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系列】家長主導教育改革 一切從選校開始:開心學校可以點揀?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愉快學習

【開學系列】家長主導教育改革 一切從選校開始:開心學校可以點揀?

幾位爸爸期望,「我的開心學校地圖」能夠成為一個連結家長力量的平台。
幾位爸爸期望,「我的開心學校地圖」能夠成為一個連結家長力量的平台。
幾位爸爸期望,「我的開心學校地圖」能夠成為一個連結家長力量的平台。

如果用學生的開心程度做指標,香港會有幾多間學校合格?「不足一成。」這是四位爸爸的答案。不少香港家長在決定生育之前,已經在煩惱如何揀學校。直資、私校、津貼、官立,還有國際學校、另類學校……單是靠學校概覽上的資料、個別家長的經驗,以及網絡上的討論,真的可以為小孩找到一間合適的學校嗎?

來自教育大同以及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的四位爸爸,搵學校搵到焦頭爛額之後,決定像Openrice一樣集百家之大成,建立一份「我的開心學校地圖 My Happy School Map」

千人一面的教育

家長之間看似分成兩大流派,一派支持催谷成績,另一派則希望小朋友開心學習。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17年初發表一份調查報告,抽樣調查幼稚園家長對子女教育的觀點。

問卷其中兩個問題的支持與反對比例值得反思,分別是:

「幼稚園階段不應該有默書/聽寫或記憶遊戲」(同意46.6%;不同意24%)

「小學一至二年級最好沒有家課」(同意24.8%;不同46.1%)

為什麼超過四成家長贊成在幼小要愉快學習,但是又有四成家長在子女升上更高年級後,就認為要有功課、測驗和考試?這四成的家長,當中有沒有交疊?是否有兩成人轉軚?「說到底,是因為選擇不夠。」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召集人Eiffel說。

Eiffel說,支持愉快學習的家長若非小眾,坊間就不會有這麼多家長團體成立,希望爭取心目中的理想教育。

如果有四成家長想要愉快學習,主流中有沒有四成的開心學校可以揀?

育有三名子女的Nick,最近也在為七歲的大兒子張羅小學。「想找一間正常的學校,但都是正常催谷的學校」,Nick苦笑說。

講到揀學校,四位爸爸都滿肚子苦水。為了避開填鴨教育的折磨,Nick與Dennis都將小孩送到華德福學校。幼稚園每月學費5000元,升上小學時每月學費盛惠11,500元。Dennis說,「貴過讀大學」。

坐在一旁未能上鏡的Andrew,聽得一額汗。他的小孩今年才入幼稚園,他只希望孩子能夠適齡學習。Eiffel表示自己較為「入世」,三個孩子都是讀學券幼稚園。「我不忿氣,為什麼我交這麼多稅,還要每個月額外付出萬多元,才能令孩子得到一個似樣一點的教育?」

「一條龍」的盲點

第一個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實驗品。Eiffel的大仔今年八歲,在一間「傳統」的小學就讀。他坦言,當年選校思路比較簡單,像其他家長一樣,先顧及校網和升學成績,然後想找一間男女校,方便弟妹將來加分入學。過去幾年,Eiffel主動了解更多教育的學說,想法也有改變。「大仔可以坐定定讀書,不用刻意溫習和操練也能應付學業,但是兩個弟妹的性情都各有不同,我嘗試跳出框框,另覓更適合他們的學校。」

家長可以在網站上留下更詳細的評論,有助其他家長更了解學校。
家長可以在網站上留下更詳細的評論,有助其他家長更了解學校。

Dennis在旁點頭說:「許多家長貪方便,以為入一間一條龍的學校就一勞永逸,卻不知道會換來其他擔心——孩子排第幾、能否順利升中等等。」其實,家長只是希望孩子能夠順利升到大學,將來找份好工。「問題是,如何在小朋友三歲的時候,就知道未來的小學、中學和大學是會適合他?為什麼家長會肯定自己的小孩想讀大學?為什麼不是因材施教?」Andrew說。

家長要為子女揀學校,通常都是參考學校概覽,問朋友意見,以及上網找資料。說起來,也不是不像「相親」。過去幾年,坊間開始有聲音要求取消小三TSA,反映學生功課太多,活動時間太少。教育局雖然訂有課程指引,卻沒有功課時數指引,學校當然也不會公布校內政策。

反對傳統學習模式的家長,不少都情願選擇國際學校或另類教育,甚至嘗試Home school。Nick、Dennis 和Andrew 是「教育大同」的成員,團隊在2013年成立之時本來在宣傳另類教育,幾年下來,卻嘗試在主流教育中找出可以鬆綁的空間。與此同時,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也曾調查全港小學學校生活,派發問卷了解學校的不同安排,包括測考、食飯、休息、家課、課外活動等等。雙方決定合作,推出「我的開心學校地圖 My Happy School Map」

提供學校概覽以外資訊 減低錯配

「我們希望儲到足夠多的數據,讓家長可以對比自己小孩的情況,也可以對比學校與全港的情況。」Nick說。例如一間學校自稱每日的功課時數是一小時,但是平台上的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平均需要兩小時,而當中有家長的小朋友卻要三小時才能完成,背後就有幾層問題:學校是否報細數?該位家長的小朋友是否能力不足?兩小時的功課量是否合適?

這時,家長可以在地圖上對比其他學校的情況:原來有些學校沒有功課,有些學生只需要做三十分鐘功課。又例如A校在下午推行活動教學,B校每年只有三十分鐘用膳時間,C校每學期各有三次測考……相比起學校概覽片面的資訊,家長選校時可以有更多參考資料,根據小朋友的能力和興趣揀學校,減低錯配的機會。

網站右上角設有問卷調查,家長填寫問卷後,數據會自動上載至相關學校的頁面。
網站右上角設有問卷調查,家長填寫問卷後,數據會自動上載至相關學校的頁面。

除了提供媒體報導之外,平台亦設有評論功能,就讀相關學校的家長可以留言,提供更多「用家角度」的資訊。「假如儲到足夠多的數據和評論,可以反映到不同學校的問題,也可以反映到家長偏向什麼選擇,就有可能向教育局提出要求。」Eiffel說。

Nick期望「我的開心學校地圖 My Happy School Map」可以形成羣眾壓力,讓學校和教育局明白家長有不同要求。「當教育界發現原來家長都歡迎愉快學習,原來開心學校並不用面對收生問題,是否有可能帶起一股改變的風氣?」

成績主導成絆腳石

說到最後,還是教育制度影響學校政策和家長決定。即使教育局的指引沒有問題,制度就是以成績主導學習,想要升學就需要考到好成績。大學聯招睇DSE的成績,升中影響DSE成績,呈分試影響升中,最後一切提前至學前班開始。「家長面對這個現實的時候,一是選擇加入制度,二是選擇脫離主流。」大家都豁出去的時候,有能力的會選擇私校、國際學校、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和Home school─沒有能力的家長怎麼辦?

那麼,怎樣才是他們心目中的「開心學校」?「學生主導」、「小朋友可以做鍾意做的事」、「小孩可以主動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功課不能太多」、「School-life balance」、「回家不用煩學校的事情」、「放學就放學,正如放工就放工」……四位爸爸你一言我一語,總結起來,一間開心學校是可以令學生愛上學習,培養終身自學的能力和動力,而不是考完試就想燒掉書本的恨意。

Andrew:「我只是不希望小朋友失去學習興趣,讀書只為了滿足老師和家長的期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書,考試制度卻會抹殺了孩子的許多可能。」

考到好成績是一件事,保持終身學習的動力又是另一回事,Dennis提出心中的疑問:「十幾年之後,升讀大學是否必需?到時候可能已經有不同的學習模式。」

除了想孩子入大學,家長對下一代還有什麼期望?Nick說:「我希望小朋友是一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有能力主導自己的人生。」

延伸閱讀:【短命學校】快樂轉校記「不達標」的學生 一樣教得到

做人家長甚艱難,大家都是邊做邊學。
做人家長甚艱難,大家都是邊做邊學。

教育由家長主導

訪問接近一個半小時,Dennis的兒子Zachary一直乖乖地在旁邊看書。讀到悶的時候,才過來低聲問Dennis時間。想去洗手間的時候,幾位大人告訴他方向,就由他自己去找。記者看在眼內,也在想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小朋友。

地產代理要考牌,保險經紀要考牌,開車都要考牌——偏偏為人父母這般大事卻不用考牌。羊羣心理、人云亦云,催谷變成主流,或許家長有時都無可奈可。

「家長要堅持開心學習的信念,四成的家長終有一日會變成主流,制度就自然需要改革。不能一下子改變制度,我們就先從家長教育開始。」Eiffel說。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愉快學習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