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吃咕嚕肉是一場酸與甜的微妙角力,你同意嗎?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咕嚕肉.進化錄

如果說吃咕嚕肉是一場酸與甜的微妙角力,你同意嗎?

duck

醬色是咕嚕肉的皮相,卻也是整道菜的風味靈魂。甜酸之間的平衡,就像是天秤的兩方,若醋酸過多,其中一邊躍上高位,則味嗆而霸道。執掌中庸之道的廚師,於是又把糖分放到另一邊的秤盤上調整斜度。天秤愈是水平愈是均衡,風味就愈適口。

「最好的比例及口味?做好之後,你放入口自己試一試,你就會知。若是太酸,面容都會扭曲。如果你願意吞落肚,就是好,」曾國生這樣形容。他解釋,每個人的舌頭對於甜或酸的觸感都不同,例如是食慣煙飲慣酒的人,或是才剛飲了咖啡的人,對於滋味的敏銳度會比較遲緩,自然會追求更酸、更濃重的味道。作為得龍第二代,這些年來他在油煙中出入,本人卻不煙也不酒,難怪所烹調的小菜風味多年如一。

生哥出入廚房多年,與不同廚師打交道,卻始終不煙不酒,他笑說:「更唔講粗口。」就這樣,保持着一條依然靈敏的舌頭,以及不慍不火的好脾氣。
生哥出入廚房多年,與不同廚師打交道,卻始終不煙不酒,他笑說:「更唔講粗口。」就這樣,保持着一條依然靈敏的舌頭,以及不慍不火的好脾氣。

白醋才是始祖

追本溯源,「最原始的糖醋汁,其實可以好簡單,或許只有糖、醋、鹽三種素材,不似現代的汁底複雜。」由於廣東人用醋多用白醋,製作糖醋汁亦然;惟有外省人才會用陳醋、鎮江醋。時至今日,蘋果醋、米醋、果醋、意大利陳醋等有廚子取用,以製作不同風格的糖醋汁。

平日調理糖醋汁,生哥會預先把白醋兌水稀釋,再落片糖煮溶。確保糖粒完全溶解後,才在糖醋基底中加入其他調料,例如鹹水梅、山楂、OK汁、茄汁等甜酸味食材,提升糖醋汁的風味及層次。汁醬可不是撈拌後就足夠。生哥套用西式醬汁的濃縮法(reduction),以小火慢煮以蒸發部分水分,使糖醋汁的味道更濃郁。

duck2
預製好的糖醋汁,先在熱鍋中翻熱,再加入生粉水調得稍稠。生哥指出,若是取用其他果物作料頭,也可趁此步加糖及醋調較汁底味道,以配合不同果物的特性。
預製好的糖醋汁,先在熱鍋中翻熱,再加入生粉水調得稍稠。生哥指出,若是取用其他果物作料頭,也可趁此步加糖及醋調較汁底味道,以配合不同果物的特性。

「色」與「味」的關係

廚人着重調味,但街客卻總是先以眼觀評比。「這一行,十個廚有九個做咕嚕肉都會『加色』」,生哥略感無奈,「因為市場大眾早被潛移默化,認定咕嚕肉必然是橙紅橙亮的,色水不足反會惹來街客質疑味道或功架不到位。」明明顏色或深或淺或橙或紅,與實際的酸甜鮮嗆無關,但不少廚子調汁時仍會加入食用色素,只為着滿足香港大眾對追求色香味時以「色」行先的主觀感覺。

平日糧油店有售的紅麴米,磨成粉後是廚人常用的天然調色劑。味淡、紅亮,拌入糖醋汁之內,正好為咕嚕肉著色。
平日糧油店有售的紅麴米,磨成粉後是廚人常用的天然調色劑。味淡、紅亮,拌入糖醋汁之內,正好為咕嚕肉著色。

但他亦補充,近日中菜愈漸精緻,高級餐廳會因應食客對健康的要求,捨棄添加人工合成的色素,有店家會直接以原色(暗紅色)奉客。又或是改以紅亮食材為汁醬調色,倒如是紅麴米磨粉。「紅麴米磨粉、或打爛成紅汁,然後拌入糖醋汁內,咕嚕肉的成品就會呈啞紅色。」

貴妃咕嚕肉 // 周世韜在唐述端出的咕嚕肉版本,由形至味都嘗試突破傳統。選西班牙豬頸肉,肉感爽口,並預浸在老陳皮水之中,使果皮香滲入肉件之內。至於咕嚕芡,除了有山楂、番茄汁、片糖、冰糖等傳統汁醬外,還加入陳皮粒,為甜酸汁增添陳化的果香。在菠蘿乾的伴隨之下出場,他形容這是Modern Classic的咕嚕肉。($268)
貴妃咕嚕肉 // 周世韜在唐述端出的咕嚕肉版本,由形至味都嘗試突破傳統。選西班牙豬頸肉,肉感爽口,並預浸在老陳皮水之中,使果皮香滲入肉件之內。至於咕嚕芡,除了有山楂、番茄汁、片糖、冰糖等傳統汁醬外,還加入陳皮粒,為甜酸汁增添陳化的果香。在菠蘿乾的伴隨之下出場,他形容這是Modern Classic的咕嚕肉。($268)

收汁奠勝負

咕嚕肉翻炸之後,最後才熄火在鑊中兜炒,把糖醋汁、料頭與肉球撈拌均勻。「完美的咕嚕肉,汁醬應該要剛好薄薄地包裹炸肉。食完之後,隻碟無咩汁,就是最標準。」生哥此說,與陳夢因在《食經》中所述相呼應,「好的咕嚕肉要做到鹹、酸、甜的總和,過酸或過甜都不算做得好,而芡的分量要在吃完了咕嚕肉時不再有芡留碟上,才合標準。」

若是在昔日的大廚房,咕嚕肉逐份炒起、上碟,立即捧到食客面前熱辣辣享用。但今日店面窄小、主售外賣飯盒,咕嚕肉只得事先炸好備用。當客人點餐時才即時拌上糖醋汁,盡量減慢咕嚕肉由脆變腍的速度。
若是在昔日的大廚房,咕嚕肉逐份炒起、上碟,立即捧到食客面前熱辣辣享用。但今日店面窄小、主售外賣飯盒,咕嚕肉只得事先炸好備用。當客人點餐時才即時拌上糖醋汁,盡量減慢咕嚕肉由脆變腍的速度。

現代廚師多以生粉水為糖醋汁增稠埋芡,生哥亦然。再閱由陳夢因後人陳紀臨及方曉嵐所編撰的《陳家廚坊》,就見其對收汁有另一註解:「紅糖加熱後含有黏性,自然會令味道附在食材上,再勾芡反而不好。」

坊間技法眾多,但普遍同意若能做到碟底無餘芡,已屬上品。聽說舊時廣州大家族聘請家廚時,咕嚕肉正是常用考牌菜之一,可見其對功架的考驗絕非凡品。今日在得龍廚房一試,甜酸度均勻,除菠蘿以外,另加自家醃子薑,把酸香層次及口感昇華。惜現時不設堂食餐區,只得待生哥再設店奉客時,才能一嘗甜酸香脆的風味。

一道得龍招牌咕嚕肉,靈魂在那甜酸得宜的糖醋汁,就似是碟內肉件、子薑、菠蘿、青紅椒等的共同語言,先誘你夾起,再在咀嚼間滲出各自藏着的風味。
一道得龍招牌咕嚕肉,靈魂在那甜酸得宜的糖醋汁,就似是碟內肉件、子薑、菠蘿、青紅椒等的共同語言,先誘你夾起,再在咀嚼間滲出各自藏着的風味。

得龍生哥美食
新蒲崗康強街33號地下C號舖
2323 0383

唐述
中環港景街1號國際金融中心3樓3101-3107號舖
6809 2299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咕嚕肉.進化錄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