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詩人】詩歌活動興盛 真的能誕生傑出詩人?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詩人】詩歌活動興盛 真的能誕生傑出詩人?

add01
add01
阿多尼斯、谷川俊太郎等著名詩人早前來到香港參與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活動,吸引大批詩迷到場。

詩人會死,但詩歌不死。起碼,到現在為止仍是對的。中文詩歌代表人物之一余光中剛去世了,在此我們會發現,在那詩歌興盛的時代,作品與詩人的影響一直至今。但我們這一代又如何?是的,我們好像正面對一個詩歌盛世,聲韻詩歌生活節、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等活動引人關注,但同時,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今屆的新詩雙年獎卻從缺,這是獎項除首屆外,首次出現首獎從缺。是詩歌式微嗎?是屆比賽,卻有逾二十本詩集參賽,數目是歷屆之冠。到底我們的詩歌,是盛世還是其相反?香港詩人又如何理解當下處境?

現實的討論

余光中離世,在一片哀悼之聲下,文學圈也出現了對其評價的爭議。一方面,對於余光中的詩歌成就,懷疑之聲並不多,但余光中的「狼來了」事件,卻讓一些人對詩人的政治操守有所懷疑。余光中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期間,寫下文章,指稱毛澤東提倡的工農兵文藝,已有人在正戒嚴的台灣公然提倡。這影響到他作為自由主義作家的聲譽,至今仍爭論不休。就如今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的主題,詩歌與生活本身,有着「古老的敵意」,當詩人把詩歌與生活現實靠得太近,問題就出現了。

對余光中的熱烈討論,加上如國際詩歌之夜、聲韻詩歌生活節等活動,不但讓國際級的詩人如阿多尼斯、谷川俊太郎等聚首香港,更以不同的方式讓詩歌能見度上升,當下詩歌在香港,彷彿進入一個盛世。「香港詩歌之夜,是以成為亞洲最好的詩歌節去定位的,」身兼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策劃總監、與聲韻詩歌生活節策展人的方太初說,不同語言的頂級詩人,聚在香港,通過詩的翻譯,讓詩人之間可以交流,同時也讓不同語言的讀者可以與詩人連結起來。

方太初,作家,文藝活動策展人,現為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策劃總監,及聲韻詩歌生活節策展人。
方太初,作家,文藝活動策展人,現為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策劃總監,及聲韻詩歌生活節策展人。

走入人的生活

「這點我覺得值得說的是,今屆我們更嘗試將歌詞納入詩歌之中,周耀輝與崔健,就是這嘗試下的代表。耀輝在朗誦會前,其實是有點擔心的。他未試過將歌詞以朗誦方式呈現。但到了朗誦時,他選擇了部分朗誦,興之所至時,就唱出來。我想,這種結合方式是有趣的,嘗試了詩歌更多可能。」

今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將歌詞納入詩之中,在朗誦會中予有加入音樂內容。圖中演出者為崔健。
今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將歌詞納入詩之中,在朗誦會中予有加入音樂內容。圖中演出者為崔健。

在有限的資源下,詩在香港正以不同的形式,讓香港的觀眾有接觸的機會,「我覺得這時間,大眾起碼要有接觸到詩的機會。例如說是詩歌生活節,在定位上有許多關於詩的論述,那是認真看待詩的。但同時,我們嘗試與不同範疇人士合作,如設計、音樂等,這些不同範疇的人也會覺得,在自己圈子可能太久了,有點悶,也可以走出comfort zone,也讓不同的觀眾有機會接觸到詩歌。」

創作的質素

詩歌開始被人留意、討論,但健康的詩意生活,除了好的討論環境,創作者的質素也十分重要。今年,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的新詩組得獎者從缺,這是否那詩歌盛世表面下的隱憂?

「這是眾聲喧嘩的世代。」是次新詩組評審之一的關夢南這樣說。「但我們在評審過程中,卻找不到一個毫無爭議的得獎者。」關夢南投身香港文學多年,歷任多屆香港中文文學獎的評審,今屆他在新詩組的評審當中,卻發現尤其是年輕詩人們,普遍欠缺了獨特的聲音。「我是有幸在七十年代開始的,那時候是香港詩歌的盛世,如西西、鄧阿藍等的作品,都是一讀就知道誰寫的。在那個時代,詩人有自己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會讓人怎寫也好的。」

關夢南歷任報刊文藝版編輯,現為《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等文學雜誌編輯。
關夢南歷任報刊文藝版編輯,現為《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等文學雜誌編輯。

「今屆我看到許多練習性的作品。」他說,所謂練習,就是仍在尋找自己的語言,但那多數只是文學技巧上的,詩歌寫作到最後,始終要回到生活的本身。

太安全的生活

「這一代人,當然會對生活有不滿。但那種不滿,那種生活的壓迫,遠不是掙扎式的。如果要說為了寫詩而要過苦日子,那可能是太不現實了。但上一代生活的壓迫,許多時是要養活一家的重擔,那種壓力轉化成詩歌,自然會有力量。例如你看東歐的文學,曾經如此興盛,但到了今天就幾乎式微了。」

現在的生活太安全,詩歌不興,也許是必然的事。「詩人一定要有生活真實的體驗才行的。如周漢輝般,早幾年他幾乎拿到所有的詩獎,那是為什麼呢?當時他就是在一個貧困的處境,一個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住在板間房之中。當時他的詩就寫得很好。又如劉霞般,她有這一種經驗,詩是怎樣寫都好的。」

今屆聲韻詩歌生活節的開幕日現場
今屆聲韻詩歌生活節的開幕日現場

「但現在有部分詩人,作品其實只是有趣而已,但那其中沒有屬於自己真實經驗的聲音,這種詩歌並不夠好。文學是由時代背景孕育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也許有一天,會有一個天才級的詩人,展示出如何用新的方式寫作。又或者時代轉變,讓詩人需要創作出更好的詩歌。」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