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尋常西灣河】新舊交替 老少咸宜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區區有故事

【實在尋常西灣河】新舊交替 老少咸宜

6

長者的獨立生活

「住西灣河, 出入好, 夠方便。」九十三歲的端婆婆,不僅每天自己抹枱凳、掃地,還去街市買菜。她樓下其實就是惠康超市,在她看來「又貴,又無這麼多選擇」,她寧願大費周折蹣跚走去成安街街市。

兩年前,二十分鐘可以來回,現在腳無力,要花將近一個小時。

大暑那天,她準備煲冬瓜肉粒湯,「我再加乾瑤柱、蝦乾、冬菇」,再煮蠔油豆腐燜燒肉,她打開冰箱,得意洋洋地show出一大盆前一天剛做好的蘿蔔糕。

舊樓通風,大暑天婆婆也不必開空調。
舊樓通風,大暑天婆婆也不必開空調。

外出買菜端婆婆不用手推車,如果隨身推入店擔心阻店家做生意,放店門口又擔心被偷,因此,她用環保袋裝,半提半拖。她選購了冬瓜、豆腐、香蕉、橙之後,袋子沉甸甸,她特意手繃得直直,免受力過度,走兩三步,就讓袋子「坐」地上。沿途都是平路,上一級樓梯時,她向路邊的燈柱「借力」。

她知道其中一個紅綠燈路口,轉燈比較慢,空手的她可一口氣在轉燈前到達,提了東西則要可以分兩截路走到對面。「先生/小姐,你幫我拎過馬路,一過馬路你就丟下。」每次過馬路時,她向身邊途人求助。兩年來,只有一個人破天荒不理睬她,幸好站在旁邊的另一位途人二話不說便幫她拎過馬路。

婆婆知道哪個路口的綠燈轉得慢,年邁的步伐走起來有點吃力,幸好平路比較多。
婆婆知道哪個路口的綠燈轉得慢,年邁的步伐走起來有點吃力,幸好平路比較多。

她是自梳女,當了一輩子住家工,掌廚五十年,僱主幾代人一再挽留,她做到八十歲才終於可以退休。「我的朋友不是死了,就是住老人院要人服侍。我能走得動已經很知足。每天傍晚去公園坐坐同老友記聊天。」

端婆婆(左一)年輕時和夥計在僱主家留影
端婆婆(左一)年輕時和夥計在僱主家留影

人人公認西灣河的交通便捷:地鐵、巴士、小巴、電車、渡輪,甚至有去深圳的過境巴。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耆年服務部督導主任李潔貞指出,該機構近期公布「長者友善社區調查」,發現社區中有四大範疇最影響長者的幸福感,包括「信息通達」、「交通便捷」、「住所安全」及「社會尊重」。許多都是大家習以為常卻又長期忽略的小事,例如「車站有清晰的資料路線」、「在天氣炎熱時能在屋內享受冷氣」、「鄰居待我有禮」,調查顯示在這些方面,東區略勝於全港其他地區。

「鄰里關係對長者很重要,所謂遠親不如近鄰,這區聚積老街坊,搬離的不多。加上連鎖店不是主流,不會獨市,有多一些選擇,令長者消費得起。」她說,長者喜歡在自己熟悉的社區安老,社區配套很重要,西灣河有健康中心、各式診所、文娛中心、體育館,多個公園適合散步,戶外空間大,可參與長者中心活動,社區安老指日可待!

紮根西灣河的基督教女青年會明儒松柏社區服 務中心,區內長者可以學電腦、普通話等興趣班,由退休長者與老友記分享知識。
紮根西灣河的基督教女青年會明儒松柏社區服務中心,區內長者可以學電腦、普通話等興趣班,由退休長者與老友記分享知識。

夜青蒲點

聖十字徑二號,有一個很cool的名字叫「蒲吧」(Hang Out)。這是協青社的廿四小時青少年中心。四層樓的活動空間被塑造成邊青聚腳的安全「蒲點」。不少曾坐公園惹是生非的少年,來「蒲吧」玩卻成了人生轉折點,「這裏很溫暖,氣氛好自由。」

上網一個小時三元,band房一個小時四十元,一局飛鏢五元,籃球、桌球、唱K都是免費,相信香港很難找到一個地方可以合法塗鴉、吹着冷氣通宵打籃球,凌晨兩三點,依然播放音樂練街舞而不會被投訴。

青少年街頭文化在西灣河這樣的舊區也開始形成
青少年街頭文化在西灣河這樣的舊區也開始形成

十六歲西灣河少年阿峰喜歡西灣河的理由是因為有「蒲吧」。

他第一次來「蒲吧」,是哥哥帶他來打籃球。職員教他踩上滑板,從此就離不開這塊板了。「好多人歧視玩滑板,覺得玩滑板就等於飛仔飛女,保安同警察見到我們都會趕,其實踏板都屬一種運動,需要大量體力,吸毒又怎麼有力?」

他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想起滑板。每天從下午三點練到晚上十點,有教練免費督導。他苦練各種新花式,摔傷了,休息幾天又再戰,兩三個星期要換一雙新鞋。「最近跳樓梯無力氣,決定先戒煙。」

利用小小的無拘無束的空間,阿峰(左) 每天苦練,教練達達貼身指導。
利用小小的無拘無束的空間,阿峰(左) 每天苦練,教練達達貼身指導。

「我最愛西灣河的街道,很適合踩滑板。」他拿住滑板走在街上很自豪。為了不影響別人,他和朋友夜晚到公園或偏僻地方玩 。「踩上滑板就覺得很型。」協青社助理總幹事(外展服務)譚仲凱說,青年人需要兩種空間,一是學校讀書,二是音樂藝術體育。第二種空間在香港很欠缺。西灣河有這樣的空間,是青年的福地。

「所以我們創造出一條街,將街頭文化搬進來,設計成青少年喜愛的的氛圍,塗鴉牆、網吧、卡拉OK房、band房、錄音室、舞蹈室、滑板場,甚至室外歷奇設施等。 」

遇到不錯的band show,城中青少年都在這裏聚集。
遇到不錯的band show,城中青少年都在這裏聚集。

他說,一些青少年在學校缺乏成功經驗,老師批評他,而黑社會大佬卻懂得讚他。在「蒲吧」這裏被認為不務正業的興趣如踩滑板、彈結他、跳街舞等都會得到鼓勵和稱讚,並且還有人教。如果你由小到大被人罵貪玩,在這裏玩得名正言順,玩得好還可以做兼職,工作也只是陪人玩。

「光靠社工打不進他們的世界,擒賊先擒王,我們像黑社會『收𡃁』一樣,將有領導力的年輕人吸引進來。他們找到了自我價值,使命感加強,會覺得自己像社工,進而回去學校進修……」

協青社助理總幹事(外展服務)譚仲凱說,將街頭文化搬到安全地 帶,西灣河有這樣的空間,是青年人的福地。
協青社助理總幹事(外展服務)譚仲凱說,將街頭文化搬到安全地帶,西灣河有這樣的空間,是青年人的福地。

子承父業

西灣河成安街,是西灣河傳統街市所在地。一條短短的街,夾雜菜檔、魚檔……珍香園豆腐舖位於成安街12號,屹立五十年。

一室光亮,新鋪紙皮石地板,煎炸檔上裝上不銹鋼抽油煙機,分體式冷氣機涼風陣陣,職員有劃一制服,乍看不像老店。

「我有鋪裝修癮。」 珍香園第二代舵手陳子富說,舊店殘破昏暗,不合時宜,他喜歡手起刀落改頭換面。「不變就是保育嗎?守舊勢必被都市化社會淘汰。」他把陳舊的店舖翻新裝修只是門面工夫,最重要的是革新出品和經營方式,進修過飲食管理文憑,陳子富對產品材料分量全部有明確指引,連豆腐花要落幾多石膏粉、鯪魚球要加幾多鹽,全部有規有矩。

以前做芽菜、豆腐批發,豆腐最高紀錄一天多達400板,打風前街坊搶豆腐。現在每天賣十至十五板豆腐,賣完就算。從前鯪魚肉豆腐、豆漿、豆腐花是主打,現在新增坊間人氣小食如牛肉包、生煎包、葱油餅等。不變的是堅持石磨豆腐。他的祖父輩舊時在廣州賣豆腐,上世紀三十年代,陳子富父親來香港謀生,最先也在灣仔跟人做豆腐,其後自立門戶,開枝散葉。

日據時代,民不聊生。陳家卻無愁三餐。因日本人愛吃豆腐,每日拿幾包黃豆到店舖磨,命令陳子富父親做豆腐上交。「阿爸對日本人說,沒吃飯無力磨豆,日本才多給一點半點糧食配給。」七、九十年代鼎盛時期,夥計六、七十人,幾家分店。

陳子富吃力經營豆腐舖,出於一份情意結。
陳子富吃力經營豆腐舖,出於一份情意結。

陳子富七八歲便跟隨父親入行,一做就是半個世紀,期間試過移民,店舖由家姊打理,但最終父親病重,他又回來接手,後來父親過身,他就全權接管,一直至今。

半個世紀的豆腐事業,「以前一間豆腐店養幾間公司,現在幾間公司養一間店。」他說,作為老闆,無受薪,店舖無營利,但依舊持續,「全因為一份情意結。」

他說,所謂水往低處流,成安街的格局是一個「鑊篤」,食四面水:來自山頂的寮屋區、太古船塢、對面海三家村的人流在這裏匯聚,以前有三行牌檔,「旺得水洩不通,即使賣花生都發達。」1989年木屋區清拆時,整條成安街像死街一樣蒼涼,能搬走的商舖都搬了。業主媽媽十分體諒,主動問:「減到多少租金你能夠生存呢?」減租解決了燃眉之急。第二代業主交由銀行打理租務,最近剛加租兩成。

雖然有美加和歐洲居留權,但陳子富始終相信「香港才是我家」。

陳子富說,老店不能只是賣老,要有點新樣式留住客人。
陳子富說,老店不能只是賣老,要有點新樣式留住客人。

老父的冰室味道

將近黃昏六點,筲箕灣道的「百利冰室」老闆韓文波站在收銀機旁做打烊前的打點,不停地提醒每一位走出門口的顧客:「小心地滑、小心看頭。」

老街坊喚他波仔。

「百利冰室」門口常有幾十人等位,不乏八、九十後年輕面孔。室內維持五十年代的格局,兩邊靠牆卡座、店中間是幾張圓桌。柚木卡座、銀色的糖櫃、舊式吊燈、地磚、收銀機……恍若時光凝聚。牆上的時鐘,永遠調快十分鐘。韓文波說,興民街碼頭還在時,街坊趕去觀塘上班前來喝早茶,調快十分鐘,提大家趕船從容點。

「百利」從不做夜市,營業時間朝六晚六。韓文波說,七點關門,回家陪家人吃飯。之前五、六年每晚陪父親吃飯,即使如今老人家駕鶴西去,「遺憾少點」。

冰室員工不僅可以每天與家人齊吃晚飯,每星期還有一天例假回氣 ─ 冰室逢星期四休假。

「其實放假一天賺少兩萬,一個月少賺八萬,一年少賺100萬。但員工得到充分休息,開工時招呼客人自然十足笑容。如果員工熬到周身病,豈不是更加失去競爭力?」

無論從招牌字體和店前的餅櫃設計看,百利冰 室是典型上世紀的老冰室設計。
無論從招牌字體和店前的餅櫃設計看,百利冰室是典型上世紀的老冰室設計。

韓文波的父親在1960年代開設百利冰室,養活一家九口。二十年前,韓文波接手冰室,嚴格控制出品。「麵是煮好了淋汁還是放入汁當中去煮,兩者味道差很遠!」曾與人合作在上環開分店,因為團隊無法嚴格恪守他的理念,很快就關門了。「客人不是要來聽你熱情寒暄,你必須拿出好東西才會再來。

「麵包師傅八十多歲了,麵包皮做得不夠酥我們也不吭聲了,這麼大年紀還那麼賣力,還要求他怎麼樣?」

說起西灣河特色,韓文波搔頭,「真的沒什麼特別,也許就是一種人情味吧。」

「我看着對面街兩層木樓拆掉,建成了恒生西灣河大廈,現在恒生又拆,建新的大項目……」如果非自己的物業,百利冰室又如何屹立不倒呢?

哪管他朝高樓林立,韓文波依然以一杯奶茶、一件沙翁……守着父親傳下來的老味道。

老闆韓文波全心全意守着老父數十年來的基業與心血,還有一家人的感情。
老闆韓文波全心全意守着老父數十年來的基業與心血,還有一家人的感情。

知足常樂

離「百利」幾步之遙,是「黃南鏡器」。1960年的招牌「食藥水」,經久不衰。「百駿展鴻圖」、「花開富貴」這些鏡畫雖然不合時宜,卻成為店中懷舊裝飾。「久到不記得了。」以前入伙、喬遷、開張,新婚都會送鏡畫,現在風俗已去,更多人幫襯是為了裱畫。

目前由兒子阿添主理鏡舖,黃南老人家依然經常坐舖頭。𠝹玻璃是手藝,不可失之毫釐。「這手做行業很冷門,到我們退休,估計就斷層啦。」原來是自己物業,哪管行業式微也能撐着。一家人用一種「知足常樂」的心境在勞動。

有客人裱了畫框後一直沒拿走,一年後想起突然再回來拿,依然安然無恙。也只有人情小舖,才如此隨意吧?

鏡器小店,三代人,守住一份舊時手作情懷。
鏡器小店,三代人,守住一份舊時手作情懷。

但願人常健

西灣河有不少診所,往往標明名牌大學畢業,有的還懸掛着院士、博士頭銜,林德漢醫生的招牌上卻赫然醒目寫着:「長者、困難者,診金隨送」。

有一次,一位七十多歲的婆婆到診所求診,推門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姑娘問她何故,她說身上只有五十元,不夠錢看病。林醫生請婆婆進來,為她看病打針,本來應收180元,最終只收三十元,留下二十元給婆婆搭車回家,還叮囑她下次沒錢也可來看病。以免有經濟困難的街坊不好意思進來,從此,診所門口多了這句溫馨提示。

「西灣河有不少基層街坊,經濟尚可的我照收費,有困難的全部酌情收費。」有一位拾紙皮的阿伯無錢看醫生,手裏捏着二十元來買藥,林醫生為阿伯看病後,照樣送藥給他,分文不收。一位住上水的的士司機在林醫生診所看好了多年的腳痛,後來又帶太太來看病,林醫生少收幾十元,「給你過海搭車用。」

林德漢醫生的招牌上未標榜名牌大學畢業,而是 赫然醒目寫着:「長者、困難者,診金隨送」。
林德漢醫生的招牌上未標榜名牌大學畢業,而是赫然醒目寫着:「長者、困難者,診金隨送」。

林德漢醫生1957年從中國醫科大學畢業,來港前在內地已有二十多年心血管方面的臨牀經驗。1970年代末初來乍到,不管你在國內是院長、主任、還是主治醫生,來港後都要從頭開始,重新考取註冊醫生牌照。

1989年在西灣河開設診所,如今檔案架上,密密麻麻已放了三萬多病例。看診時,林醫生總是細心問,慢慢解釋,關切地望着病人,對於一些特殊的病人,姑娘配藥後,有時他還追出去叮囑一番:「如果還不見好就要去看急診啦!」

若病人有需要,林醫生利用休息時間出診。在太古城,林醫生為一位九十四歲的阿伯出診看到104歲,七十多歲阿婆在林醫生診所看了二十年,近年走動不便,林醫生又出診去老人院看她。這一帶住打工仔多,小病不敢輕易請假,只要打個電話來,過了應診時間醫生也照樣等他。

現在,加租加得離譜,但林醫生依然看病不看錢,用他的話來說:「方便街坊、服務社羣是作為醫生的職責。」他一直謹記「懸壺」是為了「濟世」。他經常作詩詞贈送友人,感懷社會變遷。

林德漢從醫以來一直將醫生職責放心中首位
林德漢從醫以來一直將醫生職責放心中首位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區區有故事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