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創不同協作
熱門文章
創不同協作
社區創新智庫
ADVERTISEMENT

偏遠鄉郊的社區報:重塑人與地方情

10.04.2024
May Ma @創不同協作
MC Chan、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 | 共敍谷埔》團隊

記得上一次閱報是什麼時候?在這甚少人閱讀傳統紙媒的當下,理大設計學院「重聚谷埔」的團隊,竟在谷埔這個常住人口少過5人的偏遠鄉村辦起了一份社區報——《谷報》,它不但吸引不少本地讀者,更出走海外,連繫起一個又一個已經移民多年的谷埔人。

理大團隊一開始的理念,只是希望在村中進行口述歷史的收集、利用插畫記錄村中的細節,到項目完結之時出版一本結集。結果機緣巧合之下,他們意外地開展了辦社區報的道路:「……當時有相熟村民將要離開香港返去外國,為咗可以俾啲紀念佢,我哋收集咗一啲佢同我哋分享嘅相片,加入文字、插畫,整成咗一本書仔。」「重聚谷埔」成員之一、歷史研究員袁智仁說。結果,那位村民十分喜愛這本小書,並與同處海外的其他谷埔村民分享,埋下了他們做社區報的註腳,這就是《谷報》刊物的前身。

谷埔有很多空置的村屋,住戶多已移居外地,偶爾會在大型節慶回谷埔短暫停留。
谷埔有很多空置的村屋,住戶多已移居外地,偶爾會在大型節慶回谷埔短暫停留。

補白谷埔歷史 成村民交流平台

谷埔的常住人口只有不到5名村民,社區報到底要製作給誰閱讀?理大團隊一開始都有這個問題,於是他們把目標進一步擴大到公眾,希望利用社區報向村外人介紹谷埔的歷史、文化,袁智仁說:「一般公眾對鄉村有一個既定印象,早年以農業發展為主、夜晚好寧靜、覺得佢哋無咩夜生活。」但團隊進行口述歷史訪問發現,谷埔昔日有雜耍、甚至有巡迴的藝術家表演,非常值得記錄與分享。

後來,有熱心村民協助把《谷報》帶到海外較多谷埔人移民的國家:英國、馬來西亞、洛杉磯、加拿大⋯⋯放在書店、村民開設的餐廳、華人中心等地方發放。「海外村民比本地村民更加需要呢啲資訊,因為佢哋更難接觸有關谷埔及香港相關的文化刊物;甚至有已經移居港人想在當地做一個中文嘅小小圖書館,主動邀請我哋提供幾本(《谷報》)作為館藏。」項目助理Dara 表示,希望《谷報》能發揮教育用途,並連繫身處不同地方的人。

理大團隊在搜集谷埔的資料時發現坊間的記述很少,「其實谷埔喺過去嗰五十年、一百年發生咗好多事,但沒有紀錄。」於是,理大團隊著手進行記錄,例如在第一期的《谷報》講述一位幫助周邊村落安裝天線、為村落的現代化貢獻良多的村民故事。不少村民覺得自己的故事很平常,「講出嚟無咩意義」,但當《谷報》慢慢發展,村民發現有人願意聆聽他們的故事,也就從中獲得認同感,願意分享故事的村民也愈來愈多。

「以前嘅谷埔,好多以家族的形式聚居:姓何、姓鄭、姓李⋯⋯但有咗《谷報》之後,大家講緊係一個谷埔人嘅身份,係以地區去劃分。」社區報實行了它最為重要的任務——凝聚社區的居民,讓他們建立起一個以社區為本的身份認同。

社區報除了有傳遞資訊的作用外,更成為了村民的交流平台。Dara 說:「有啲村民即使係同輩,佢哋移民後嘅經歴都唔係互相知道,而透過《谷報》嘅報道,反而可以俾佢哋了解對方嘅事。」現時《谷報》除了有專題文章外,更有接受村民投稿,分享他們對家鄉的所思所想。袁智仁更開玩笑指,村民現時等同義務編輯,「佢哋會幫手睇錯字,更會主動搵唔同information同我哋分享。」

理大團隊在今年2月24日重現了消失30年的新年客家麒麟巡遊,當天吸引了超過200位來自海內外的谷埔村民聚首一堂。
理大團隊在今年2月24日重現了消失30年的新年客家麒麟巡遊,當天吸引了超過200位來自海內外的谷埔村民聚首一堂。

社區報是社區回應社會的橋樑

社區報不僅做到承上,還能啟下。

理大團隊試過從村民二代的口中得知《谷報》幫助他們了解父輩的故事,袁智仁笑說:「甚至有啲村民同我哋講返:『好似你哋知道我屋企仲知得多過我。』」部分村民因為《谷報》勾起他們對祖輩經歷的求知慾,促使他們與理大團隊一起追查到不少新的故事。

例如谷埔有一位村民的叔叔曾參與多場大型戰役,團隊聽完村民分享,與他進一步查核資料寫成「谷埔戰神」的報道。更有村二代從《谷報》讀到父親的故事後,深感自己對谷埔及沙頭角一帶的身份認同,更開設了instagram專頁介紹他在沙頭角的經歷,團隊很鼓舞。「我哋希望可以同社會有個對話,想俾香港人知點解香港有600幾條村,點解佢哋要知道呢條(谷埔)。」袁智仁期望《谷報》能說出谷埔在香港發展歷程中的定位及角色。

理大團隊在記錄谷埔口述歷史的同時,亦希望文章能回應社會討論的事件。當論述的主體放在谷埔本身,村民的故事如何回應現今的社會議題?「好似《谷報》嘅第一期主題就係留下來的村民,就係因為當時大家都喺度討論緊移民, 我哋都想講有啲人仲留喺條村度。」

理大團隊正計劃下一期報道客家女性相關的主題文章,不論是村中生活的角色、還是移民後在外國生活的故事。為的是補充女性在主流歷史論述中的空白,亦希望探討女性在客家文化中的角色,以回應現今社會熱烈討論的女性主義。社區如同社會的小小縮影,而社區報就是社區回應社會的橋樑。

《谷報》在不經不覺間已經來到第五期,記錄了超過二十位谷埔村民的故事。
《谷報》在不經不覺間已經來到第五期,記錄了超過二十位谷埔村民的故事。

袁智仁說:「我哋嘅目標係村民可以自己製作《谷報》,俾村民去講述佢哋嘅故事,同埋繼續連繫返村民。」

項目完結後,能留下的會是甚麼?相信這是很多在鄉郊深耕的團隊要考慮的事,「我哋作為一個橋樑嘅角色,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向村民展示更多未來的發展可能性,而最終村的走向到底如何,仍取決於村民的決定。」

理大團隊亦發自內心希望村民能接手社區報的營運,寫下更多村民想向大眾講述的谷埔故事:「睇返鄰近地區,例如台灣有一個叫蘭嶼嘅島,佢哋嘅社區報已經出咗二十年,我哋嘅目標想好似佢哋咁,蘭嶼可以做到二十年,谷埔都可以。」

May Ma @創不同協作
MC Chan、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 | 共敍谷埔》團隊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