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被父母傷害愈是執着他們的愛——有關母親這種「病」,成年的你已經痊癒了嗎?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愈是被父母傷害愈是執着他們的愛——有關母親這種「病」,成年的你已經痊癒了嗎?

02.04.2021
網上圖片
Rearview shot of a young woman and her daughter having a conversation on the porch

三年前的五歲女童虐待致死案近日開審,庭上臨臨生父與繼母相繼答辯,內容連日來成為新聞熱門頭條,引起不少討論,同時叫人讀之氣憤。

相信父母對不少人而言是人生一道跨不過的親緣。

有人用快樂的童年治癒一生,有人卻用一生治癒孤獨的童年。在《母親這種病》一書中,日本精神科醫生岡田尊司指出,孩子一出生便只能依賴父母,孩子對父母的愛出於純粹,即使後來他們被拋棄、被討厭,孩子內心仍然渴望得到父母親的認同——但父母對孩子的愛,卻被人文文化過度美化,現實是不少父母的愛出現了比較、偏愛、支配,甚至權衡利益。

然而人無完人,沒有人能成為完美的父母,可是更多時候,許多人在對父母這個身份毫無概念和認知下便成為了父母,最後把生兒育女當成在自家的後園養小雞。

同樣以父母關係為題的台灣電視劇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同樣以父母關係為題的台灣電視劇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總在意別人看法 就連對至親也過度揣測對方心意

好些父母會將個人課題發洩到孩子中,把一生工作與婚姻的不滿都加諸到身旁的子女上,如母親在失敗的婚姻關係中可能會對子女說:「看看你,你和你的父親根本是同一種人,你們看來都一樣自私。」她們也許會對人長篇大論地訴說個人不幸,並為贏得同情,會在人前數落子女的不是,而不會顧慮孩子的壓力和感受,也有一些父母可能一不高興就會對子女的一切看不順眼,他們長年累月無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或經常冷淡回應,卻慣以情感勒索方式脅迫子女,張口便是:「你不孝,我養你那麼大有何用」,「你看看你自己那副模樣,讀書有屁用」,「我賺錢養你很辛苦,你有本事就給我滾出這個家門」……

岡田尊司指出,這種父母沒有給予子女成長需要的關愛,孩子可能從小便習慣以「乖寶寶」的形象示人,他們多不敢對人提出要求,凡事學習忍耐,盡量的表現懂事和聽話,但愈是忍耐的孩子長大後,個性會變得愈複雜,他們往往缺乏自信,也會尤其在意別人看法,就連對至親的父母也往往會過度揣測他們的心意,「那是從幼年時期的經驗中,深印在心裏的行動模式。」岡田說,因為孩子需要父母的愛,於是一些不能得到父母寵愛的孩子,為了知道怎樣才可被愛,會不斷地學習觀察父母的反應,不知不覺有了察言觀色的習慣,事事揣測人的心意,更將個人價值放得極低,易患上社交焦慮與精神壓力問題。

「我賺錢最辛苦,你有本事就給我滾出這個家門」

jun20_26_1085006768

「縱使後來很多案例一直想嘗試離開父母的束縛,但又對離開父母感到不安,於是便維持任由父母擺佈的關係,一直拖延下去。雖然感受到父母給自己的重擔,可是一旦面對面,還是會看父母的臉色,態度或反應甚至心情都受其左右。」他在書中如此寫道。

因為父母不愛我 我也無法去愛我自己

然而,還是有人會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但現實是無數家庭關係背後訴說的都是——父母生我育我,叫我生存下來,卻也使我從此成為一個無法快樂的人。

岡田尊司在成為精神科醫生之前,原在東京大學修讀哲學。他在那裏認識了一個敏銳、感性、富有才華又溫柔的朋友,他說和這個朋友在一起時非常快樂,他們會一起聊文學和電影,也會談到人生的意義,然而他慢慢卻看見了朋友不一樣的一面。

「一旦他陷入低潮,就會判若兩人似地開始自我封閉,說一些很負面的話。例如要我不要跟他這樣的人來往,或是說他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等等。」岡田尊司甚至親眼見過這位朋友血跡斑斑的遺書。

他的這個朋友的人生也總是傾向毀滅性的,在長久的努力之後,當一切進展順利,友人就會親手將它全部毀掉。岡田尊司說,當時他很明白朋友心中的悲傷,卻無法理解朋友為何要傷害自己到這種程度,而且也無法理解為什麼他談及母親時,總會把自己的母親說得極壞。直到一次,他遇到友人的母親,發覺這位看來溫順美貌的婦人在談到兒子的一瞬間,會變得面無表情,並開始對他這個外人述說着親兒子的種種不是,當他為朋友辯護,列舉友人的優點時,眼前的婦人卻會換上更威嚇的表情,用更激烈的言詞來否定自己的兒子。

那一刻,岡田想起那位朋友,明白他自我否定的樣子原來複製自他的母親——朋友的自我毀滅源於母親對他的摧毀。

岡田尊司其後轉到醫學院,專攻精神醫學,在二十年的從醫經歷中,遇見了各個懷抱着痛苦的人,發現他們都隱隱約約隱藏着自己母親的身影。

mother-and-son-admiring-ocean-royalty-free-image-592014719-1556290551

「母親這種病」——在行醫多年後,這個念頭益發在他的腦海出現,最後岡田因而寫成了《母親這種病》一書。他在書細細分析了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也列舉出不少案例故事,指出不乏名人疑似患上「母親病」的例子,如John Lennon、Jane Fonda、宮崎駿與叔本華等。

岡田:「許多人因母親病整個人生承受了不知所以的痛苦、空虛感、自我否定感。他們不知道究竟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而在當中掙扎着。為了避免失敗受傷,所有的事情都不去認真面對,也不跟他人建立坦誠的關係,只是消極地過着自我的人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過着行屍走肉的日子,在無形當中自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總是看別人臉色、不說出自己真心話、遷就別人,以及老是扮演吃虧角色的人,也一樣不懂為什麼自己只能這樣活着。」

有部份人會認為與母親關係不融洽,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只要將自己與母親切割開來,就一點問題也沒有了。

「甚至,覺得這個問題根本很無聊,這麼想的人也不少。」為了令人們重新看到與父母的關係對心理的影響,他撰大量有關題材的書希望讀者明白這一些書並不是為了對天下父母提出指責,而是希望對那一些正在受傷或曾經受傷的孩子提出治癒。

容易受傷並老是過度反應 總被憤怒的情緒佔據

「沒法從母親病中痊癒的人,一生都會活得很痛苦。」岡田觀察那些在孩提時代不為雙親疼愛,沒有從關係中得到滿足的人,心底只會愈希望得到父母的愛,他們比幸福的孩子更執着與父母的關係,且一生追逐默默希望得到雙親認同,永遠放不下對父母感情的執着心,而一生在得不到父母的愛的陰霾下成長,有部份個案甚至會表現出過度行為,做出折磨父母的反彈行為。

renewed-contact-blog

岡田:「母親這種病,和人的根本存在相關,它的影響大到在不知不覺當中會帶給人生重大的改變。也正因此,這樣的人會一直執着於父母的愛。那是因為人會本能地感到不足,覺得必須修復,所以不得不追求。即使知道每一次的渴望都會造成傷害,然而還是不得不這麼做。」

他書中指出,好些個案以為與父母保持距離,就可保全自己,然而往後雖然不再直接受到脅迫,但是不被母親認可、不被愛的想法,還是會一直盤據在內心一隅,一生也被負面思考所困:「心靈受傷的人,即使對方沒有表情的臉,也會容易看成是在討厭自己。」

而那盤據在心中的母親,一生也會對自己所作所為,不停低聲耳語:「所以我說你不行。」

不再追求他們的認同 做一個能原諒的大人

這位著名的日本精神科醫生在書中如此結語:「如果這世上有唯一不變的東西,那或許就是孩子期待被母親疼愛的心。這個願望裏沒有任何的折扣也沒有算計。越是不被愛的孩子,這種想法就越是強烈,有時候也會因此表現出完全相反的樣子。」

parents

人生漫漫,家庭可能是我們遇見最困難,同時又伴隨人生最長的議題。

如前文說的,世上並無圓滿,人無完人,天下亦沒有絕對稱職的父母,在缺乏自覺的父母身上,子女在創傷中成長,背負了各種陰影和心結,往後人生活得很不容易,甚至影響與愛人和下一代的關係。但幸而,我們無不成長,當足夠成熟時,有了自我檢視的自覺,了解自己身上為何被種下莫名不安和悲傷,學習不再執着與釋懷。當一天真正放下,成為一個不需依賴父母肯定的人,才是以大人的方式生存,才算真的成長。

「孩子可以原諒父母的那一天,他們對自己,對任何人,最終也可以獲得很大的肯定,對人生也可以感到充實,滿意。」岡田如此說。

《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套書) (母という病、父という病) 作者: 岡田尊司 譯者: 張婷婷 出版社:時報出版
《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套書)
(母という病、父という病)
作者: 岡田尊司
譯者: 張婷婷
出版社:時報出版
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