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一家的「娘惹黑果牛油麵包」 年輕新加坡一星主廚:「它是麵包,也是一道新派菜!」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只此一家的「娘惹黑果牛油麵包」 年輕新加坡一星主廚:「它是麵包,也是一道新派菜!」

cover

黑果牛油麵包—這是一個麵包,但又不止是一個麵包。

初見到它,第一印象是一個披着可可烏亮、相當精緻的小圓包。由於自己動手做過法式牛油麵包(Brioche),下重牛油卻追求輕盈感,因此知道不容易。但想想,這可是年輕新加坡主廚Barry Quek首次以「展示家鄉食材」之名開店,定然屢敗屢試,有此水準應該也無須太過意外。因此就擱在餐桌一陣子,待早輪海鮮菜消化後才用手搣開細味。

吃來更肯定:這是一個麵包,但又不止是一個麵包。

Whey’s Brioche//選用從印尼進口的原粒黑果,破殼後挖出果肉搗爛。一部分加進牛油麵包麵糰,另一部分則與洋葱煮成焦糖醬,然後釀回進果殼奉客。(嘗味套餐之一,$1,090/位)
Whey’s Brioche//選用從印尼進口的原粒黑果,破殼後挖出果肉搗爛。一部分加進牛油麵包麵糰,另一部分則與洋葱煮成焦糖醬,然後釀回進果殼奉客。(午市嘗味套餐之一,$1,090/位)

黑果(Buah Keluak)、藍薑臭豆、貓山王榴槤……再複雜的食材,Barry都加進他當季的十二道菜嘗味套餐裏;但更讓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是他對馬六甲食材的欣賞角度、他個人的飲食情懷,以及諸如「菜式的出場順序」、「當『故事』遇上科學」、「形式與本質」等關於飲食的思考,讓手裏小圓包有了「香軟」、「濕潤」、「有像可可果的深邃泥土調」等美味以外的難能可貴。

來自印尼的黑果。破殼後,必須用水充分浸泡,方能使用。
來自印尼的黑果。破殼後,必須用水充分浸泡,方能使用。

這也許是一道新派娘惹「菜」

黑果牛油麵包是讓我尤其印象深刻的一道「菜」。Barry沒有用當地小販中心美食作發想,倒是以小時候外婆和母親經常做的「娘惹黑果燜豬肉」作發想。「黑果要先泡在水裏數天,挖出果肉搗成醬,然後嵌回原本的果殼,才算大功告成。」Barry一邊回憶着母親從前在廚房備菜的工夫,一邊認真地把伴麵包的黑果焦糖洋葱抹醬填進果殼中。如今他試着以法菜技術「拆解」,把豬肉的豐腴脂香轉換成麵包裏的牛油;自製黑果醬亦會每天和進麵糰,入模發酵,掃蛋漿、撒海鹽,最後入爐烤焗。

「總不能怠慢!你看由大師如Gregoire MichaudDominique Ansel等主理的手工麵包店在香港愈開愈多,大家愈來愈熱衷於探索麵包世界。」每次面對客人的讚賞,Barry總是靦腆微笑回話,「就慢慢吃—抹黑果醬也好、蘸上緊接而來的熱盤主菜肉汁也好,都可免費續添。」

+1

偏酸  乃實用大於美味

Barry顯然把重心傾注在中段亮相的黑果牛油麵包,但搶在開胃小吃「小金杯(Pie Tee)」率先上場的酸種麵包,也藏有他想說的話。「餐前麵包必須偏『酸』,才可激活客人的味覺。」因此酸度相較於坊間所吃為強;佐麵包的則為發酵上四天的牛油,有一股濃郁的風味。這是他向心儀的英國倫敦高級餐廳The Dairy(現已結業)的致意之作。

Barry對餐桌麵包的重視, 來其有自。服兵役後,他曾在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的Joël Robuchon(現已結業)入行當初級廚師,見識過已故法籍名廚盧布松(Joël Robuchon)麾下對「餐桌麵包」何其一絲不茍。盧布松曾不諱言,很多富豪吃過他的十六道菜嘗味套餐後,都期望能把他的麵包籃帶上回家的私人飛機上享用。

年輕新加坡主廚Barry Quek自認是「愛包之人」。他手裏的黑果牛油麵包,正是他研發三個月的得意之作。
年輕新加坡主廚Barry Quek自認是「愛包之人」。他手裏的黑果牛油麵包,正是他研發三個月的得意之作。

「好比一道靈丹妙藥(Elixir)。」法籍名廚Olivier Elzer亦曾這樣形容恩師盧布松的麵包籃。

一片美味的麵包,大概遠勝過一份簽名菜單,或者一幀與主廚的合照。那徘徊嘴邊、縈繞心頭的麥香及療癒感,讓誰也願意暫且放下「高澱粉」、「高麩質」等偏見,大快朵頤。誠然現代人對「手工美食」的鑑賞力日漸提高:從咖啡、朱古力、牛油……願意買單的銀碼也比從前高;而主廚們也就逐少尋求外援,在有限的餐廳空間一手打造出完美的手工餐包來……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