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任他進行航海這個重大任務的,是他的殺父仇人,也是直接讓他自十歲起就失去生殖器官的人。他被迫放棄伊斯蘭信仰,無法傳宗接代,可是他決心用盡一切辦法拯救還有強烈意志求生的人。結果,最後一次下西洋,他的上司、仇人明成祖朱棣,在遺命中要在這次「最後航程」中把鄭和幹掉……
科幻漫畫大師、歷史空想大師星野之宣,創作了九集完的《海帝》,劇情如上。這真是一個「天殘地缺、捨命換命」的故事。


⚡ 文章目錄
超級遠航 鄭和之後 再無鄭和
撇開漫畫,根據現實世界史料,在哥倫布一四九二年「發現」美洲之前,最叫人震驚的航海家正是鄭和。明成祖時期,鄭和七下西洋,遠及東非肯雅,並把長頸鹿 (麒麟) 帶返中國。鄭和的航海規模,亘古未有。他的航海故事,比哥倫布早了至少六十年。然而,鄭和的船隊和記錄最終被銷毀。中間發生了甚麼事呢?鄭和最後的結局如何?這些未解之謎,歷史所載不詳,以致梁啟超後來在《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中不得不感嘆:「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以科幻題材和《宗像教授異考錄》取得國際聲譽的漫畫家星野之宣,運用驚人的畫技、慎密的研究、大膽的推理和瘋狂的想像,完成了這套鄭和「野史」。這部作品,一如他的前作,叫人目瞪口呆,不敢置信,但又念茲在茲,魂牽夢縈,無法忘記。
《海帝》講述十五世紀明代永樂大帝 (明成祖朱棣) 期間,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的故事。星野之宣繪畫那時期的器物、宮殿、船隊,栩栩如生,考證詳盡,一絲不苟,讀者有如置身五百年前的歷史現場,更難得的是,每冊頭幾頁,都是由他親自編繪的彩稿,光彩奪目,大氣磅礡,充滿魄力。




深目碧瞳 痛苦反而鍛煉了仁慈
如果只着眼於畫技,《海帝》不會令讀者失望;可是,星野之宣從來不止於一個漫畫匠人,他的作品精妙之處,來自其結構的呼應和人物的設定。譬如主角鄭和的設定就和常人理解不同。鄭和正如有限的史料所載,是回民,信奉伊斯蘭教,後來被閹割,成為太監;在作者筆下,鄭和高鼻深目,高大英俊,擁有一雙迷人的、有如海洋般湛藍的眼睛,渾身肌肉,不但足智多謀,驍勇善戰,而且知人善任,處變不驚。
根據漫畫的描述,鄭和雖然失去生殖器官,但正因為他沒有繁衍後代的能力,所以他尤其珍視生命,每有人處在危難之中而奮力求生,他都甘願冒死捨身相救。滿身慘不忍睹的傷疤,正是他屢屢不顧自身安危救人的結果。他有次打趣說:「這麼多傷痕,就會顯得我另一個傷疤沒有那麼觸目吧。」
鄭和身為宦官,與一般人想像的英雄相距甚遠,但他一出場,讀者即被其性格魅力和風采吸引,行如虎步,做事每每出人意料,包括在鯊口勇救敵人小孩、用辯才勸諫明成祖停止血腥鎮壓等。作者的舖排與人物塑造,無疑很見功力,可是,如果輕輕帶過鄭和遭受辱刑的經過和緣由,整部鄭和傳奇就會失去脊樑,無法持續讓讀者感受到鄭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書中用了詳細篇幅交代前因後果,讀之猶如聞見血腥慘號,但是,不直視和感受鄭和過去經歷的人間煉獄,讀者也沒法明白「海帝」鄭和後來的理想和希望。

十歲回民 父慘死眼前復受宮刑
鄭和童年時遇上的那件慘事,發生在公元一三八一年的雲南。漫畫中的鄭和本名馬和 (姓馬,因讀音接近原姓穆罕默德),是村長馬哈只的長子,年僅十歲。燕王朱棣 (朱元璋第四子,後來的明成祖) 揮軍南下屠殺回民,下令全村成年男子和長子必須處斬,馬哈只跪拜求情,哀求放過村裏十一個小孩,包括馬和。
朱棣命令孩子排成一列,又命馬和排在最末。他若無其事地對馬哈只說了一段傳說:「聽說元代曾有一個叫做馬可勃羅的商人,來自比西域更遙遠的國家,他記載了這件事,我一直很想確認一下,那是不是真的。」
那個駭人聽聞的傳說如下:某城堡的領主戰敗,一眾孩子被俘,領主求情,敵將便說,待會砍下你的頭,沒頭的你,能走着經過多少個孩子,多少個孩子就可以得救……
朱棣顯然對殘暴的歷史了然於胸:「那領主經過了九個兒子才倒下。」朱棣決定「歷史重演」,揮劍砍掉馬哈只首級,馬哈只的殘軀一直奔到馬和那裏,留下了一條觸目驚心的血路。朱棣按照承諾,放過十一名孩子的性命,但強迫他們接受宮刑。馬和眼前有兩條路,一是死,一是接受閹割;馬和不怕死,但他記得,父親要他承諾不管如何一定要活下去。

下西洋正好匿藏逃亡的建文帝和年幼公主
馬和經歷慘變,因深知性命是他爸爸為他留下的,所以無論要抵受多大的屈辱,都決心生存下去。他不僅自己要存活,還要幫助其他決心存活的人。
書中描述他兩次匪夷所思的救人經歷:一是朱棣後來在蒙古戰場受了重傷,當時成年並已參軍的鄭和不顧一切把他從亂軍中救活——這也是朱棣後來為甚麼交托重任於鄭和的原因之一;二是朱棣篡位,要追殺上一任皇帝朱允炆 (朱元璋之孫,即建文帝,朱棣之侄),鄭和卻屢次暗助後者逃生。歷史傳說,鄭和之所以奉命下西洋,是為了追尋南京宮庭發生大火之後不知所終的建文帝下落,但是在漫畫中,鄭和下西洋,竟然偷偷把建文帝和年幼的公主藏在船艙,協助他們從中國逃亡至南洋。

一路向東尋最後歸宿 日本人與鄭和漂至美洲
作者星野之宣熱中科幻題材和歷史奇聞 (例如描繪日本著名將領源義經逃亡渡海後成為成吉思汗),可是那些穿鑿附會的歷史空想,不過是作品的外衣,人的性情,才是作者真正關心的重點。記得「宗象教授系列」有一個故事,講到二戰期間,日軍在新幾內亞殘殺原住民,其中一名日本兵拚命保護一個原住民孩子,因為那小孩年紀看起來跟自己在日本的兒子差不多;事隔多年,日本的小孩長大,成了東亞文化研究的大學教授,來到當地,巧遇當日的倖存者,並因此終於找到了父親的遺骨……臨別時,兩「兄弟」激動地相擁。
《海帝》的結局是,鄭和和一羣日本海盜,逃避朝廷追殺,決定史無前例順着海流一路向東航行。白髮蒼蒼的鄭和已然身受重傷,對正在照顧他並追隨他多年的日本女子說:「弓名,你還是獨自一人嗎?」弓名說:「我一直在等待你如此問我。」弓名請求鄭和娶她為妻,鄭和說:「怎麼可以?我可是宦官!」弓名說:「那麼,下女也好,奴婢也好,請讓我留在你身邊,直到最後一刻。」
太平洋上,浪往東流,兩人相擁在一起。



書名:《海帝》(1-9集完)
作者:星野之宣
出版:東販
售價:NT$260 (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