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的末代守業者】中樂樂器廠一代宗師 九旬老師傅惜物愛物、敬業樂業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末代工廠 夕陽之歌

【香港製造的末代守業者】中樂樂器廠一代宗師 九旬老師傅惜物愛物、敬業樂業

中樂老行尊劉啟河師傳,一手創辦「劉榮記樂器廠」,對本地文藝界的貢獻功不可沒。他只想和心愛的樂器,低調平靜地度過晚年。

創業難,守業更難,守住香港製造工業難上加難。從上世紀百花齊放的製造業黃金時代,歷經多次經濟危機和疫情考驗,能夠捱到今時今日,他們本來就已經是汰弱留強下的頑強鬥士。原以為可以在政府工廠大廈可以求得安穩,專心經營廠務,怎料政府一聲令下,四座工廠大廈同時面臨清拆重建,這樣對香港僅存的本地廠家有多麼沉重的打擊?

一把椰胡 從一顆椰子做起

「椰子買返嚟,鋸開佢,挖晒啲肉出來,之後就造成個椰胡,幾大心機!」劉師傅指向另一邊枱上的碗說,「嗰度有啲椰子,我一陣就攪椰汁!」說罷他便拿起椰胡,轉身坐下來,一手持琴按弦,一手執起琴弓,悠然自得地拉起琴來。

劉師傅從鋸開椰殼開始造椰胡,一把「新鮮」的椰胡即將誕生!
劉師傅從鋸開椰殼開始造椰胡,一把「新鮮」的椰胡即將誕生!

廠內一把把椰胡、琵琶,大大小小的梆子、木魚,全都是他從一塊木材開始一步一步做出來的製成品。只要你好奇一問,他興致一來、隨手一揮,便即興演奏一番。精神奕奕,耳聰目明,聲如洪鐘,誰能想像到他已屆九十高齡?

走進劉師傅的樂器廠,就如走入時光隧道,聽他娓娓話當年,也像上了堂香港歷史課。他憶述自己從橫頭磡、東頭村、觀塘區再到火炭,一共搬了五次廠,可謂見證了城市發展的翻天覆地。「未做樂器之前,十五歲到二十歲做過好多行,鑄造、拉風箱……差不多咩都做。」他的木工手藝愈做愈精良,到後來便開了間樂器廠,他笑說「做樂器幾啱我心水」。

漸漸地中樂界、演藝界口耳相傳,人人都知道劉師傅有一手精湛工藝,修琴、製琴一理通百理明,樣樣精通。就算是遠在外國的琴行、琴手遇上難題,也會把樂器寄給他修理,連裝運送名貴樂器的木箱,也是由他量身訂制。他取出一疊發黃的圖紙,上面是他手繪的大型鼓架、鑼架等各式圖樣,客人只要告訴他尺寸和需求,他畫好圖便開到工;又取出一本舊相本,裏面全是他跟製成品的合照,當中不乏比人還高的琴箱。市政局、香港電台、無線電視、藝術中心、中樂團、英華小學、呂明才中學……劉師傅東一句,西一句,口中提及過的名字多不勝數。

本地手工製作的琵琶,在香港還剩幾多?更何況是出自九十多歲的樂器匠之手。
本地手工製作的琵琶,在香港還剩幾多?更何況是出自九十多歲的樂器匠之手。

這一雙巧手解答了樂師的奇難雜症,也是這一隻勞動的手,支撐起頭家,把子女都養大成人。他自豪地告訴我們,他四個仔女都是大學畢業,三個讀理大,一個讀城大,是他最
驕傲的成就。「人哋三點幾去飲茶,我就食中餐,講起就差唔多肚餓。」他接着又分享起自己的養生秘方,他取出一罐薑蓉、一盒茶包、一包腰果,原來是「薑汁奶茶送腰果」!「我哋咪咁樣先至過得一日,如果唔係點搞,走去公園坐啊?唔得啊嘛,一定要做嘢嘅,好過做運動、身體好。」也許他真正的養生之道不在滋補食材,而是堅持勞動、永不言休。

樂器廠裏仍放滿各種素材,劉師傅不忍浪費,趁最後的日子,「做得幾多得幾多。」
樂器廠裏仍放滿各種素材,劉師傅不忍浪費,趁最後的日子,「做得幾多得幾多。」

「仲有三、幾個月(就要搬走),啲嘢如果唔做起佢呢,第日當垃圾咁揼。」劉師傅一聲苦笑,續說,「做起佢,咪唔嘥咁多嘢囉。」惜物愛物,敬業樂業,溢於言表。

中樂老行尊劉啟河師傳,一手創辦「劉榮記樂器廠」,對本地文藝界的貢獻功不可沒。他只想和心愛的樂器,低調平靜地度過晚年。
中樂老行尊劉啟河師傳,一手創辦「劉榮記樂器廠」,對本地文藝界的貢獻功不可沒。他只想和心愛的樂器,低調平靜地度過晚年。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末代工廠 夕陽之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