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真美看繪本 回到年輪的原點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大人繪本

林真美看繪本 回到年輪的原點

19.12.2019
周耀恩,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0469163_894036947277800_6812643215037257531_o-1

在一個倒楣的日子,一條又快又兇,而且餓得緊要的鮪魚突然衝浪而出,一口吞下所有小紅魚,只有小游逃得掉……

這故事來自李歐.李奧尼的經典繪本《小黑魚》,總有粗心大意的大人急着從中提取教訓──小黑魚最後遇上新的小紅魚羣,鼓勵牠們聚在一起佯裝海裏最大的魚,從此不怕被吃掉,還不是「團結力量大」?

「如果大人不掉進故事裏,用生命跟繪本撞擊,反而帶着讓小孩學到教訓的目的來讀,那麼他們只會看到教訓。」台灣兒童文學工作者兼小大讀書會創辦人林真美很早就讀過《小黑魚》,深深感到此書的重點不在結局。然而,兩年間經歷了一場古怪的聽覺過敏症,病中再次翻開繪本,她讀到更深處去了。

她讀到自己的生命。她就是小黑魚。

林真美說童年是年輪的核心。 我們都要珍惜孩子,包括住在 自己內心的那個孩子。
林真美說童年是年輪的核心。我們都要珍惜孩子,包括住在自己內心的那個孩子。

放下教訓,看到苦難

「全書共十五個對頁,作者用了七個半來描述小黑魚獨自面對世界的狀態。苦難造就出勇氣和智慧,所以最後他才懂得向小紅魚說:你們裝大魚,我來當眼睛。李歐.李奧尼說過,這本書某程度上是他的自傳,而小黑魚經歷的,是每一個生命都會遇上的低谷。他也談藝術家在世界扮演的角色:歷練後成為芸芸眾生中烏溜溜的眼睛,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書中沒有大量文字作說辭,卻傳達出深邃的意涵,真厲害。

「那時醫生對我的診斷是『自律神經失調症』,我的聽覺神經無法再承受種種文明噪音,譬如交通、工地、電器操作等,唯有戴着除噪耳機避走鄉郊,坎坷流離,有時甚至感到被打趴地上,不敢想像有復原的一天。我得認了:走到人生最艱困處,就像走上無人幽徑,確實只得自己,一天復一天的孤獨面對。重讀此書,我竟感到跟自己當時的生命完全結合,也因此讀出更多,它回應我、鼓舞我。

「雖然生病很糟糕,可是對人生來說絕對不只負面。像小黑魚從一開始便失去手足,傷心寂寞游呀游,但過程中遇上各種稀奇古怪,漸漸又高興起來。有了病的經歷,我對很多事情的想法也不一樣了,也看到只有一個人才能體會的美麗風景。」像山邊公園三百多歲的樟樹─

我三不五時就會想要去看看樹爺爺……我開始和樹「以心傳心」。我總覺得它在默默的安慰我、鼓勵我,甚至暗示我,如果一棵樹要達到足以自豪的高度和器度,那它需要的就是年年經歷狂風暴雨,並抓穩了根,不被搞垮。還有,就是要將長年蓄積在體內的能量和話語,安靜而不喧譁的,慢慢吐露予世間……

y191130so0264

林真美把這段文字寫進新作《有年輪的繪本》,把新找回來的能量和話語,吐露予世間。

《有年輪的繪本》藏進一張書單,羅列經典作品如《小黑魚》、《貝雷的新衣》、《烏鴉太郎》、《來喝下午茶的老虎》等,它們在跨越百年之流中展現各自的豐富性。但這書不只是書單,裏頭透澈的文字,更是病中林真美藉繪本走進童年,與「小林真美」促膝長談,聊個痛快的結果。

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個小孩

林真美多年提倡兒童本位的繪本經驗,於是,我們從不是兒童的大人為什麼值得讀繪本聊起──為了懂得自己、懂得孩子、成為更好的大人、享受文學和藝術,還是其他?

「你說的都是。《野獸國》作者莫里斯.桑達克說過,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個小孩,那是小時候的自己。他的創作非常了解孩子內心,我曾經以為他是天才,後來聽到一番話,才知道他也有做功課:他說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跟自己內裏的小孩談話,他珍惜那個小孩。

「大人常常有意無意地擦拭不愉快或不光彩的童年記憶,慢慢忘記自己也有小時候。也有人用美化,把童年重塑得道德完美,以至成為父母後,反過來要求眼前的孩子。他們忘掉自己也曾不斷犯錯、也曾說謊偷東西、也曾討厭大人做的某些事。忘清光了,便無法接通自己的感受,變成自己小時候討厭的那種大人。」

成長這回事,像在悠悠歲月裏的樹,年復年把新經驗熬成樹皮,一層層地包裹累積。可是,最後無論大樹長得多高,大人變得多了不起,都不能隨隨便便切掉年輪中的任何一塊,特別是童年。對林真美來說,童年正是年輪的核心,一個完整生命的「原點」。

好繪本正是通往原點的路徑。「一個丟掉生命層次的繪本創作者,交不出打動人心的作品,因為要是內裏只餘空心,筆下也只有空洞。但是從兒童出發的好繪本能引領我們到原點,尋回有年輪的生命態度。當一個人的年輪愈完整,他對犯錯的小孩便愈有同理心,看事情的態度也不一樣,能成為更好的大人。何況好繪本還有重要的自由精神,讓社會化的大人得到解放,跟孩子一起不受拘束地看世界,在書中獲得巨大的歡樂。」

林真美小時候,繪本還未來到台灣。第一次觸動她的繪本,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她在日本修讀兒童學碩士時,偶爾翻開的《小藍和小黃》(又是李歐.李奧尼!)。即使在充滿奇思妙想的繪本世界,《小藍和小黃》也是一本神奇的書,用直白文字和粗糙色塊,帶來最不可思議的趣味和溫暖─關於友情、關於接納、關於生命撞擊生命引發的連場驚喜。它是林真美的繪本初戀。

「好繪本用孩子懂得的文學和藝術方式創作,但最後展現出來的內涵,不僅深刻豐富有重量,而且具有一種普遍性,能令不同階段的人產生共鳴。相反,懷着成人教化目的而創作的繪本,是注定了的失敗,不會打動孩子。因為有『目的』的東西,看了就過去,內化不了。

「所以好繪本沒有閱讀年齡的上限。只要大人像樹一樣的生命依然保留着年輪核心,那麼兩三歲小孩喜歡的繪本,我們也讀得開心。誠然,繪本創作的出發點是孩子,但是最後出來的好作品,都是獻給這個世界的。」

y191130so0239
《小黑魚》:剛失去手足孤伶伶的小黑魚(上圖),成為眾生之眼的小黑魚(下圖)。
《小黑魚》:剛失去手足孤伶伶的小黑魚(上圖),成為眾生之眼的小黑魚(下圖)。

跟孩子學「飛蛾撲火」

然而,如何接通自己年輪的原點,大人需要一點練習。用林真美的說法,我們都太習慣「隔岸觀火」,愛用大腦客觀分析,邊看文字邊質疑主角怎麼會做這個決定、何以說那句話;不比小孩,他們更像「飛蛾撲火」,一古腦打開眼睛和耳朵,用所有感官掉進故事,這樣才能真正進入文學藝術的世界、打開對美的感受。

「小孩遇上好作品像泡溫泉,整個人熱呼呼的浸在水裏放鬆。大人比較難,我們愛用急功近利的方式,從一開始便想要從書中得到什麼,把『有沒有看懂』看成重點。因為大人搞不懂,而否定一本深受孩子歡迎的書,自己不讀甚至不讀給孩子聽,我認為是最大的損失。畢竟,有些好東西只能慢慢產生作用,像藝術、像文學。」

確實有些繪本,令大人愈讀愈抓狂,小孩卻超級有感;長新太的作品正屬這一類。他的書中常常怪事連連,每頁都翻出一個莫名其妙,大人愈看愈迷糊,難免會問:這是哪門子的故事啊?

高度推崇長新太作品的林真美也笑了,「要讓大人進入《高麗菜弟弟》的世界,確有困難。但我的經驗是,全世界的小孩都為長新太的作品而瘋狂。大人當然可以從自己的喜好出發,看感動自己的書,但也可以回頭去跟小孩學習,多作嘗試,慢慢抓到那個感覺的竅門。如果你讀不明白,但依然能夠感受那種說不出來的趣味,那就對了。

「不同的創作者做不同的事,不見得每個作品都要告訴我們道理。這種充滿幽默感覺的作品,最容易被錯過。」

大人進入繪本世界,一是從經典好書入手,培養出鑑賞能力;然後就是多共讀,從孩子身上感受立體的閱讀經驗。「小孩讀圖的能力絕對比我們好,因為我們的文字訓練太強了,有時會被文字奪走繪本。我這樣訓練自己:拿起繪本先看圖,慢慢看出端倪,回頭再讀文。我也養成不靜靜看書的習慣,而是唸出來讓耳朵聽,用孩子的方式進入繪本。這樣,慢慢便會發現,原來書中很多東西,都被我們既有的閱讀習慣忽略了。」

只要能打開繪本的眼睛──

我發現,這些看似簡單的繪本,在我經歷過這段「不同凡響」的人生試煉後,都變得不那麼簡單了。它們有時會喚起我的內在小孩,且就像找到通往童年的密碼般,帶我回到「年輪」的核心,讓我看到自己最柔軟、也最原始的一角,有時,它們則會讓我聯想到曾經降臨在我身上的林林總總,並讓我領略到生命中,死亡、記憶、悲傷、自由、愛與挫折……到底意味着什麼。─《有年輪的繪本》

重遇懵懵懂懂的小林真美

林真美期許自己成為有年輪的大人,努力挖掘,終於遇上小時候的自己。我們聊她內裏的孩子,也聊到我城的孩子……

林真美的初戀:《小藍與小黃》
林真美的初戀:《小藍與小黃》

「小林真美天天都開開心心,有時做點小惡,但總的來說就四個字:懵懵懂懂。那時台灣戒嚴,大人不告訴小孩社會上的事,學校就是威權教育,這個被禁那個被禁。我傻乎乎的,上學時大部分時間都在放空,有時一直打瞌睡,然後充滿愧疚,為什麼會這樣?

「我是個起起伏伏的孩子,有喜歡的老師就表現出色,不喜歡就一敗塗地。就這樣默默地、莫名其妙地長大。後來回顧,這原來是一件好事。譬如說,學校要求我們讀社論,老師一天到晚說那是學習論述文的方式。一次我想認真讀,可是一會便讀不下去,不懂啊,走不進那種文字裏。可是同學都在讀,我只能一直不敢讓別人知道。那個時代,讀社論是洗小孩的腦袋,可是正因為懵懂,我像找到一個小空隙,傻傻地在那裏抓住可以呼吸的空氣。

「我不是有意識去反抗,幸運地逃過一劫就是了。太認真會被框住,可能變成『乖乖牌』小孩。小時候我也不懂想事情,但至少沒進入那個系統,所以到日本唸書後看到歷史真相,很快就清楚了。我不需要處理被社論塞滿腦袋的教條和想法,因為我沒有。

「現在我們常常強調小孩要有獨立思考,這當然重要,但是我也會退而求其次地想:懵懵懂懂也不錯啊。世界這樣複雜,我們把孩子放進去,先讓他懵懵懂懂地觀察,慢慢建構自己的認知。他們或者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我們就等,有一天他們總會出來。

「所以我隔岸看你們,很痛心。孩子還這麼小,怎麼一夜間被迫變成大人?中小學生也站出來,甚至被捕,這是不正常社會的狀況,是大人做得太糟糕了……

「我一直在做兒童權利的工作。小孩的正義感絕對比成人強,也有改變世界的能力,最基本是讓他們有足夠機會去了解各種事情,長出屬於他們的判斷,然後參與。這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先不要給他們悲慘的環境。對於這一點,我們每一個都要更努力做好的大人,給小孩好的環境,他們才能長出自己的力量……這樣才是對的。」

周耀恩,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大人繪本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