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說】獸醫撰《動物生死書》:你和牠是一場修行 再心愛的也總有離開的時候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非人說】獸醫撰《動物生死書》:你和牠是一場修行 再心愛的也總有離開的時候

12.06.2020
網上圖片
dog-amici-cuddles-love-thumbnail

總是想着牠們有天可能離開,卻從來無法仔細想牠們離開的細節。

最近無意中看了一條推薦短片,十分鐘的短片紀錄了一隻虎斑貓最後的人生:

貓一直很健康,吃飽睡足,但在十一歲的春天,春暖花開的日子,卻突然開始咳嗽起來。人把貓帶到診所去,牠打過針,吃了藥,回家後,對着昔日最愛的飯碗美食卻提不起興趣。人於是把牠帶到一些更大的醫院去看病,這時醫生才發現貓身上已長了大大小小的腫瘤,可是牠很老了,開刀動手術的風險過大,建議人把貓帶回家好好照顧。

「最後的時光。」醫生這樣說。

cat-5043863_960_720

最後的光景

才一兩星期的時光,貓十年來努力積累下來的肥潤已經不見,牠開始不吃不喝,摸着牠的背後,牠再無贅肉,走起路來也搖搖晃晃,經常跌倒。後來只能一直睡在牀上。

牠離開的那一天,卻突然從牀上爬起來,顫顫巍巍地走到水盤面前,想喝水卻喝不下的樣子,直到累了,便躺在水盤邊睡覺。晚上,牠開始抽搐,呼吸急促,人猜到這是死亡的先兆,於是一直陪在牠身邊,不知牠什麼時候會過身,因而一直不敢閉上眼睛。一整夜,貓間斷地抽搐,主人睡在一邊,安撫着牠也安撫着自己。他開始回顧與貓的相遇:貓在他人生低潮中給他勇氣,在他孤獨的時候給他陪伴。十年的時光,從生到死,動物只有這短短的時日,人不過是老了十年,人的餘生還有幾十年將失去牠的陪伴。

1024px-%e5%8f%b0%e6%b9%be%e7%8c%ab_27026330565
(網上圖片)

貓的儀式

這晚天黑了又光了,貓在凌晨的時候抬起了頭,像是想看他一眼,過了幾分鐘,牠的四肢慢慢變得僵硬。人流着淚,找了葬儀所。鏡頭一轉,穿著黑色衣服的動物葬傳師來了,他用套上手套的手小心翼翼地把已經變得硬梆梆的貓放進了一個牛皮紙箱中。周遭響起了宗教的音樂,僧人喃嘸。牠睡在一張印有蓮花的道教符咒上,葬傳師在牠身上披上金色的布,隨之放進後車箱。下一秒,貓已經來到祭壇,用紙錢折成的元寶堆成了一座小山,小山旁邊有貓最愛的罐頭和玩具,壇上有神像和香燭,還有一盒寫着「極樂世界」的禮盒。

這時,葬儀師打開紙盒,在貓身上灑了點灰,點了些聖水,人看着盒中只是睡着的牠,依依不捨地抽泣了起來。鏡頭再轉,來到了一座火爐前,葬儀師把貓搬到鐵盤上,蓋上了金布,下面用厚厚的紙錢墊住,一推,把盤子整過滑進火爐中。大火點起。火爐的門被關上,背景是人嗚嗚的低泣聲。爐門再打開時,原本發亮的鐵盤被燒成了焦黑色,陪了他十年的貓消失了。盤中只有看來易碎的白骨。工作人員把骨用夾子一條條夾進骨灰盒中,用膠水把盒的四邊封好。

這便是貓的最後時光。

death-and-life
(網上圖片)

別叫「寵物」 牠們是你的「陪伴動物」

著名台灣獸醫杜白在其著作《動物生死書》寫道,動物沒有文明,因而亦沒有文明帶來的優與劣,牠們沒有資訊科技,沒有複雜的思考方式,更沒有慾望的坑洞。牠們因而活得自我,不易被人類情緒的起伏波動所左右,對動物而言,牠們一生的重點完全放在「如何存活」之上。

一些驕傲的人也許會以為這種是沒有靈性的人生,動物是未曾成功進化的生命,然而牠們的一切行為與慾望無不出於本能,牠們的身心靈其實比我們更要自由自在,就像宇宙的存在,牠們的存在因緣俱足,來來去去,總是自如歡快。

puppy-dog-1475064041jnm
(網上圖片)

杜白說,以前我們會叫家中的動物為寵物,但其實早在二十年前,西方已經把觀念轉變,稱呼牠們作「companion animal」,陪伴動物:需要時可以互相陪伴的動物——幸運的人可在與動物相處的過程中收獲快樂和道理,然而再深愛家中的陪伴動物,人們也不應該把所有的心思完全放在牠們身上。因為生命本來就是一種自然而規律的輪迴,許多動物的壽命天生比人類來得短促,於是人應該有種覺悟,明白再心愛的也會有離開的時候。

「懷着自然的心態,對動物,對自己,都是一件好事」,杜白說道。

不能和你白頭 但願代你白頭

面對老弱的動物,他說能照顧牠們其實是人的一種福氣,因為動物正以生命教會我們人間道,「開闊胸襟別慌亂,從中學習,我們可以從牠們身上看到生命的堅韌,人溺己溺也讓我們的心更柔軟;如果有勇氣面對生命的結束,自然會對人生其他的崎嶇更釋懷」。

dog-amici-cuddles-love-thumbnail
(網上圖片)

他說,動物以十來年的有限時光,完整展現了整個「成、住、壞、空」的不變定律。老化是萬物必然的過程,肉體有生有榮有枯有死。他在動物醫院工作,不時都會看到生離死別的故事。「只要養寵物,身為主人的宿命,就是要為牠們送終。」有時動物明明走好,他卻見到不少人因心中不捨而無法壓抑思念,而在遺體前嚎啕大哭。

杜白尤其記得多年前他曾為一隻子宮蓄膿的小狗動手術,手術原本順利,到最後關頭小狗卻斷氣了,主人知道手術失敗,躁鬱症發作,將醫院一部檢驗儀器的不鏽鋼外殼捶出了一個大洞。

醫者養生送死 卻不能扮演上帝

「動物問題不難處理,最難醫治反而是人心。」他在一次訪問中這樣說。

於是,他把行醫十多年的的心得寫成了《動物生死書》一書,和其他獸醫出版的書籍不同,他沒有教人如何替動物選擇飲食,如何改變動物的不良習慣,他這本書是寫給人的,他希望人們在動物走後,能記住與心愛的牠的相處,放下執念,學習最好的送行其實就是祝福。杜白相信,動物是人類的無言老師,牠們帶着使命來到人間,渡化自己,也渡化人類,令人類明白生命,放下對死亡的執念。

9867574893
(網上圖片)

他亦是少數除了患有重病或嚴重傳染病外,不幫動物作安樂死的獸醫,因為他認為人不能扮演上帝。

面對死亡,沒有人能沒有悲傷。他記得最初時行醫時,到了晚上,他總夢見自己提着一大袋垃圾要倒,又或是會夢見自己在追車,怎樣追都追不上。動物的忍痛能力比人類高出好幾百倍,因而不少人把動物送到醫院時,其實牠們大都病入膏肓,這令作為醫生的他,感到無力和沮喪。

然而幾夜惡夢,連連醒來,他這才明白,生死有命,無論是作為獸醫還是人,養生送死才是最難修成的課。

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