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鼓勵兒女摸索人生 姚安娜:做父母要識停

本地
2017.03.25

心靈導師姚安娜(Lilith)與丈夫郭智明育有一子一女,大女Celeste今年十八歲,除了正面對公開試外,亦開始為升學作準備;六歲的兒子James快將幼稚園畢業,由於他的語言發展較為緩慢,Lilith決定暫時不入讀正式小學,聘請私人教師教導兒子。Lilith養育子女不隨波逐流,愛鼓勵他們摸索人生和感受自己,她說:「做父母要識停!」

姚安娜多年來努力鑽研中西方不同學說,包括:《道德經》、《易經》及西方心理學和占卜學,亦完成了國際認可的能量治療Master課程,作為一個心靈導師,Lilith教育下一代很有自己的一套,Celeste是個充滿自信,擁有極高藝術天分的女孩,而從前不善辭令的James的說話愈來愈多,而且很懂得親近別人。

「父母並不需要教子女怎樣做,只需要讓他知道一些事情,例如社會狀況,誰是賊人?誰是警察?外面哪些環境是危險的?他們知道後就要停,其他事物是應由他們去摸索和嘗試,讓他們盡早了解和認識自己懂得感受內心,很多父母會改變子女的感受,告訴他們不是這樣,不是那樣,久而久之子女長大後再聽不見自己的感覺,因為感覺是很細小的聲音,而且是非語言,所以我重視他們的感受,多過他們到底是否在適合的場合表達自己;小朋友有失落、有挫敗都是正常,最重要是他們感受自己的內心,長大後他們會很懂得分辨喜惡,包容度亦會大很多。」

郭智明說:「就好像揀玩具的過程應由得他們選擇,很多時聽到父母說貴就不買;已經有,又或是差不多的東西又不買;如果能力許可,是應該買給他們,我以前就是因為父母不讓我買,長大後成日買錯東西,而且有選擇困難症。」Lilith繼續說:「其實在購物的過程,他們是在認知自己,這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將來對感情、事業、興趣和人生方向,甚至是將來在哪種企業發展事業的選擇,我的子女在這方面很明確,不是自己想要,幾貴幾好幾靚都不會要,他們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很獨立,就算年紀較小時,都懂得給我意見。」

最感動的兩件事

 

Lilith的女兒就讀於津貼中學,同學以少數族裔居多,兒子在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作故事藍本的幼稚園讀書。Lilith說:「我從沒有想過要讓子女讀Band 1名校,因為我覺得他們不會因為讀了Band 1學校就會變成愛因斯坦,如果父母不是醫生和律師,子女又怎會突然變成出色的醫生和律師?有都不會多,很多人接受不到這個事實。其實很多身家過千億的人,都沒有完成大學課程,有部分讀了一兩年就嫌浪費時間輟學,如果沒有天分,讀三十年大學都不會成才,所以不應要子女完成父母的心願,強迫他們。香港的教育很有問題,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課程愈來愈艱辛,但不見得新一代愈來愈叻,只見到人格和素質愈來愈差,甚至乎基本的禮貌和尊重都不會,學生也承受不到壓力而跳樓,我怎會讓我的子女去這些學校?」

最近令Lilith感動的有兩年事,她說:「在女兒的畢業典禮上,很多同學在台上感謝老師沒有放棄他們,當時我的眼淚就流出來,這間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很窮,家庭環境很複雜,但有一班很有愛心的老師,用心地教導他們,而最重要的是這班學生沒有學壞,亦都沒有放棄自己;另外,女兒要報讀一所藝術學校,寫了一篇文章介紹自己,她提到因為父母經常帶她去不同地方旅遊和生活,令到她的眼界大開,見識也非一般,從而在繪畫上得到很多不一樣的靈感。其實我和先生很珍惜一家人相處的時間,成長錯過了就沒有,透過旅行或在外地居住一個月,也是希望子女眼界可以擴闊,有多點經歷,這些東西在學校是學不到的。」

女兒踏入十八歲之日,Lilith替她行了一個成人禮,並將片段放到網上,不少人感到好奇。「因為父母總有一天離開她,我幫她跟大地連結,天是她的爸爸,地是她的媽媽,給了她一份安全感,就算父母不在身邊,她也不會孤立無援,不會有狹窄的思想,這是將她的屋企放大,去到哪裏都不用怕。」

至於James,Lilith需要花更多心機和時間。「因為他說話能力遲緩,國際學校不會收他,所以我和女兒親自教他外,決定聘用私人老師,這樣對他幫助會更大,James是一個觀察能力很強的人,很懂得討別人喜愛,他有一個技能就是打機能力很強,反應非常快,比大人更厲害,說不定將來他會從事電競行業。」

MIRROR 聲夢傳奇 陳卓賢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