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乜仲睇書】黃曉帆:書有書的氣質,拿上手,它也散發着你的氣質。書是為自己代言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做乜仲睇書】黃曉帆:書有書的氣質,拿上手,它也散發着你的氣質。書是為自己代言

01.06.2022
藝文組
網絡圖片、受訪者提供
黃曉帆,香港資深廣告人

黃曉帆是資深廣告人,曾替客戶包括麥當勞、港鐵等創作廣告,也許令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某則文案正是出自他的手筆。廣告人對創意和設計特別執着,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跟他談書,結果也談到書的設計,以及書對讀者帶來的啟蒙意義,除了是內在精神的影響,也同時可以是形象的塑造與推廣方式。來看看他的創意書單!

明:《明周文化》編輯N
黃:黃曉帆

明:最近看什麼書?
黃:村上春樹的新短篇集——《第一人稱單數》。空閒的時間太少,不敢挑戰長篇。

明:你是廣告人,有沒有為了尋找靈感而必須要去看一些書?
黃:沒有這種功能性的看書法。靈感大部分都是從生活經驗的累積而來,很少為了找靈感而去特意的看一些書,當然在必要時也會被迫這樣做,但我想這不算是看書,而是在喝雞精。

明:廣告界有沒有一本書,是大家的創意「聖經」?
黃:所有得獎作品集,例如:One Show,D&AD,日本的ADC都算是這個類別,不過新生代廣告人有沒有翻揭過,我有點懷疑。以前,說的是大約二十年前,有些廣告作品的期刊,我們是會追買的,現在絕大部分人應該只會上網應付這功能上的需要。
不過在我而言,我的「聖經」是一本叫《Bill Bernbach said…》 的小冊子,Bill Bernbach是廣告界的殿堂級人物,而這小冊子,收錄了他說過的精句,就好像是廣告版的《論語》。

billbernbach
《Bill Bernbach said…》

明:好像很有趣,可以分享一兩個精句?
黃:The truth isn’t the truth until people believe you, and they can’t believe you if they don’t know what you’re saying, and they can’t know what you’re saying if they don’t listen to you, and they won’t listen to you if you’re not interesting, and you won’t be interesting unless you say things imaginatively, originally, freshly.

明:那你平日看書的習慣是怎樣?選書有什麼標準?
黃:企地鐵、坐飛機,我都喜歡看書,但睡在床上不可以,因為我在床上一看書便睡。我喜歡看短篇,故事或散文都看,特別喜歡文筆或故事都具創作力的篇章,有時甚至是兒童讀物。另外,封面一定要漂亮,內文排版必須清簡易看,以上是「一定」和「必須」的。

明:對,書的包裝也很重要。
黃:例如我早前看,也是村上春樹的書——《棄貓   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封面的繪圖由台灣的繪畫新星高妍負責,很有味道,而且裡面的字……我猜應該有16pt,超大的,未見過這種內文的排版法,很特別。

明:是,我也留意到她(高妍)。正想問你,有沒有什麼作者,是你比較喜歡的?村上春樹是否其中一個,感覺你蠻常看他的。
黃:是喜歡,也是不喜歡。村上春樹的長篇我只看過一本,就是很早期的《國境之南  太陽之西》,當時感覺很難受,是真的,因為文句好像不斷地拖泥帶水,我想應該不是賴明珠的問題,或者當時年少,不懂看。(不過即使到現在,換了另一個譯者,這種文字風格依然存在)。直至我大約十年前買了他一套散文集,因為短的關係,而且是說他自己的日常事,發覺村上春樹本人原來挺有趣,對事的看法有他獨到的觀點,然後便習慣了看他寫的短篇。
(所謂拖泥帶水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寫的文句經常會以括號補充,就好像我這句和之前那句一樣,覺得很煩。)(笑)

明:那你可有受他影響,開始煮食和跑步?(笑)
黃:他對我的影響很深遠,第一:我喜歡了看短篇;第二:如果認真寫文章,我一定不用括弧。

明:除了他,還有沒有別的作者,你想談談?
黃:我沒有特定的作者會追看,但會特別留意一些關於創作與設計的散文短篇,不知何解,都是日本人寫的。例如原研哉的《設計私語錄》、佐藤卓的《鯨魚在噴水》。台灣的王文華我也有留意,最近還在翻看他十多年前的作品《我的樂活2.0》,他現在好像多寫兒童文學,我也有推介給我的小朋友。

%e5%8e%9f%e7%a0%94%e5%93%89
原研哉《設計私語錄》

明:王文華也曾從事廣告行銷,算是你的半個同行。
黃:有時看書不一定看文字,我也很喜歡閱讀相片,例如這本《SUGIMOTO FOTOLIO/MOCA》,是我的最愛之一,甚至沒有之一。這是日本著名攝影師、藝術家杉本博司的寫真作品集。你看它的封面,好像只有灰和黑,其實是一幀黑白照,上半是天,下半是海,完美分中展現出一種平衡觀。書由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整理出版,整本書七八十頁,輯錄了杉本博司在八九十年代花了約十年時間在世界各海拍攝的作品,每張作品,都是差不多的一個格式卻又同時展露出與別不同的些微差異,各自養成一種氣度,相機準確地框住海洋的大概,很壯闊卻又只是一小部份,令人感悟到懾人的渺小,唯有謙卑,才是放諸四海皆準之理,所以我把這書長期放在書架上最當眼的位置。

明:你剛才說了,很重視書籍的設計。現在的書都做得很美,但我也會想,會否有過度設計的問題?有時會希望,「書就是書」,這樣簡單的事情。
黃:對,十個對。我所認為的美,是包括「書就是書」這個概念的,除了最基本的平面設計與排版,便攜性,紙質,重量都是重要的考慮。書也有書的氣質,拿上手,它也散發着你的氣質。拿着一本書到街上走的話,真的不能是隨便的一本書。

《SUGIMOTO FOTOLIO/MOCA》
《SUGIMOTO FOTOLIO/MOCA》

明:所以書也可以是一個「廣告」?(笑)
黃:或者準確一點說,是為自己代言。

明:譬如MIRROR,他們應該拿着什麼書?
黃:先岔開話題,早前說我有一套村上春樹散文集,有一次我借出了其中一本做廣告片的道具,後來有位歌手在打發時間時真的看了幾頁,問可不可以送給他,所以我那一套其實少了一本,明星也有喜歡看書的。現在答MIRROR,我喜歡MIRROR,他們定義了新一代的流行曲,透過作品與樂迷真誠溝通,一起經歷與成長,所以只要是他們喜歡的書,都應該去看,這年代,能保持真我做自己喜歡的事也不是很容易。

明:好,回到讀書這件事,你有沒有最瘋狂的讀書經歷?
黃:或者最瘋狂的算這件事。我曾經買過一本書,名叫《真的不用讀完一本書》,裡面是說如何在短時間內知道很多本世界的名著的內容,足夠你在社交場上「吹水」之用,結果……我真的讀不完這本書。或者不算瘋狂,只是趣事。

明:明白。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欄目的題目,為什麼還要讀書?
黃:當別人在看臉書而你手上真的拿着一本書,感覺不是很好嗎?

明:是自我感覺良好?
黃:也是種生活上給自己的奬勵吧。

黃曉帆,香港資深廣告人
黃曉帆,香港資深廣告人

黃曉帆

廣告人、專欄作者、兼任大學講師、人到中年,想多做有趣的事,多寫有趣的字。

藝文組
網絡圖片、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