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木無歸宿】木廠,由興盛到凋零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環境議題

【廢木無歸宿】木廠,由興盛到凋零

14.04.2012
「以前只要肯捱就會發達。家陣個個爭住做地產、金融、炒賣樓⋯⋯」贊叔感嘆。

木材回收商難以求存,令廢木回收網絡幾乎中斷;加上木業在香港日漸式微,舊卡板、木箱更是無處可去,令廢木被當成垃圾的情況更嚴重。

港九木行商會副理事長、祥興發木廠負責人吳錦雲說,香港木業興起於上世紀初,不少木材商人來自廣州。1960年代,木廠分佈到長沙灣、青山道、西環等地區。1970年代擴展到屯門四十區、油塘灣和上水一帶。19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木材需求量大,大部分來自熱帶雨林。九七之 後,樓價跌市,地產市場需求減少,加上環保要求,改從北美洲再植林進口半製成品。

木業主要分佈在四個領域:建築、家具、裝修和包裝。他說,這十幾年以來,除了建築木材之外,做家具、地板、木門和木箱的工廠,大部分搬去大陸,七成在大陸銷售。「這是深化加工的勞動密集產業。香港的『大隻佬』老化,大陸人工成本又較低。」「大隻佬」愈來愈少,香港木行的工種亦發生了變化,更專注於物流、 設計、財務、船務等。

對經營木箱廠的應國榮來說,即使沒生意,也要堅守,為的是一口氣。
對經營木箱廠的應國榮來說,即使沒生意,也要堅守,為的是一口氣。

無用之用

一位二十九歲的木箱師傅向記者表示,十多年前,父親只靠路邊撿舊木造箱子,一個月就有十多萬生意。「現在有兩萬都偷笑!」一年有三、四個月沒工開。

但這不是特例。

做木箱及卡板生意六十多年的劉贊,去年敵不過昂貴的租金和人工,依依不捨地將木箱廠轉讓了。七十九歲的他,說起木箱的故事,眉飛色舞:「運去堆填區, 嘥晒!其實很多是可用之材,養活不少人啊!」

1950年代的西營盤,木行、木廠林立。他估計最鼎盛的時期,全港大大小小的木廠、木行有二千多間,分佈在西環、 油塘灣、青山道⋯⋯從業人員有十多萬。「但現在最多不超過一百間了。」

「以前只要肯捱就會發達。家陣個個爭住做地產、金融、炒賣樓⋯⋯」贊叔十多歲開始就挑擔去擔木箱,從西營盤走路到跑馬地,去擔裝水果、裝罐頭的木箱,「重達一百多兩百磅的。」

以前舊木箱「要爭住買」。買十磅一個舊木箱,大概要一元。拆掉重裝,再賣出去可賺八毫子。木碎還可以賣去燒柴,六毫子一磅。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中國經歷一連串的政治運動和大饑荒。「豬油最貴,很多人用木箱寄罐頭、豬油膏回去給親友。」

「以前只要肯捱就會發達。家陣個個爭住做地產、金融、炒賣樓⋯⋯」贊叔感嘆。
「以前只要肯捱就會發達。家陣個個爭住做地產、金融、炒賣樓⋯⋯」贊叔感嘆。

一步步走向式微

自從貨櫃興起後,貨物不易破損,木箱的用量減少。到了1980年代,紙箱又漸漸代替了木箱。

1989民運後、九十年代初,很多人打包走人,木箱需求到達最高峯,「一個月的營業額有上百萬。訂單多到五十個人做不完,還外判給同行。」隨着香港工業萎縮、工廠搬去內地,「1997年之後,舊卡板木箱隨便撿,多數不需要錢。」1998年,贊叔生意銳減。後來,每月三十萬營業額,仍可賺九萬。再後來,一月只有十萬生意,毛利三萬,卻需支出十萬,開始虧蝕⋯⋯連續虧了四年之後,終於放棄了。

油塘工廠區,一間待拆的木廠內,依稀可見舊日營運的痕跡。
油塘工廠區,一間待拆的木廠內,依稀可見舊日營運的痕跡。

廣興祥木箱廠的負責人應國榮,從業四十年,兩年前從西灣河街舖搬入柴灣的工廠大廈。「舖租三級跳,工廈租金每年升 一成。」原本十一個夥計,熬到現在剩一個。「說起來就心酸。」他回憶道,1998年年頭,一個月有三十萬生意額,「現在一年三十萬都不知道有無。」

現在他只少量回收卡板,更多是直接買夾板做木箱。「回收來的木,很多都不夠靚,未必符合客人要求。而且拆箱很嘥時間,人手又不夠。」他說,九七之前,很多工廠用木箱裝機器,每月為印刷廠做一千五百多套卡板。之後好多工廠搬到大陸,不少卡板也是大陸製造。手腳麻利的他一直不想轉行,「沒有學識嘛!更重要是心有不甘。」就在一年又一年不甘心的等待中,始終還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梁俊棋劉玉梅、葉漢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環境議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