雅,上課時看她按絃、運指這也是無上的享受。」

蔡德允(右)上課教授新曲時給劉楚華示範。照片攝於1970年代。圖片提供:郭茂基先生;圖片出處:《香江琴緣》展覽圖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出版)
蔡德允(右)上課教授新曲時給劉楚華示範。照片攝於1970年代。圖片提供:郭茂基先生;圖片出處:《香江琴緣》展覽圖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出版)

九十年代開始,老師不教新曲了, 門人依舊定期聚會「對彈」, 身份從 「學生」變為「朋友」了。逢年過節,門下相聚一堂,操曲給老師聽,老師總會給學生親自做點心、沏茶。

據多位門下回憶,蔡老師操縵六十餘年 如一日, 八十多歲仍自己親自上絃,九十 多歲時操縵自如,指力深厚, 意在音外。 九十九歲仍瀟灑揮毫。後來撫琴乏力,聽學生 彈時怡然自得,時而空中揚手點拍,時而虛擬 彈琴。

劉楚華學生黃芷芳叙,憶2004年,蔡老 師九十九歲生日,琴社連續周末分組到老師家 彈琴祝壽。劉楚華叮囑她攜絲絃琵琶,並彈淡 靜的文曲,莫擾動老人的清靜。老人精神奕 奕,聽得歡喜,令學生彈奏一首又一首,眾人 使出渾身解數,幾乎技窮。 當時劉楚華伴奏, 蔡老師用九十九歲的嗓音獨唱《慨古引》,一 字不漏。

不管活到什麼歲數,大合照中端莊清麗 的她永遠是最上鏡的一位。

劉楚華,香港琴人,浸會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及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文音樂系導師。現任新亞研究所所長。自學生時期追隨琴家蔡德允女史習琴,游心絲桐逾四十載。八十年 代起積極推廣古琴,亦到國內遊歷,受琴家張子謙、姚丙炎親為指授。現為德愔琴社創會理事。 經常在港、台、內地及歐洲講學及演出。發表有個人絲絃錄音專 輯《水仙操》,出品有《姜白石詞擬唱》及紀錄片《海角琴心》。
劉楚華,香港琴人,浸會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及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文音樂系導師。

劉楚華講了兩則笑話:

從前,有個人想推廣古琴,在大街向棉 花舖借了張彈棉胎的牀來撫琴,有位後生聽了一曲又一曲,淚流滿面。琴人問他是不是被古 琴藝術感染?他說:「我只是憶起先父,他生 前就是彈棉胎的。這聲音太像了!」

類似的劇情,他依然在鬧市中撫琴,有 人一直站在那裏等他彈完。其實那人等的是要回那桌子。

「當今社會整個文化水平下降、經典教 育斷層,成為普羅大眾接受古琴的障礙。 」笑話背後,她一語道破世情。

陽春白雪  逝水遺風

縱然得歷代文人雅士深愛,但琴的本質是含蓄恬靜,與其他熱鬧的樂器相比,不易討好大眾,故不曾成為「潮流」。

「香港琴人彈奏風格,與內地五十年代以 後形成的時代氣質迥異,反而與上世紀前半葉的隔代琴風接近。」劉楚華說,香港琴壇一直游離在體制之外, 無官方意識形態干預,也無商業利益的染指,在偏安一隅的土壤中自然 生滅。雖人數甚少,卻保持獨立精神,更具傳 統審美遺風。

「古琴具備平和雅靜、意韻悠長的特質。 傳統琴人以藝術遠離功利,不逐潮流,琴道也 藉此精神品格而流傳遠久,故能歷古彌新。」

堅持傳統有時會被視為故步自封。「我擔憂我們的追求會邊緣化到無法生存。例如古琴的聲小變大聲。」她直言不諱:「我就是保守!」

「我只收可以交朋友的人做學生」

劉楚華注重舊學修養,作風敢言直率。她扼腕,自從被套上「文化遺產」的光環,自古知音難遇的古琴霎時間變得炙手可熱。琴館林立,放眼望去滿街都是伯牙,實際上傳承混亂。音樂界普遍重視表演技能,輕視文化修養。近年參加內地演奏會,卻發現上當,場面 更像展銷會。三天,四百琴人,一個一個排隊 上台,彈罷就賣琴,歎為觀止!

劉楚華德學藝兼備,多年從事大學教研工作, 業餘以琴調心。在新亞書院求學時風華正茂,飽受國學薰陶。與蔡老師相處四十 年,耳濡目染。琴界評價她指腕活潑,絲絲入 扣,琴風秀逸,被認為深得蔡老師指法神韻。

「你數一數這裏有多少張琴?」在劉楚華書齋,風趣的她邀讓記者玩尋寶遊戲。仔細環 顧,除了古譜琴器,小擺設、紙鎮、筆擱,甚至梅瓶上圖案都有琴。

每個周末,都有學生來她的書齋習琴,授徒以嚴,對彈為法,潤物細無聲。「我只收可以交朋友的人做學生,彈琴,人品是第一。」

她說:「老師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無論 如何要保持藝術的純粹性!」她曾形容蔡德允「紛亂時世中,最高明莫過於善養內藏,潛心傳授。」時至今日,她亦對琴學保持一份純粹 的玩心,不為俗世洪流所動。

一代古琴大師家蔡德允1905年生於浙江吳興(今湖州),後遷居上海。年少時已精通詩書 和各種中西樂器。1937年上海淪陷, 她與丈夫沈鴻來、兒子沈鑒治來港避 難。1941年師從沈草農習琴,1942年 日據香港期間返滬。1950年舉家來港 長居,自1960年代開始授琴直到九十 多歲,其琴齋室名「愔愔室」。2007年 辭世,享壽一百零二歲。

劉楚華,香港琴人,浸會大學中 文系榮譽教授及前中國傳統文化 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文音樂系導師。現任新亞研究所所長。自 學生時期追隨琴家蔡德允女史習 琴,游心絲桐逾四十載。八十年 代起積極推廣古琴,亦到國內遊 歷,受琴家張子謙、姚丙炎親為 指授。現為德愔琴社創會理事。 經常在港、台、內地及歐洲講學 及演出。發表有個人絲絃錄音專 輯《水仙操》,出品有《姜白石詞 擬唱》及紀錄片《海角琴心》。

譚志榮、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古琴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