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Simon Chung
熱門文章
Simon Chung
Home Tech
ADVERTISEMENT

Simon Chung專欄:影音娛樂

Netflix去年第四季登記用戶勝預期,目前已經有五千八百五十萬美國用戶,以及八千零八十萬外海外用戶,全球近1.4億人看串流電視。公司宣布美國最流行的HD月費由11美元加到13美元,即時受華爾街股市支持,目前1400億市值,與迪士尼的1600億互爭成為最高價的媒體公司。

13美元便能無限上網看電視劇、電影(香港更只收93港元),我認為是no-brainer,諗都唔使諗的家庭娛樂消費。按目前DVD平均一張100港元來算,每月看一、兩套戲已經賺回,相對其他有線電視,內容一般─甚至貧乏,實在是冇得輸的月費計劃。

今天的影視娛樂豐富得令人目不暇給,我既要「應付」排山倒海而來的英、美劇,又要「照顧」新出電影,如果Jimmy Jones在六零年代已在唱I’m busy twenty-four hours a day,今天真的不知道他可以忙成點?

近年來愈來愈少買實體的DVD或Blu-ray碟,理由不單單是線上的價格優勢(譬如英國iTunes做優惠,可以是2.99英鎊一齣4K電影!),最重要是便於收藏和整理,多年來愈積愈多的收藏令我感到乏力,不如多花時間看戲看劇,總比將影碟搬來搬去值得。如果從「斷捨離」的角度看,能擁有而又不佔空間,那是最好的折衷。有人仍堅持實體影碟,如珍如寶,只有祝好運,我以過來人身份,尋尋覓覓了大半生,今天都好想喘息唞氣,(一時)學佛系說:萬般帶不走。

串流音樂相對發展得不如串流電影像Netflix能一枝獨大,Sportify、Amazon、Apple、Tidal、QQ、Google……超過十家在爭,有人選免費只要有得聽,也有要求高的Tidal(最近愈來愈多MQA的master音樂),Tidal Hi-Fi也不過96港元月費,提供較高音質的音樂,只是一張CD的價錢,實在化算。

有說對於樂手,串流音樂是「不平等條約」,藝人只能賺取很卑微的收入,這點沒有異議,但無奈我不能改變這經濟規律。不過,樂手如果堅決認為不公道,可以透過自己的音樂平台宣傳,老牌樂手固然可以「食老本」(沒有貶意)憑過去的名聲招徠(如Tangerine Dream),也可以學另類樂手Sophia Pfister的多管齊下,又iTunes,又出黑膠(甚至火柴!)在網上賣,主動接觸音響評論員……實行網上網下音樂檔案黑膠混併一起,說到底,marketing就是marketing,樂迷喜好難捉摸,正好就是發揮商業創意的最好時光。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