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復修】編者話:古物復修的意義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古物復修】編者話:古物復修的意義

don171122duen-9
don171122duen-9

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前六世紀華夏民族記錄當時生活點滴的《詩經》中,讀到:「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說明收藏最原始的目的,是為滿足對物質的欲望;而利用文字記錄生活點滴本身,也是一種保有記憶的收藏方式。從物質到記憶,收藏這行為便轉換成盛載個人情感和觀點的載體。隨着詩歌在不同文化的精英階層中流行開來,藉着詠嘆時物,收藏者對逝去記憶的執念和美學感得以連結,之後,收藏這行為脫離對物質擁有這種的原始欲望,漸漸演變為追求由賞玩過程來獲取心靈滿足的目的。當社會發展到一個接近資本主義階段(如接近前資本主義階段的北宋和十七世紀工業革命後的西方社會),人透過收藏有情感價值的古物,來呈現個人的歷史觀才告演化完成。

當進入消費主義年代,收藏往往跟消費混淆不清,收藏彷彿又回到滿足物欲的原始目的。

隨着香港成為亞洲最重要的藝術品市場,市場對專業的藝術品/古物維修有極大需求。然而,一件藝術品在經過歲月洗禮後,或多或少會呈現損耗,這些損耗由於記錄了本身的收藏歷史,因而提高了藝術品/古物的價值,但大前提是得到適當的復修。

只是,何謂適當?是要把古物復修如新?還是以最不着痕迹的手法,把歲月洗禮的痕迹收藏至古物的歷史之中,從損耗帶出侘寂之美?

取態無關對錯,結論不過呈現不同人從物看「我」的選擇。

今期的封面故事,訪問了一位古物復修專家有如偵探重組案情的復修故事,和兩位對古物復修抱持不同標準的收藏家,從他們對復修的取態,一窺這個時代,我們對歷史、消費和美學的看法。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