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邨重建,屋邨設計應如何平衡公共與私有化?香港建築團隊及比利時攝影師研究香港屋邨商場 遊鳳德商場談公共空間:屋邨商場的價值被低估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華富邨重建,屋邨設計應如何平衡公共與私有化?香港建築團隊及比利時攝影師研究香港屋邨商場 遊鳳德商場談公共空間:屋邨商場的價值被低估

15.09.2022
李浩賢,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1

「這裏很涼快,很舒服。」中午隨建築師Jeffrey Cheng和比利時攝影師 Kris Provoost來到鑽石山鳳德邨,分享屋邨商場的研究,最常說起的倒是白露過後迎來的陣陣涼風,這點細微卻道出了生活建築之本,正正是讓人活得舒服。

他們花兩年合共研究全港逾百個屋邨商場,分析不同建築類型,合辦《Take A Seat》建築展覽,希望讓大眾重新了解這個日常生活場所,原來並不簡單。

拆解屋邨商場建築

Jeffrey是Building Narrative的總監,他指,團隊成員不時要做研究功課,而現時這個屋邨商場研究,便是源於Don Hong的私有公共空間研究計劃。

「他(Don)當時展示了幾個不同商場,都很吸引我們。我們不太着眼於時代廣場有否公共空間,但研究起點是公共和私人利益如何平衡。像屋邨商場私有化,那麼公共設計會變成怎樣?商業公司是想賺錢,那麼對大量需要公共設施的屋邨居民有什麼影響?」Jeffrey說。

研究範圍從一九六七年興建的華富商場開始,直到二〇〇五年領展上市,將公屋商場私有化。他們整理合共一百四十一個屋邨商場,以建築方式大致劃分五大類型,包括:平台(Podium)、走廊(Arcade)、庭院(Courtyard)、機器(Machine)及村落(Village)。譬如訪問這天,由Jeffrey提議到訪的鳳德商場則混合了幾個建築類型。

+1

 

鳳德商場的人本設計

鳳德邨建於石山山腳位置,地勢較斜,興建多座住宅樓宇,如何連結不同生活空間,是由商場扮演重要角色。

於鳳德商場正門入口,已經有開揚的圓形廣場,一路沿着二樓走,便是商店街的設計概念,而無論經過餐廳或雜貨店,走廊的另一邊都面向下方偌大的庭院。午後陽光充沛,秋風輕拂,二人都稱讚這個建築設計相當聰穎,能夠完美捕捉到風向,引流到整個屋邨,是最好的可持續設計,為環境降溫,讓人感到非常舒服。

Kris記得過去曾參與建築項目,當興建沒有冷氣的商店街時需要經過大量計算,但現時身處的鳳德商場卻是早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已落成,「不用那些科學計算技術,當時的建築師也能做到如此好,真的相當了不起。當你來到一個空間,感到不舒服,空氣混濁或侷熱,唯有開冷氣,其實應該去思考更自然、更可持續的方法。」

由中央樓梯往上層走,則是商場天台,簡單鋪設成供人休憩的平台花園,有老人坐在長凳上搖着扇,似無閒事掛心頭。他們提起,很多建築的天台都沒有實際使用到,有的是停車場,但也有不少公共空間是沒有好好規劃。「這裏很自然,也是很重要的生活經驗,現在人們在乘涼,我可以想像黃昏時孩子都在這裏跑來跑去。」Kris說。

鳳德商場連接銀鳳樓商場和斑鳳樓商場,Jeffrey詳細地分析,設計乘天然地勢,以商場分佈不同區域景觀,即使住戶眾多,人的流動卻顯得自然。三個商場以筆直的通道構成三角形,環繞着下方中庭,實際功能是車道進出、垃圾處理等,尤其鳳德商場的地下及一樓停車場設計成斜層,外欄平台種滿草木,枝葉茂密,巧妙遮蔽了兩層停車場,不着痕迹。

沿銀鳳樓商場走,看着面前的開闊景觀,明明是重訪,Kris還是忍不住從口袋裏掏出手機,停下來拍拍照。那是他最喜歡的景色。「從沒期望會有如此大的景色。我在攝影上,總喜歡留意由暗到光亮,或者由城市到自然空間的轉變,這裏便是,從沒想像過這裏會有大樹和大片景色。我可以設想,當居民下班後從地鐵站走到這裏,瞬間有種回家的感覺。」

▼▼比利時攝影師 Kris Provoost的作品▼▼
+7

 

公共開放空間 珍貴的自由

隨着他們於屋邨漫步,從鳳德商場穿過一道道天橋,走到鄰近的龍蟠苑商場,說是看建築設計,卻不難發覺二人的觀察總落在人身上,像轉角拖着買餸車的婦人,長凳上讀報的老人家,還有一圈圍在石桌下棋的老街坊。

「眼前這些商場仍然不算很商業化,有很多空間是開放給公眾使用,完全不同於其他商場。」Jeffrey坦言建築設計的目標,正是為人去設計,「但每一個屋邨商場都是獨一無二的。那些空間都令人很難忘。」

Kris說起,對於香港屋邨商場的第一印象,便是它能夠真正把不同世代的人聚集起來。「由非常年輕的,到年老長者,都融合得很自然。屋邨商場是真正的公共空間,全都是為了維持一個舒適的空間給居民。」

他們重視的,是空間的公共性。Kris續道:「是的而且確的公眾,不只是商場,much more than that,所以它才如此重要。一個開放空間,人們可以單純坐下來,不用覺得是借地方。如果你去購物商場,總是被引導去店舖買東西或吃喝,但公共地方更多是能夠聚集到人,可以自由做什麼。」

未來翻新成什麼模樣?

當他們觀察到近年屋邨商場逐漸開始翻新,加入更多購物元素,Kris不諱言:「其實是奪去了屋邨商場實際目的和靈魂。」早前《Take A Seat》建築展覽選址的秦石商場,Jeffrey亦留意到上層店舖已擴建至本來的行人通道,變相愈來愈少公共空間。

於是,回到研究計劃的初衷:到底私有化如何影響公眾使用空間?

據政府資料顯示,現時逾二百萬人居住於公共租住房屋。屋邨商場私有化後,對於店舖租金上升,街市管理問題,屢見不少爭論。Jeffrey提到,討論屋邨商場翻新着實有急切性:「我們發現,華富邨興建逾五十年,現時清拆重建,但沒什麼大關注,或者可能是屋邨商場向來不太受讚頌,被低估,很少有系統地研究屋邨商場。」

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因為缺乏檔案資料和認受性,無法證明這些社區建築的重要,或該如何考慮或慎重處理翻新。Jeffrey坦言:「我們知道它需要翻新,有剝落或故障,但可否考慮居民的生活質素,至少保持空間公共性?因為我們現時所見的,正正是相反。」

譬如最早興建的華富,由建築師Donald Liao設計,他們都認為那是很齊全的設計,很清晰是公共功能,零售或街市只是一部分。但他們發現屋邨商場愈來愈商業化,店舖比例漸多,犧牲的便是原有的公共空間。

Kris期望設計能平衡公共和私人利益,「我們想要一個宜居空間,宜居城市。香港可能已經不算最宜居的城市,住宅很狹小,租金卻很貴,但我們可以到有趣的公共空間,有不同功能,可以改善生活。」他認為,要去理解公共空間的設計構思以及未來轉變,「這些屋邨商場是很高質素的,有非常令人驚嘆的空間設計,應該值得引以為傲,是香港歷史很重要的部分。」

設計匠心,從來不是追求浮誇富麗,反而在每個看似尋常的地方,如何無微不至地照顧到人的實際需要,正如到處逛逛,偶爾坐在長凳上稍歇,靜看樹影婆娑,已是人間好時節。

Profile:

《Take a Seat》是由Building Narrative的Jeffrey Cheng、Don Hong與研究團隊,以及比利時建築攝影師Kris Provoost 合作的項目。 展覽深入探討過去五十年香港屋邨住宅設計,特別是屋邨商場及其提供公共設施。

李浩賢,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