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社會處方實驗】孤獨,是一種病嗎?喪偶長者桂芳的故事:當你突然由照顧者變成獨居者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基層醫療.社會處方實驗】孤獨,是一種病嗎?喪偶長者桂芳的故事:當你突然由照顧者變成獨居者

26.01.2023
廖希呈@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
梁俊棋譚志榮;部分圖片由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提供
香港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便有1名長者。

你知道香港已經邁入超高齡社會嗎?

據統計處數字,去年本港長者人口比例超過兩成,每五人便有一名長者;預計到二○三七年,這比例將達三成,接近每三人便有一名長者!

香港同時是一個長壽城市,每十萬人就有四十七名百歲老人。不過,「年紀大,機器壞」的人也愈來愈多。《長者基層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指,二○一九年香港有八成長者患有長期病患;此外,三成長者受到抑鬱、焦慮或孤獨其中一項困擾。

你對老年的想像是怎樣的呢?會否擔心老來寂寞無依,患病到醫院求診,要經歷漫長的輪候時間?

香港持續高齡化,多年來社會呼籲完善基層醫療健康之聲不絕。所謂基層醫療(Primary Health Care),其實是指醫護過程中的首個接觸點,善用這個接觸點,可以大大改善整個醫療體系。基層醫療做得好的話,小病小痛可在社區治理,全民的「治未病」意識提高,大家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同時可以舒緩第二及第三層醫療的專科和醫院服務壓力。

一直以來,普通科醫生、中醫、牙醫等醫療業人士被視為基層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然而,政府近日推出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可望帶來重大改變。「藍圖」提出以社區為本、公私合營、醫社合作及以預防為主要原則,立足社區,應對市民健康需求,當中「醫社合作」(「社」代表社區為本),更意味着將會出現非醫療專業人士的參與。

醫社合作的背後,是基於一種概念,認為個人健康,除卻醫療服務因素,更與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因素息息相關。換句話說,求診吃藥以外,不同的非醫療形式社區服務,也能提升一個人的健康和生活質素。

以下是年逾七十的桂芳的健康小故事。

桂芳每次於大角咀的海濱公園晨運,均會憶起以往與丈夫在這裏散步的時光。
桂芳每次於大角咀的海濱公園晨運,均會憶起以往與丈夫在這裏散步的時光。

一個人對住四道牆 不知找誰傾訴

實驗開始前,先來分享一位七十多歲長者的健康小故事。

她叫做桂芳,家住大角咀,平日健步如飛,煮飯洗衫都能自理。她患過青光眼,做過白內障手術,除了每天要滴眼藥水,身體無大病痛,不用長期吃藥。

桂芳是個照顧者。四十歲那年,她辭去車衣工作,專心照顧患中風的母親。母親過身後,又輪到桂芳的丈夫患病,心臟病加柏金遜症,要定時服藥,小心飲食……總的來說,照顧工作就是眠乾睡濕,「每日起身都好多嘢做。」

不過桂芳並不覺悶,結婚四十幾年,「我先生去邊,我就去邊」,二人沒有生兒育女,一直都是二人世界——以前丈夫喜歡郊遊和釣魚,她即使沒興趣,都會跟着一起去;後來丈夫經常進出醫院,只夠腳力走到海旁晨運,或者到社區中心玩電腦麻將,她亦照樣伴隨在側。

從事鐘錶維修的丈夫,是她當年的相睇對象,「起初不合眼緣,佢唔識同人溝通,但覺得佢幾老實,對我唔會粗聲粗氣。」結婚之後,她確定自己沒有嫁錯郎,「他從來唔俾我做粗重工夫,要自己做晒;我每年生日,他都會買一枚金楓葉送給我。」

桂芳與丈夫二十多年前的旅遊合照。
桂芳與丈夫二十多年前的旅遊合照。

喪偶後一直精神不振

桂芳亦很愛惜丈夫,她不單要做「跟得夫人」,還一天三餐都投其所好,丈夫喜歡吃海魚,她就每天蒸鹹水魚、紅衫、泥鯭魚……天天新款。

可是好景不常。去年年初,丈夫晨運回家,突然腳軟跌倒,送院後,醫生診斷他有腦出血,當時疫情嚴峻,醫院不能探病,兩口子只能以視像通話。可是丈夫住院數月後,情況急轉直下。一天,他心跳停頓了。

「佢走得好突然。」桂芳努力拭去淚水,「現在去街市,已不知要買什麼餸,吃飯時望吓隔籬張櫈,空嘅,就食唔落飯 」;她在洗澡時,又會想起以前時常埋怨丈夫抹不乾淨浴室的玻璃門,現在親手抹時才發現是粗活,「原來佢咁辛苦,那時又唔出聲」。

丈夫離世的打擊,令她感到生活失去寄託,「以前日日都好忙,要睇住佢,留意幾時抽血……現在,瞓醒都不知要做啲咩」。當走到街上,她亦不曉得和碰面的街坊打開話匣子,所謂閒話家常,「有時一日也講不到一句話。」

她感到惘然,回想過去,無論生活習慣、作息,以致悠閒活動,他與枕邊人環環緊扣;四十多年來的生活圍繞着丈夫,現在卻一下子失去了生活重心,她尚未能消化這次永別。

雖然桂芳身體沒有大病痛,但卻終日鬱鬱寡歡,精神不振,這情況經已持續大半年。

「每天都係一個人對住四道牆,不知找誰傾訴。」

香港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便有1名長者。
香港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便有1名長者。

只應關注長者的「病」和「歲數」嗎?

 1陳伯(93歲,獨居,喪偶)

身體狀況:膝關節痛、筋膜炎。
興趣:以前會舉啞鈴、看醫書、泡藥酒。
生活習慣:每天自己落街市買餸預備早午晚三餐,總是待在家中。最近經歷喪偶,子女偶爾會探望他。
現況:每次說起妻子的離世,總是眼泛淚光。他的生活習慣都是與太太有關,暫時對所有事都興致缺缺。

2)方伯(79歲,獨居,住劏房)

身體狀況:曾患白內障、腰骨移位、腳痛。
興趣:如果不用擔心兩餐,都想周圍去逛一下。
生活習慣:日常大部分時間去排隊領飯,上下午各一次,每次排兩三個鐘。晚上留在家裏看電視和睡覺。偶爾會撿紙皮賺數十元。
現況:身體與經濟狀況令他感到生活諸多掣肘,對居住環境沒有安全感;與鄰舍關係疏離,素不相識。他們早出晚歸,回到單位後會立即關門,甚少交談。

3李婆婆(83歲,喪偶,與同住的兒子關係一般)

身體狀況:腳痛、胃口差。
興趣:以前寫得一手好字
生活習慣:早上去深水埗大南街看中醫義診,下午去大角咀市政買餸;晚上回家煮飯、煲藥、吃藥和睡覺。
現況: 怕是非,常將私事放在心中,沒什麼朋友。喪偶及行動不便讓她抑鬱,經常沒胃口吃東西。

4)廖伯(73歲,單身,與侄女同住)

身體狀況:聽障、脊椎駝背後凸、行動不便。
興趣:看電影、聽音樂、喝酒、修理鐘錶。
生活習慣:朝早出門前往同一間茶餐廳用膳、閱報,然後回家看電視劇;中午出門前往聖公會取飯;下午去街市買餸預備晚飯。
現況:因疫情無法落樓跟其他阿伯下棋,常獨自在家看電視節目,覺得寂寞。總是埋怨侄女不陪伴自己。

協力:區婉柔、葉婉荷及袁穎藍@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許芷晴、蕭曉華

廖希呈@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
梁俊棋譚志榮;部分圖片由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