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與復刻英國人眼裏的擔擔麵,堂前「撈」起度身調校口味背後原委?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梳理與復刻英國人眼裏的擔擔麵,堂前「撈」起度身調校口味背後原委?

d220802cherry-24

「看起來很簡單:一小碗麵,上面放了一湯匙深色、鮮嫩的牛絞肉。但只要你一用筷子拌開,就喚醒了碗底油亮亮的香辣調味料的風味,每根麵條都裹上了由醬油、辣油、芝麻醬和花椒混合而成的醬汁,結果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只要幾秒鐘,你的嘴巴馬上就像著火了一樣。嘴唇因為受到花椒的突擊而開始顫抖,全身因為發熱而活了起來。」(節錄自《魚翅與花椒》)

這一段由筆者紀錄自身在九〇年代,於成都街頭享用擔擔麵的點滴,情感細膩真切,令讀者聞着書紙香都似乎感受到舌尖上傳來一絲刺激。但若然你知道作者背景,或許會大吃一驚。原文摘錄自二○○九年出版的《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A Sweet-Sour Memoir of Eating in China》,由英國女生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以英語撰寫。此前,扶霞已出版兩本川味食譜,期望讓英國讀者詳細了解四川美食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這個英國女子對於川菜有着異於常人的熱忱。早在廿八年前開始,她就深入四川街頭巷尾遊歷飲食,甚至走入川菜館及學校學藝,她回憶說:「想當初,擔擔麵以至川菜,在英國幾乎都是不為人知的。」及至今日,「四川美食的知名度在英國爆炸式地增長」,她自然是欣喜又激動。

就如扶霞本人所形容,這一段因鍾愛而起的弘揚川菜之路是奇妙而驚喜。起初她只想着憑藉語言能力編撰四川菜式的食譜及點滴,卻意外引來台灣及重慶的出版社主動合作,把書刊轉譯成中文,回送到華文世界之中。除了在倫敦開設前所未有地正宗及傳統的川菜館Bar Shu外,這些年她更帶着川菜在世界走了幾圈,今年的足印竟回落至香港,參與設定中環川菜館Grand Majestic Sichuan。

許多人都曾疑惑,扶霞的川菜食譜到底夠傳統嗎?川味夠地道嗎?與之合作設定中環川菜館餐單的主廚黃家明(Robert)大力點頭。Robert在川菜世家中成長,對於風味構成耳熟能詳。仔細閱覽扶霞的食譜後,兩人合力把當中的香料存留,並提升食材選料以呈現香港豐饒的資源。至於擔擔麵,他倆更決定利用餐車,以達成堂前調味撈拌的過程,即撈即上桌。

席前撈起,是餐室意欲復刻四川街頭風味的作法。客人見此,也可即時提出「多葱」、「少辣」等個人口味的要求。
席前撈起,是餐室意欲復刻四川街頭風味的作法。客人見此,也可即時提出「多葱」、「少辣」等個人口味的要求。
在川菜世家長大,Robert笑言:「從父母以 至一眾親朋好友都曾 是自己的師傅,同一 個餸好多人都可以有 唔同嘅做法。」及至 今年與Fuchsia切磋, 也是一種奇妙而獲益 良多的學習。
在川菜世家長大,Robert笑言:「從父母以至一眾親朋好友都曾是自己的師傅,同一個餸好多人都可以有唔同嘅做法。」及至
今年與Fuchsia切磋,也是一種奇妙而獲益良多的學習。

「撈」麵之道

扶霞憶述舊時在四川的所見所聞:「這道菜傳統上是由街頭小販製作的,他們真的會在你面前混合不同配料製作擔擔麵。」今日即使坐落中環餐室,團隊亦希望藉此復刻當地人食擔擔麵的形式及靈活性。即席撈拌,同時也能滿足客人的好奇及潮流所需,「我諗客人都想知道碗麵到底係點樣做點樣撈,還可以影相呀」,策略相當成功,不少人都為此點一客擔擔麵,並從中獲得舌尖上的驚喜。

當餐車到來,由侍應在大盤內迴轉撈拌。那調料是預先備置的,Robert說他們千挑萬選才選出日本白芝麻,自家烘香才打成醬;在撈拌時最後「後下」,以免麵條一涼、黏稠成團。最後分成小碗,一一奉上。如果你曾在舊日四川路邊小攤風塵僕僕地食過一碗擔擔麵,今日身處華麗餐室端坐看拌麵,又可會讓你有某部分的共鳴?

坊間大部分擔擔麵都會灑幾粒葱花,但Robert就以炸葱絲代替,增 添多一份葱油的香口。
坊間大部分擔擔麵都會灑幾粒葱花,但Robert就以炸葱絲代替,增添多一份葱油的香口。

Grand Majestic Sichuan

中環遮打道16-20號歷山大廈3樓301號舖

2151 1291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