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教.養手記
熱門文章
教.養手記
羅乃萱/趙榮德/楊永明/葉妙妍/洪細君/廖寶兒
ADVERTISEMENT

羅乃萱專欄:心事有誰知?

23.01.2018

這天,見到一位唸高小的妹妹,跟她聊起天來。她很健談,有問必答。

「平常下課回家,有跟媽媽聊天嗎?」

「怎說?可以算有吧!」

「通常談什麽?」

「都是那幾個問題。」

「什麽問題,說來聽聽。」

「就是:今天上課有沒有專心聽書?有沒有抄齊黑板上寫的功課?課堂上有沒有寫筆記……」

「你的答案是……」

「說她想聽的:標準答案。如『有專心』,『都抄齊』,『寫了筆記』……」

「然後呢?」

「我們就無話可說,我就回房間做功課啦!」

聽到這樣的母女對答,很千篇一律,也很沒趣。是嗎?曾聽過不少媽媽跟我抱怨,孩子升到高小,就不愛跟媽媽講話。媽媽以為孩子變心,孩子卻覺得媽媽問來問去都是「三幅被」,早答膩了。特別是上述這些封閉式,只能回答「有」跟「沒有」的問題,多是青春期孩子迴避的。原因不外是他早知道媽媽想要的答案,於是草草回答了事。又或者他怕媽媽一旦知悉心事,會尋根究底地問個不休。當面對孩子有心事不願向家長透露的課題,我最愛問的是:自己有心事,會找誰傾訴?這個傾訴的對象有何特別之處?聽到的答案不外是:可以寄以信任並保密的,明白我心及同理共鳴的,願意花時間聽我傾訴的,旁觀者清的。聽到這些答案,再套用到跟孩子的溝通關係上,自然一理通百理明。我們是否把孩子的心事當成不足掛齒的小事,覺得「沒什麽大不了」?又或者他一道出難題就趁機教訓或說她的「不是」?又或者覺得我們吃鹽多過他吃米,所提的建議他非依從不可,沒有商量餘地?父母的態度,若常是一副高高在上的過來人模樣,總覺得孩子想法幼稚,孩子感覺不被尊重,又怎會向父母多講呢!若想孩子把心事好好跟我們說,不如想想怎樣做一個聆聽別人心事的人。做好這一步,孩子的心自然像我們開敞。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