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場不死】富利來27室 伯店:三個朋友的開店夢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不死富利來

【死場不死】富利來27室 伯店:三個朋友的開店夢

3-2

富利來商場有兩個阿叔——舊物店「阿叔商店」和露營用品店「大叔」,還有一個阿伯——專賣二手書、黑膠唱片、卡式帶和畫作的「伯店」(Vhite Store)。小小的舖位,由三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夾租,分別是從事設計的阿寶和Mathew,以及一位熟悉音樂的朋友。三人各有正職,利用公餘時間輪流看舖,用正職的部分收入支持店舖開支,理由很純粹:「我們三人都渴望有一個空間,與別人分享自己喜歡的事物。」

當日看店的是阿寶,開一間小書店,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她幻想中開店的情形是這樣的:店子細小而寧靜,不會很多人行來行去,但其實不知道自己在看些什麼。她幻想自己坐在書店的一角,像圖書館管理員,偶爾揭吓書,遇到客人便跟介紹書,或聊聊生活大小事。那幻想中的畫面,活生生在「伯店」發生。

伯店由阿寶及另外兩位友人開設,分享各自的心頭好。
伯店由阿寶及另外兩位友人開設,分享各自的心頭好。
產品主要是二手書、唱片和本地創作人的畫作
產品主要是二手書、唱片和本地創作人的畫作

阿寶指:「其他地方不可能找到如此合適的租金和空間。」疫情期間,商業機構大大減少廣告和宣傳開支,變相從事設計的阿寶和拍檔的工作也減少。剛好有日,他們經過見到富利來招租,這商場的舊,反而令他們心動:「初初來到覺得這兒很有親切感,有舊式的店舖如會計師樓、速遞公司,又有年輕的小店,連賣菜都有,這組合很有趣!不似得如東角的商場,所有店舖都是賣韓國嘢,但其實不又是來自淘寶。」

相比講求人流暢旺的大型商場,富利來的人流稀少,除了午飯時間和放工時間有人來逛逛之外,平日都「無咩動靜」,但三人毫不介意:「很多人都是抱着探索的好奇心而來。老實說,如果只是普通行一圈,可能五分鐘便行完整個商場,但如果大家願意花時間跟店主傾偈,可以流連很久,因每個店主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品牌都投入店主的感情、理念,好有力量。」

還有人需要這個商場

商場內不少手作店,售賣自家品牌產品,也有如伯店般主打藝文產品的小店,這類店舖不可能進駐租金昂貴的鬧市商場,要創業,就只能靠市集,以及像富利來這類小商埸,阿寶指,「逛大商場很容易有審美疲勞,基本上行一個商場就等於逛了整個銅鑼灣,商場被大品牌壟斷。」商場單一,變相連人的思想也變得單一,「就好像去超級市場買橙,總是裝好一袋袋,即使那袋中有一個是爛橙,也要被迫整袋買走,不似去街市,可以逐個揀。做人需要有選擇。」

店內裱起了一張由客人送贈的香港回歸時的剪報
店內裱起了一張由客人送贈的香港回歸時的剪報

開設伯店,還有一個心願:想保留香港以前有的東西。「城市發展傾向某一群人,香港地誰有錢誰作主,但還有一些人需要這個商場,像我們以正職的部分收入去經營這間店,同時在經營一個人生信念。這些年社會變得太快,很多東西未來得及傳承下去就已消失,我們希望透過在這裏與其他人分享,至少可以留下些什麼。」

店內牆上,裱起兩張英文剪報,日期是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阿寶指,剪報來自一位熱愛香港的客人,每逢香港的歷史大事,他都會留下剪報,好好保管。早前那客人移民前,把剪報贈予伯店,並說:「我要移民做逃兵,我都好看不起自己。」阿寶說來不勝唏噓,「如此愛香港的人都要走了。」這商場內的小小書店,也許無法阻止美好的事情消亡,但至少留下一些人的故事,一些關係,一些努力過的痕迹。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不死富利來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