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中共詩人 藝術家艾未未的反叛與爭議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父親是中共詩人 藝術家艾未未的反叛與爭議

19.03.2021
法新社, 艾未未
Supporters Announce Artistic Monument Project In Honor Of Mikhail Gorbachev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宣布將於今年底開幕後,隨即捲入風波。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日前批評,M+館藏中有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的作品,或會引起人們對中國之憎恨,涉嫌違反《國安法》。艾未未回應,他就事件感遺憾,但亦感興奮,因為這為「他在當今藝術史上投了贊同票」。今年63歲的艾未未,長期積極關注中國社會議題,敢於透過藝術及行動挑戰禁忌,亦因此屢陷險境,一直被視為敏感人物。這次M+風波,為他的爭議史再添一筆。

對着權威舉中指

近日的M+博物館館藏風波,應從2012年,M+由收藏家烏利希克接托大批藏品說起。烏利希克(Uli Sigg)是前瑞士前駐華大使,亦是收藏家。2012年,他以香港具有言論自由,可以展出政治敏感的創作為理由,將其1510件中國當代藝術品交托予M+博物館。這一批藏品,被視為中國當代藝術品中,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最為重要的一批。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批評時提及的M+希克藏品,是艾未未對着北京天安門舉中指的1997年攝影創作《透視研究:天安門》。但艾未未在《透視研究》系列中,不只對天安門舉中指。《透視研究》是艾未未1995年開始創作的系列作品,藝術家會在不同地方對着不同景物舉中指,如美國白宮、巴黎艾菲爾鐵塔、羅浮宮內人們圍看的《蒙羅麗莎》場景,以及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等。

《透視研究》是艾未未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系列,透過「中指」此手勢,對不同的權力表達不滿。但除了《透視研究:天安門》,瀏覽M+博物館的網上館藏,也可見其收藏了近250件不同類型的艾未未作品,包括其他攝影作品、雕塑和裝置藝術。

艾未未亦就事件回應。他表示,將藝術範疇視為與政治對抗,是對藝術不理解,若只將藝術理解為裝飾品,這並不懂得藝術,「藝術的核心價值就是提出問題以及對權威的質疑。」

艾未未的爭議人生

艾未未的人生,從來不乏爭議。他見着風浪長大,也曾處於浪尖中。

他1957年生於北京,父親是著名紅派詩人艾青。艾青年輕時曾撰寫詩作《毛澤東》,歌頌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領頭文藝人物。然而,艾未未出世不久,艾青就被「反右運動」牽連,被打成右派,被迫離開文藝界,到新疆生產建設;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亦難逃批鬥。到1979年,艾青才得平反。

因為父親的遭遇,艾未未成長期間在新疆生活了16年,文革後才到北京入讀北京電影學院,開始從事創作。1981年,艾未未轉到美國發展,在紐約藝術圈打混,也參與當地示威遊行,常帶着相機在身,周圍拍照;也改造現成物件,創作概念藝術作品。

在海外漸有成就的艾未未,1993年因父親病重返回中國。嘗過美國的自由土壤,回到限制重重的中國,艾未未拒絕適應,而是盡力開拓創作空間。上世紀九十年代,艾未未協助建立了北京東村,創辦「中國藝術文件倉庫」畫廊,此成為了中國實驗藝術家的聚集處,養育了馬六明、張洹、榮榮、段英梅等前衛當代中國藝術家。

2011年,艾未未被失蹤,香港街頭亦出現塗鴉聲援。
2011年,艾未未被失蹤,香港街頭亦出現塗鴉聲援。

在中國,他長期關注社會問題,聲援維權運動,亦因此而常捲入爭議之中,被媒體攻訐,遭受打壓。2009年,他持續追蹤汶川地震後遺的新浪博客被關閉,其遭各方媒體封殺。2011年,他被指控「經濟犯罪」,失去音訊81天。事件引來國際藝術界抗議,博物館、畫廊、藝術家紛紛要求釋放艾未未。他作為「中國異見藝術家」的知名度,在當年達到新的高峰。獲釋後,他的起居被監視,護照也被長期扣押。2015年7月,艾未未重獲護照,他隨即移居柏林。

回應處境的創作

艾未未的創作媒介多樣,無論是攝影、紀錄片、文字、裝置、雕塑、建築,他也有涉足。有人會以「概念藝術」形容他的創作,指出他着重藝術中的思想部份。艾未未多年來的重要作品,反映了他嘗試不斷透過創作回應自身和外界處境。

+3

 

他年輕時代在紐約所拍的照片,不少是他參與抗議運動時所見的示威者,還有他們遭受警察暴力對待時的狀況。返回中國後不久展開的《透視研究》攝影系列,承接了他對抵抗權威的反叛姿態。

2008年汶川地震後,他製作了聲音作品《念》,匯集了數千名網友念讀5196名遇難學生名字的聲音,紀念逝去的年輕生命。他也策劃大型裝置《直》,他蒐集四川地震後災難現場的扭曲鋼筋,然後將它們再扳直、堆疊、組合,諷刺釀成四川災禍的「豆腐渣工程」。

2010年的《葵瓜子》是艾未未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藝術家在展覽空間鋪設一億粒向日葵種子,這些種子全是中國景德鎮工人手造的瓷器。佈置震撼之餘,也容讓觀眾自由詮釋作品意義。有人認為是關於「中國製造」的意義,也有評論指無數的種子反映着中國人民個體在集體中湮沒的生存狀況。

被失蹤後,艾未未將經歷重塑成作品《S.A.C.R.E.D》,在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他用立體模型,展示他在鐵籠監倉中被關押81天的生活。《S.A.C.R.E.D》分成六個場景,置在六個盒子中,讓觀眾窺看到他的創傷經歷。

艾未未的創作姿態贏得了不少掌聲,但不時也有聲音評論艾未未作品欠缺深度,有消費議題之嫌。這讓他的創作,也充滿爭議性。

影響中國當代藝術

藝評人末之齋指出,艾未未是比較早留學美國、接受新思潮的一輩中國藝術家,比同代人更前衛,「在國內還不太懂當代藝術這些概念的時候,他已在從事當代藝術的創作」,「九十年代,他國內當代藝術的推進,起了蠻重要的作用。」他補充,「我欣賞他的姿態,藝術家就是這樣子,比較勇敢,比較有自己的態度。所以我雖然不喜歡他的作品,但他有他的自由,不應該打壓他。」

但艾未未將中國各種處境轉化成作品的做法,讓他在國內藝術圈的評價兩極。末之齋表示,中國官方體制內的老師、美術館館長都比較怕對政府採對抗立場的艾未未;但比較激進的獨立藝術家則會欣賞他的勇敢。「當然他是有背景的,他爸是艾青,跟中共有些關係,所以前幾年政治沒有那麼收縮的時候,在國內還是可以做作品、發表作品,做一些打擦邊球的做法。但現在他沒辦法了,所以他就去了德國。」

移居德國後的艾未未,轉而關注難民問題。2016年,他模彷了「沙灘男孩」Alan Kurdi的死狀拍攝了黑白照片,照片在印度藝術展展出。翌年,他創作了《旅途法則》,一艘70米長的大型橡皮船上,載有258名人偶乘客,藉此紀念遇溺死去的難民,也抗議各國處理難民問題的手法。當時也不乏評論指出艾未未作品中的投機色彩,太過表演,淺白地消費議題。

離開了中國的他,仍然關心中國問題。去年他執導紀錄片的《加冕》,記錄了2019年武漢市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城時,城內居民的生活。《加冕》去年曾在香港亞洲電影節放映,艾未未更出席了線上映後談。

「藝術的核心價值就是提出問題以及對權威的質疑。」艾未未近日就M+風波的回應,也可為視為他一直以來創作的註腳。

法新社, 艾未未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