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興磅廠把門市變成資料館 展示常見於米行的戰前尺磅、自家引入的初代港斤針磅、至近年食器廠都用的自動檢重磅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談秤說磅

三興磅廠把門市變成資料館 展示常見於米行的戰前尺磅、自家引入的初代港斤針磅、至近年食器廠都用的自動檢重磅

samhing5

「天平,是秤的先驅。舊陣時全部都是秤 ⋯⋯」年逾八十的梁渭潮憶述,舊時賣秤的人也賣磅,「但後來磅的技術日漸成熟、款式多 元,秤磅漸漸分家,各自營生。」這一段歷史或未通用於整個行業,但至少「三興製磅廠」就是這樣一路走來:在充滿煙哨與戰火的年份(一九四四年)開張,創辦人梁瑞橋初時以修磅為主、兼售桿秤,後來才製磅、創磅。

父親開舖那年,梁渭潮只得四歲,他在成長的過程中觀察着父親的工作日常,聽說過市場中各式魅惑人心的「呃秤」術,同時更被父親製磅、以機械定公平的趣味所吸引,繼而立定主意入行,就此與磅相伴一生。這些年來,老人家一直有個心願,要開一間「磅秤博物館」。(點選圖片看舊照解說)

+2

對於梁渭潮掛在嘴邊多年的這個心願,其子梁宇鋒(Alex)記得當時自己亦大吃一驚,「吓?開博物館?M+呀?」孝順仔雖然驚訝,卻也在安撫老人之同時腦筋急轉彎,思索當中的可行性,「叫博物館太大了,不如做資料館,蚊型的資料館。」如今地方小小,卻結集多款秤磅,以實物回溯衡器更替的歷史。

百年尺磅

甫入館,最當眼的正是地下一座大尺磅,木製柱身,難得一見;磅上鑄有出產年份「1879年」。梁渭潮估計該磅早於戰前在外國出產再引入本港,過去一段長時間由「華南印刷廠」使用,為巨型紙品磅重。磅身另有「茂昌老舖」的大字,那正是舊時修正公磅的同業,早已結業多年。舊時,不少米行、茶葉行、印刷廠、五金行,由於貨品重秤,總常用 大型尺磅量度重量。乃至一九五○年代,三興亦投入生產包括米磅之內的尺磅(泛指設有一把尺的磅)。

木製柱身的尺磅,磅上亦鑄 有出產資料(圖2),市面上 已經相當罕見,過去它曾在 本地華南印刷廠服務多年, 直至二○一九年印刷廠結 業,廠方才把尺磅捐予深水 埗的舊物收藏店「店小二」 (已結業),該店店主其後 再把尺磅贈予三興。
木製柱身的尺磅,磅上亦鑄有出產資料,市面上已經相當罕見,過去它曾在本地華南印刷廠服務多年,直至二○一九年印刷廠結業,廠方才把尺磅捐予深水埗的舊物收藏店「店小二」(已結業),該店店主其後再把尺磅贈予三興。
samhing19
舊時有不少兼售秤磅的店家,例如是茂昌(老舖)、茂昌隆等等。其字號與及聯絡電話,在舊日就如同流動廣告般被繪於老磅;也似是一個提醒用家的標記。畢竟十幾年才修調一次,人事幾翻新下也難保能記得該到何處去修磅。 訪問時也聽得不少老一輩念茲在茲:「以前茂昌好巴閉!」這字號 常為人惦記,即使已告結業多年,我們也可以從老磅中看見繪製於老磅上的蹤跡。
由三興創辦人在一九四四年自家製作的「校正 天平」,以平衡力學調校砝碼,即使如今已使用接近八十載,檢測度依然非常敏銳,微小至一張小紙條,都會觸動秤盤並左右搖擺。
由三興創辦人在一九四四年自家製作的「校正天平」,以平衡力學調校砝碼,即使如今已使用接近八十載,檢測度依然非常敏銳,「(天平內的)三把刀愈利就愈靈敏,卻也會搖擺得愈久。」微小至一張小紙條,都會觸動秤盤並左右搖擺。放重物時,試過五分鐘都未停定,講求效率的都市人未必有耐性等待。
採用槓桿原理的機械托盤天平是比較古老的衡器。一邊放砝碼,一邊放貨品,平衡即為重量相等。
採用槓桿原理的機械托盤天平是比較古老的衡器。一邊放砝碼,一邊放貨品,平衡即為重量相等。

以三鎗嘜為標誌的三興牌,初時只參考別人、改良刀片後自家製作尺磅。及後創辦人為紗廠設計磅棉紗的超巨型磅具:無磅碼、安有兩把尺,梁老先生至今依然讚嘆:「我老竇是天才。」棉紗磅之誕生,更是後來設計雙尺磅的雛形。「箱型,約一尺高、一尺多闊。不用加磅碼,只用兩把尺,細尺看安士,大尺可以去到六十磅。」父親當年為皮革廠好友設計的雙尺磅,在行業內風頭無兩,更引來不少皮革廠來訂製。

雙尺磅(圖片由三興提供)
雙尺磅(圖片由三興提供)

「做磅這一行,出面有咩行業興旺我哋都知道。」由七、八十年代,塑膠花及假髮盛行,為着這些輕身而體積大的貨件,三興設計了更為精準的安士磅。後來參茸行見此磅比厘戥好用,便也來入手採用。

首個港斤針磅

今時今日,我們尚可在街市看到形形式式的針磅,上方置有一平盤,裝好蔬果後秤重,壓針在重力下順時針轉動、指向相應刻度。但你可知道,首個附載港斤的針磅,也是梁渭潮在一九六○年代促成。

他見英製針磅鋼材佳,能大減「唔足秤」的機會,故希望把原產英國的名牌Salter針磅引入。其時香港流行中國制司馬斤(Catties),他仔細計算後把刻度按比例交予Salter廠方,製作出外圈為英制單位「磅」(lb)而內圈為港斤的針磅,並沿用Salter商標,同時命名為「箭繩牌」。

世上第一個彈簧秤由英國人Richard Salter於 一七七○年發明,此後,三興則在一九六○年代成功引入同名的名牌針磅,並在磅面內圈加入港斤(即司馬斤)在市場使用。
世上第一個彈簧秤由英國人Richard Salter於 一七七○年發明,此後,三興則在一九六○年代成功引入同名的名牌針磅。細看磅面,內圈為港斤(即司馬斤),外圈為英國通用的 「磅」。將兩種運算制式在衡器上畫上等號,在當年計「前無古人」。

針磅此後廣泛通用,賣菜賣果的都來買, 其時盛旺的製衣業也用不少,裁布製衣是時用 「比例磅」,計算衣服件數重量時有「打磅」, 不止是「百貨應百客」,三興梁家幾代人體現的更是「使命必達」的精神。

在英國針磅打入香港市場後,日本針磅因更為廉宜而後來居上、搶佔市場。其時本地紡織業 發達,三興就為衣衫類製品量身改造出「打磅」:放一件上衣,磅面內圈量度出每件淨重,外圈則顯示一打(十二件)計的總重。由 於舊時批發賣衫都是以「打」賣算,在未有電子運算程式之時,「打磅」的運算模式已經為 人類帶來自動化的便利。
在英國針磅打入香港市場後,日本針磅因更為廉宜而後來居上、搶佔市場。其時本地紡織業 發達,三興就為衣衫類製品量身改造出「打磅」:放一件上衣,磅面內圈量度出每件淨重,外圈則顯示一打(十二件)計的總重。由 於舊時批發賣衫都是以「打」賣算,在未有電子運算程式之時,「打磅」的運算模式已經為 人類帶來自動化的便利。

進入電子化時代

這些年來,三興從製造機械磅,至後來結合電子芯片技術,研發機械電子磅。一家人都總是懷抱着濃厚的熱情,「做嘢就要敬業樂業。我對於『造磅』這行業非常有興趣,經常會主動接觸外間的知識及資訊,遠至歐洲及美國的嶄新技術,我們都會知道。」以前讀紅磡工專機械工程出身,執筆畫圖是常事;現時科技進步,他即使白髮如雪依然無限精靈,用鍵盤及滑鼠繪圖一樣無問題,足證其與時並進的心。

早在八十年代,三興有跟大隊北上設廠, 那是量產型的,也為着照顧同樣北上發展的香港「廠佬」。而香港的廠房,則着重為客人量身訂造各類磅具,例如是為本地物流運輸業做的大地磅,也有為海洋公園的熊貓、海獅、企鵝等設計的假山仿石地磅。

近代三興為不少廠家設計出配合運輸帶使用的檢重秤,以動態重量讀取方式,為產品作自動秤重、檢測、及分類。
近代三興為不少廠家設計出配合運輸帶使用的檢重秤,以動態重量讀取方式,為產品作自動秤重、檢測、及分類。運輸帶內置有傳感器及芯片,可以對應不同廠類的需要,加置不同功能。

你未必想像到的,還有許多與食品製作息息相關的工業用磅具,捷榮在大缸秤量咖啡豆時用得上,卡樂B為薯片調味以至包裝時都派上用場,以至是美心月餅的生產線、大家樂諸多燒味工場、美利米業的包裝線⋯⋯諸多現代磅具,梁老最為滿意正是數件磅及檢重秤,前者省去不少沉悶的人手工序,後者更能確保各家出品,「最初用在類似『出奇蛋』的橡果型玩具蛋上。你知啦,入面有幾樣配件,少一 件,小朋友都會唔開心。但當工廠製作的時候,疏失入漏總是難以知曉。經過自動檢重秤時就一清二楚,但凡比正常重量存在差異的,必然是有所遺漏,彈出重做即成。」想不到,許多人的童年快樂玩意,竟也與重量與製磅有 關。

近年,三興步入另一段里程碑:開設實驗室,提供稱重儀器及標準砝碼的校正服務。作為老牌磅廠,三興更是全港唯一擁有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HOKLAS)認可校正實驗室的造磅秤公司,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今年,梁家人同心為門市粉飾一番,集好友包括磅秤收藏家溫佐治之力,把古往今來各類衡器一一展出,讓更多人認識當中的工藝及歷史。雖然是「蚊型」,但誠意無限、史料更是以百年計。

samhing2

立於店內,背靠各類衡器,梁老滔滔不絕地分享做磅的心得及回憶。訪問尾聲,他說:「秤與磅,都變了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講求數字的組合及運用。」如果說,做秤的人是一個手作工藝家,那麼,眼前這位做磅的老者,就是個數理創意大師。與數字玩了一輩子的遊戲,如今依然樂此不疲。

磅秤資料館

太子界限街13號地舖

 

三興製磅廠有限公司

http://www.samhing.com.hk/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談秤說磅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