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工作「被偷走」 轉型尼泊爾小店老闆娘 學會隨遇而安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假如這一年不再被偷走

導遊工作「被偷走」 轉型尼泊爾小店老闆娘 學會隨遇而安

poon_cover

西環一家小店,門外漆上醒目的寶藍,招牌遠看像朵花,細看是九隻半月餃子,宛如花瓣,圍住一盤鮮紅醬汁。店內以天藍和土黃為主調,長桌塞滿南亞香料包裝,花磚地板上,佇立彩色手工藤椅,饒有民族風。牆身裱起幾幅家庭照,照片裏有木屋和牛羊,兩公婆和歲半兒子在尼泊爾的嫩綠田園裏奔跑,笑得燦爛。

相中兩個主角,男的正專注地包餃子,女的負責招待食客。每撞進一張迷茫的新臉孔,老闆娘Carrie(潘祺)便眉飛色舞地解釋:「饃饃餃子可選雞或豬肉餡,拌入大量洋葱、菜絲,還有靈魂香料瑪撒拉等,加上自製番茄辣醬,正到尼泊爾人在下午茶時間一次吞五十隻!」對方聽罷恍如發現新大陸,似懂非懂地點頭,好奇地點一份品嘗。

好客個性,生動口吻,非一日練成。她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四年前開始擔任本地導遊,帶外國人遊歷香港,疫情下被迫停業;老公Jai是尼泊爾人,本來擁有一家酒吧,半年前結業。訪問前夕,她翻箱倒櫃也找不到導遊證和地圖單張,問同事借,大家都笑說,久遠得不知道放在哪裏了。她自己也想不到,一個介紹本土文化的導遊,會放下本業,變成推廣尼泊爾美食的小店老闆娘。

poon_01

被困異鄉

去年二月,老爺病重,一家三口飛往尼泊爾暫住一個月。老人家病逝後,他們留下辦理禮節儀式。後來疫情襲來,尼泊爾鎖國,全國停工,市民禁足。當香港確診數字破百,尼泊爾維持在個位數字,他們覺得封城或是好事。但日子久了,港府一直沒安排客機接濟當地滯留港人,旅行社又只能靠關係疏通,迎來沒完沒了的等待。

「居住一兩年不是問題,因為有確實日子可計劃,問題是離開的時間充滿未知。那麼原本的生活呢?工作呢?兒子還得要找幼稚園⋯⋯不能預計,才是最頭痛。」問題開始浮面,Jai本來物色好舖位搬遷酒吧,卻因未能回港而簽不成租約;兒子因找不到合適奶粉,而出現敏感症狀;比起恐懼「永遠留在尼泊爾」,Carrie更怕「以後回不去香港」。

於是五月起,撲機票成了日常。「每日煩旅行社,找領事館,罵入境處,聯絡議員,每天周旋於不同部門,每秒都在定睛看電郵。」蓋上電腦,窗外就是寬廣田園,偏偏她很多時鬱鬱不歡。親友見狀便說,尼泊爾有一句俗語”Let God Decide”。「當初覺得他們太消極,可是為何我進取完都沒改變?原來很多事不能強求,放鬆心情後,看的風景反而更美。」

尼泊爾人生活簡樸,滯留當地的半年間,Carrie一家感覺像在過悠長假期。
尼泊爾人生活簡樸,滯留當地的半年間,Carrie一家感覺像在過悠長假期。

喜歡尼泊爾 但更愛香港

七月某天,她在廚房如常包餃子。電話鈴聲響起,一瞥,是旅行社的通知。她內心沒泛起半點波瀾,別過臉,重新專注於手上麵糰。「因為被騙太多次,每次都叫我等,麻木了。除非整疊機票放在眼前,我才相信。」幾天後收到網上機票,歸心似箭的她抱頭大喊:「哇,是真的嗎?」直到塞滿行李箱,踏進機場,飛越三千公里,到達香港,進入隔離營,她仍感覺虛幻。

建立了半年感情,還沒跟親友好好道別,還沒細看田園風光,為兒子訂造的衣服還沒到手,三人已然踏上歸途。回到香港,他們居於九龍城,放眼盡是高樓磚塊。她才想起,當時雖然城市深鎖,但靈魂自由。一家人奔跑下樓,幾步之內便穿梭於金燦燦的草原。孩子把玩泥沙枝葉,雞鴨牛羊作伴,大人看遍地南瓜飽滿,摘樹上纍纍芒果,兩口子隨時跳上電單車兜風。

2008dd32-9f0b-4252-bcd3-94365b029c53

尼泊爾生活優哉游哉,跟香港恍若兩個世界。年中,港局糜爛。為了逃避,為了追求,移民潮再起,社會氣氛像爭相走難。朋友都說機會難得,勸她留下。她卻覺得回來是必然的。可有過一刻心動嗎?她斬釘截鐵說不:「如果要走,後生大把機會可以走。但正是家裏有難時,更不應離開。沒理由隔籬個阿媽比較好,就跟她走。」

人在異地,令她更清楚在香港埋下的根。訪問短短兩小時內,她多次睜大雙眼,強調「我真係好鍾意香港」。那情意結,源自她帶本地團的回憶。做本地導遊的四年間,她一星期帶五團,帶旅客遠離山頂和迪士尼等旅遊景點,在三個半小時內,深入市井生活,篤魚蛋,剪腸粉,遊小店,逛街市。當活生生的魚被劏後還在彈跳,鹹魚陳皮路邊串起晾曬,團友大惑不解,她在旁充當旅客與香港之間的橋樑,解構中西文化差異。她拍心口笑說,自己是零負評的五星級導遊兼香港打手:「我很享受,也很惦記這生活模式,即使不是在旅行,但很有旅行的舒適感覺,一邊真切分享我城的真貌,一邊認識世界各地的朋友。」

被隔離的半年間,香港的活力、人情味、家人朋友愛狗、社區議題、本地團,還有地道美食一直縈繞心頭。離開隔離營後,途經燒味飯店,瞄到櫥窗掛滿雞鴨鵝,她眼裏閃出攫取的光,急忙着朋友停車,讓她飽吞一碗叉雞飯。夾起焦香肉塊,連同草根味送進嘴裏那刻,「有股很強烈的感覺,從心底冒起,就是『我終於返到屋企啦』!」

一圓八年前的創業夢

然而一別半年,安心之所變了樣。疫情下,政府推出限聚令,禁堂食,對他們本業造成雙重打擊。Jai的酒吧租約期滿,心儀舖位因未能回港而被租去;外地旅客歸零,Carrie什麼團也帶不成。空窗期期間,一個悠閒的午後,她包尼泊爾餃子招待朋友,結果難得大獲好評。

120610948_190037319312913_5268926355194678964_o

「難得」,全因她的廚藝僅屬合格,焗蛋糕不夠鬆軟,小炒賣相不夠精美,有時不想洗碗,索性罷煮。被困尼泊爾半年,每天像野外求生,落田、煮菜,凡事親力親為,最大得着就是跟奶奶學烹飪。日復日,熟能生巧,包餃子、釀爆汁薯仔波、做沙律撈麵、發酵乳酪⋯⋯她想:既然學成歸來,外賣店又有需求,或可放手一博,開一家尼泊爾小吃店?

在自己的城市,賣老公的家鄉美食,這念頭,早已在她腦海烙下模糊影子。十幾年前,兩口子常到尼泊爾餐廳,點一份蘸上香辣茄醬的饃饃。大學畢業那年,她帶朋友去試吃,眾人一食愛上。酒酣耳熱之際,幾個人隨口妄言,不如開家餃子店,就叫”Momomoment“,琅琅上口。當日圍坐餐桌的懵懂少年,畢業後有人做美術館,有人做藝術家,而Carrie則踏上珠寶貿易之路,婚後照顧家庭,就轉行做較輕鬆的本地團導遊,創業夢埋藏心底。「在尼泊爾『深造』半年,就像上天賜我圓夢的機會。」

開店後,Carrie與Jai朝夕相對,磨擦多了,但很感恩能組成夫妻檔。
開店後,Carrie與Jai朝夕相對,磨擦多了,但很感恩能組成夫妻檔。

推廣尼泊爾文化

八年前一句戲言,機緣巧合下成真。自八月起,兩公婆走遍十八區物色舖位,籌備探索。十一月,小店開張,生意推倒重來。二人晨早備料,開店從中午起營業八小時,十一點才正式收工。兩公婆朝夕相對,感覺奇妙又親近,但得把兒子交託家人照顧。訪問多次被中斷,她不時轉身夾餃子入盒,再走向收銀處接待食客,有時捧着話筒,處理外賣訂單,跟合作夥伴洽談來貨。「原本日做四小時,變成日睡四小時,有上班沒下班。帶團時已經非常尊敬餐飲業,現在是十萬分尊敬。」

吃客的支持,成為他們最大動力。有位客人由開店第三日開始,每天準時十二時四十五分,就點一份素餃。不能向外國人推廣香港文化,就轉個崗位,引入老公家鄉的味道,向香港人推廣尼泊爾文化。她說,這個任務很艱巨,因為很多人談起少數族裔,便聯想起關於罪案的負面形象。但導遊經驗提醒她,美食是個切入點,有些連「尼泊爾」也未聽過的客人,最終連醬汁小碟也舔得一乾二淨。

店內裝潢和擺設,充滿尼泊爾風情。
店內裝潢和擺設,充滿尼泊爾風情。

聖誕夜,他們索性不放假,馬不停蹄炮製到會食品,忙碌而滿足。她形容,二〇二〇年太多高低跌宕,由高點直插低潮,再谷底反彈。疫情偷走了她熱愛的工作,老公被迫結束酒吧事業,困在尼泊爾度過半年空白期,卻意外地練成一雙巧手,回港開一間家庭式小店,從新挑戰中獲得滿足。「尼泊爾人性格樂天,教我不論怎樣規劃人生,都不能完全掌握,倒不如相信否極泰來,學會隨遇而安。」她套用到現在,打開門做生意,先盡力追求好品質,慢慢平衡家庭和事業,新一年該當如何,let god decide。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假如這一年不再被偷走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