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生態行】好茶部落 離村不離鄉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屏東生態行

【屏東生態行】好茶部落 離村不離鄉

好茶部落年輕人聚首討論工作,充滿歡聲笑語。

莫拉克風災過後,魯凱族的霧台鄉好茶村、排灣族的瑪家鄉瑪家村和三地門鄉大社村,即三個鄉三個村都被安置一起在瑪家農場,名為「禮納里Rinari部落」,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

整齊乾淨的街道、歐式斜頂建築羣、錯落分佈九座教堂,地上畫着紅色的大腳ㄚ,上面寫着Saabaw(魯凱族的問候語「你好」)。前總統馬英九曾體驗過接待家庭,稱讚禮納里為台灣的「普羅旺斯」。

看不見的故園

人們沒有忘記「霧台鄉好茶村」,儘管風災已將部落舊址掩埋在土石之下。

「霧台鄉好茶村」依然印在魯凱族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龍的名片上。「我們雖然搬到禮納里,但族人心中的家還是在山上, 保留舊地名,對於回不去的好茶村民而言具有情感意義。」

好茶部落年輕人聚首討論工作,充滿歡聲笑語。
好茶部落年輕人聚首討論工作,充滿歡聲笑語。

「好茶」一詞源自”Kochapongane”(古茶柏安),意即「雲豹的故鄉」。相傳魯凱族人在雲豹的引路下落腳縣霧台鄉的「古茶布安」 。

好茶村有新、舊之分。舊好茶村是指西魯凱族在井步山鞍部的舊部落,有六百多年歷史,好茶舊社石板屋聚落是台灣二級古蹟、被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MF)列入瀕危文化資產名單中。1979年,台灣政府將無水電等基礎設施的舊好茶村遷至隘寮南溪北側的河階地。當時,部落裏的老人家反對遷村:「大水會回來的」,因為那是河川走的路。年輕一輩則認為遷村生活更便利。新好茶村只存在了三十年。2009年莫拉克風災,新好茶村完全掩埋在隘寮南溪的土石堆下,只剩下聚落高處的教堂。

村子消失了,耕地被掩埋,公墓被洪水沖走……耕地帶着祖先傳承的聯繫 ,從此少了一塊與祖先、土地的連結。剛搬進來的時候,老人家都坐在門口對看,農地成了停車場,家鄉的味道沒有了。

接待旅人 傳承魯凱族文化

「家鄉不見了,我們就把家鄉蓋回來。」災後,李金龍和年輕一輩回到部落一起重建生活。

為了讓部落青年回流就業,全台灣第一個原住民「旅遊產業發展策略聯盟」誕生了,提供不同以往的旅遊體驗,推出半日遊、一日遊或一泊二食等遊程,可導覽、作DIY、住宿以及品嘗風味料理。

好茶村集體遷到禮納里,援建房屋美觀整潔、儼然有序,但已失去了土地山林的資產。
好茶村集體遷到禮納里,援建房屋美觀整潔、儼然有序,但已失去了土地山林的資產。

「請不要當做觀光景點,這是我們的家。拍照前要先接洽。」村民對舉起相機的遊客說。

好茶部落移址後,為了不要被遺忘,所以年輕人創新將部落描繪為讓人好奇的地方──「禮納里──脫鞋子的部落」,「脫鞋子」代表對家人的尊重與土地的親近。家屋的外庭院是部落傳統的主客廳。旅人脫下鞋子、戴上花環、喝一杯蝶豆藍花香草茶,接受族人的迎賓儀式之後,便開始成為好茶部落的「家人」。

族人給遊客介紹好茶的故事,彈唱民族歌曲。
族人給遊客介紹好茶的故事,彈唱民族歌曲。

如今部落住了一百七十七戶居民,有四十戶是接待家庭。李金龍強調,這裏不是民宿,而是接待家庭。接待家庭的出現不是為了觀光賺錢,而是為了傳承魯凱族的文化。

「部落九成以上年輕人都在都會工作,留下老人。旅人入住,來成為魯凱族的孩子,就像回家一樣。與家人住在一起,幫我們陪伴老人家!」

古時部落與部落的關係就像國與國的關係。好茶部落稱大頭目就像世襲的「國王」。做客部落,得到頭目的認可,才會被族人接納。年輕人為旅人想到了一個環節叫「皇室的祝福」,領着客人見頭目。喝小米酒時左手持杯,右手食指蘸酒對天灑酒感謝上天,對肩後感謝祖先,對地為感謝地神。

部落的運動健將家屋會有相關運動的圖騰
部落的運動健將家屋會有相關運動的圖騰

沒有生計,人留不住,整個部落文化就散了。台灣的部落普遍都面臨這樣的抉擇 。好茶格外賣力,劫後重生,他們不想再失去。

外牆刻着圖騰 述說動人故事

來自阿美族的Vene嫁入好茶成為魯凱族媳婦,她說,援建永久房屋間間一樣,剛搬來總是走錯家屋。以前的鄰里也打散了,所以每家門戶門口會寫上屋主的名字。

獵人家屋掛出了獵物的 獸骨,木雕刻也是關於狩獵 的主題。
獵人家屋掛出了獵物的 獸骨,木雕刻也是關於狩獵 的主題。

族人在家屋外牆上以石板、圖騰和彩繪加以裝飾,刻劃着魯凱族人流傳已久的文化符號。每一個家屋都在訴說故事:如耶和華的雕刻代表此戶人家為神職人員;大石碑及百步蛇或人像木雕只有部落的大頭目能用;有一戶人家是體育健將,跑得快,過去在部落做信使,後來參加體育競技常獲獎,牆上畫的是運動圖案;獵人家屋有獸骨、山鹿、黑熊等圖騰,獵到五隻公山豬以上才可以有百合花圖案。

白天的好茶格外寂靜,重建區沒有耕地,習慣勞動的老人每天要結伴到外租的田地耕作,延續世代的勤勞品性。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屏東生態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