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焦點
社會
藝文
設計
飲食
專欄
健康
教育
時尚
創活
影片
專欄
無國界醫生
Share
所有專欄
我的收藏
所有收藏
無國界醫生
無國界醫生
專欄
2025.04.07
【無國界醫生專欄】在津巴布韋擔任流行病學家:數字蘊藏的,是病人的生命與心跳
Seinn Seinn Min(右)與津巴布韋的數據團隊翻閲病人登記冊並準備年報。 2019年,一場冠狀病毒病疫情席捲全球,相信不少人回想起仍心有餘悸。在公共衞生與抗疫路上,流行病學家的角色舉足輕重,他們用數據説話,透過科學方法監測和評估疾病的成因、傳播與爆發,以協助制定防止疾病擴散的決策。 在 ...
流行病
津巴布韋
非洲
專欄
2025.03.09
【無國界醫生專欄】女性救援人員有話兒:來自南蘇丹前線的聲音
國際婦女節(3月8日)剛過,今年的主題是「加速行動」(Accelerate Action),強調須採取迅速而果斷的行動從而邁向性別平等。性別與種族平等是基本人權,無國界醫生致力確保平等原則貫穿組織的運作。在非洲南蘇丹,無國界醫生女性員工在前線的貢獻舉足輕重,並展現出令人動容的韌性與力量,部分人 ...
國際婦女節
南蘇丹
人道救援
專欄
2025.02.20
【無國界醫生專欄】香港助產士支援性暴力倖存者:在非洲難民營栽出「黃花」與「綠葉」
在非洲南蘇丹的多羅(Doro)難民營、埃塞俄比亞的庫萊(Kule)難民營,無國界醫生栽出「黃花(Yellow flowers)」與「綠葉(Green leaves)」;它們不是活生生的植物,而是診所的代號,指組織向性暴力和基於性別暴力倖存者所提供的全面醫療和心理護理。
人道主義
人道工作
人道援助
專欄
2025.01.13
【無國界醫生專欄】疾病肆虐、物資匱乏 —— 加沙母嬰難過凜冬
28 歲的母親亞斯米抱着她七個月大的兒子到醫院求診,這時她剛從醫院出院兩天。 踏進新一年,當大家忙着籌劃來年大計,給自己訂下新目標,在加沙的母親們卻為家人的溫飽、健康而苦惱。一月的加沙正值凜冬,平均氣溫約 10°C,但逾一年的戰火摧毀了加沙居民的「瓦遮頭」,190萬人(佔總人口的90%)被 ...
加沙
加沙地帶
母親
專欄
2024.12.11
【無國界醫生專欄】兩赴加沙救援的香港助產士:「婦女懷孕和生產,是最孤獨的過程。」
蘇衍霈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做護士,熱愛接觸人的生命。她在香港中文大學主修護理學系,同時副修性別研究。她認為,助產士一職能夠平衡自己對醫護及性別議題的熱愛,故選擇入行。數年前,她加入無國界醫生,成為國際救援人員,到過地中海及孟加拉參與救援工作。今年5月,她成為組織當中首個及唯一 ...
蘇衍霈
助產士
護士
專欄
2024.11.22
【無國界醫生專欄】 「街坊醫生」的人生下半場:投身國際救援,追尋少年夢想
告別了青蔥歲月,多數人難免要為口奔馳,再談少年夢想,似乎是一件遙遠且奢侈的事。外科醫生高志昌(Ryan)在中學時已立志到偏遠地區行醫,救治有需要的人,卻在2008年,年逾五十才開始「追夢」——成為無國界醫生,參與國際人道救援。轉眼間,16年過去,高志昌正身處烽煙不息的黎巴嫩,進行他第21次 ...
高志昌
醫生
無國界醫生
專欄
2024.10.22
【無國界醫生專欄】放棄銀行工作,投身人道救援:「加入無國界醫生幫人,轉眼便近20年」
大學畢業、找一份安穩工作、安居樂業,似乎是不少人的理想生活。20年前,柳天蕙(Beatrice)剛踏進社會便投身商界,在銀行工作,前景一片明朗。不過,踏入職場幾年後,她開始感到迷惘,反思自己過往的人生決定,如大學選科、就業等,或許只在遵循父母期望,並非衷心所想。站在職涯的十字路口,柳天 ...
柳天蕙
無國界醫生
人道救援
專欄
2024.09.09
【無國界醫生專欄】在南蘇丹反思行醫意義 麻醉科醫生:「手術完了,孩子生活有變好嗎?」
麻醉科醫生吳少彬(Ben)最近陷入沉思。他從醫、參與人道救援,繼而進修走進手術室,目的是拯救更多生命,但他到訪非洲南蘇丹再投身國際救援後,發現當地長年受飢餓與衝突折磨,有家長發現孩子患病受傷竟寧願放棄醫療,都不願他們一直受苦。吳少彬自問:「替病人做手術續命,他們的生活是否會變好 ...
南蘇丹
醫生
人道救援
專欄
2024.08.12
【無國界醫生專欄】外科醫生的「第二人生」——國際救援貢獻一生所學
你有想過,自己的退休生活是甚麼模樣嗎?無國界醫生救援人員歐耀佳在退休後展開「第二人生」,年逾六旬仍積極參與國際救援工作——在過去近20年,先後13次隨組織前往也門、南蘇丹等衝突地區與災區,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醫療護理。今年5月,歐醫生連續第三年前往非洲國家南蘇丹,成爲組織於該國本提烏 ...
歐耀佳
南蘇丹
人道救援
專欄
2024.07.08
【無國界醫生專欄】飢餓與疾病:多重危機夾擊下的也門母親
自2014年起,中東國家也門深陷武裝衝突之中——無法預測的轟炸與襲擊威脅居民安全,戰火亦導致百業蕭條,平民在缺水缺糧的困境中掙扎。目前也門有近1800萬人面對糧食不穩,營養不良問題極為嚴峻:與此同時,該國水利衞生設施因衝突而遭嚴重破壞,導致傳染病不時爆發。各種危機夾擊下,也門的醫療人道 ...
無國界醫生
也門
戰爭
專欄
2024.06.10
【無國界醫生專欄】西非伊波拉十載:藥物面世,病人卻不能負擔
身處香港的我們,習慣從小到大都可免費接種疫苗,連世紀疫情大流行時也不例外,所以或較難想像無法獲得疫苗的徬徨。「伊波拉」這個病,名字熟悉但遙遠,我們大概只在電影中略略聽過,但在地球另一端,其實有很多患者過去受其折磨,得不到解救。
無國界醫生
西非
伊波拉
專欄
2024.05.13
【無國界醫生專欄】地中海上的難民母親
不知道大家如何慶祝剛過去的母親節?世界多地深受衝突、天災影響,很多偉大的媽媽不單無暇慶祝節日,更要帶着孩子趕快離開家園、踏上流徙之旅,試圖於他鄉覓得一處安身之所。這些難民和移民不只「在路上」,他們亦「在海上」——香港救援人員蘇衍霈(Krystal)去年夏天登上無國界醫生的搜救船Geo Bar ...
難民
地中海
母親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