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近月曾經過裕民市集,或許會發現多了一些新奇小店及年輕面孔,他們正是共好市集的青年檔主。上一篇專欄,我們提到這個由Good Lab主辦、MaD共創的社區創業實驗緣起,這一篇我們想講一下大家如何實驗「共好」。
「共好」是希望讓「青年」、「原有檔主」、「觀塘社區」都一起贏。因此開幕前我們便收集了大家的「共好願景」,找到三個關鍵字「興旺」、「共融」和「社區連結」。過去兩個月正正是達致願景的測試期:青年檔主不斷感受「市場反應」——聆聽觀塘街坊、顧客以及裕民市集的原有檔主的意見,不斷調整、按時推出新品。有青年檔主嘗試和原有檔主開展合作,例如服飾店和二手選物的結合,希望「1+1 大於 2」。同時亦有人嘗試舉辦主題活動吸引社區關注,計有電影放映會、展覽。這些嘗試順利嗎?我們又有什麼得著和反思?
透過觀察和訪問,我們見到「共好」的第一個面向:新舊交融 —— 新舊檔主間相處融洽,青年檔主很快就融入這個社群,與原有檔主建立友好關係。普遍老檔主們都欣賞這群青年人帶來的創意,亦很樂意支持。因為新店銷售的產品都是原來沒有的,原有檔主更成了新店的老顧客,時常光顧。在目前大多數街市都由老街坊經營的情況下,青年創意確實能帶來新意;同時,原有檔主的銷售經驗和對社區的認識,亦為青年檔主帶來啟發和學習,市集因此成為了一個傳承的場所。

另一方面,新的小店和活動為市集帶來了更多人流,確實亦為市集作為社區空間的運用開啟了更多新想像。但無奈青年檔主們仍在尋找對準社區需要的方向,生意額未見太大起色。運用市集作為一個場所去連結社區,重新營造社群之餘,亦要維持可持續的經濟收入,著實不是易事;除了過程中的支援外,更重要的是必須給予機會青年人持續嘗試,透過回饋進行調整,帶來更好的服務和產品。無論是商業營運或者社區創新的角度,這是必不可少的。
大部分青年檔主的Slasher身分亦帶來挑戰,他們需要兼顧工作或學業,因而營業時間有限從而影響業績。假如將來我們要為青年提供栽培基地,降低青年創業的門檻,必須考慮這段上軌道前的發展期,能如何保持經營的彈性,同時又能確保商業運作。
這個實驗仍在進行,共好市集將營運到三月,歡迎各位經過觀塘去逛一逛,為青年創業的實驗提供你的回饋吧!
創新小店包括:
Cantonlit’s —— 為社區文化特色留倩影的觀塘社區影樓
落角 brake corner —— 作為街坊的展覽文創空間的格仔社區書店
Guidetor 街導 —— 讓市集成為放鬆身心地方的治癒系黏土小工房
綠升級選物 —— 希望推動社區經濟循環的二手選物店
ReCube環保駅 —— 讓你輕鬆過上綠色生活的平價環保好物
至營選擇 —— 從生活開始健康教育的天然食品店
Lazy Queen —— 給愛美女士一點生活小確幸的精品手工穿戴甲店
明愛電腦工場 ——給電子產品第二生命的再生產品升級及銷售點
展亮畢業生市集 —— 展覽畢業生的作品,包括陶瓷及其他手工創作
香港傷殘青年協會 —— 傷青好手藝製作而成的畢業熊、布藝及刺繡設計
除此以外, 市集內還有許多社區老店,款式多樣!
更多市集的精華內容可參考新春年報:
https://issuu.com/goodlab/docs/market_for_good_new_year_post
「共好市集」Market For Good
日期: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
地點:觀塘裕民市集
開放時間:逢星期六、日營業*
*部份檔主亦會於星期一至五下午開門,詳情請參考各檔主i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