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後浪】造出香港特色木家具 「禾日三巷木工部」溫家諾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Indie Innovators 設計後浪 沒有大師的年代

【設計後浪】造出香港特色木家具 「禾日三巷木工部」溫家諾

wood_cover

前路未明,卻還有設計師想為香港再多做一點。不少「香港製造」,在香港造,卻未必帶有香港特色。「禾日三巷木工部」創辦人、商店設計師溫家諾,銳意製造出有香港特色的木家具,也嘗試多採用實木,革新室內設計。

一年前,他離開工作多年的大公司,自設工房實踐抱負,背後是源自人生關口的抉擇,也是一個教導還是牙牙學語的女兒,放膽去追求夢想的故事⋯⋯

原本在大公司從事商店室內設計的溫家諾,一年前毅然離職,自立門戶。現時,會多嘗試在商店設計加入實木元素,及親自製作木家具。
原本在大公司從事商店室內設計的溫家諾,一年前毅然離職,自立門戶。現時,會多嘗試在商店設計加入實木元素,及親自製作木家具。

自組公司 實踐造木抱負

「如此一坐(在辦公室),要坐到多少歲呢?有人就坐到退休。我要這樣做人一定沒有問題,職場的遊戲已玩熟,但我還有其他事想追求。」滿嘴鬍子的家諾,坐在滿佈歲月痕迹的功夫凳上,向記者訴說開設木工房的源起。

這長凳,其實是爺爺留下的遺物。他自小跟木工甚有淵源,父親是建築工人,爺爺是木匠。耳濡目染下,他在十一歲時就已在這功夫椅上造陀螺。回憶童年往事,就笑道:「那陀螺太失敗了,玩沒多久就粉碎、散了。」

大學唸城大創意媒體,畢業後卻投身商店的室內設計,曾替亞洲最大型的club house “Club Cubic”,還有牛仔品牌LEE及Wrangler的店舖做設計。數年前他代理中國牛仔褲品牌「⾚蕓」,特意買了台鋸木機,親自為店舖造木裝潢。然後木工愈做愈多,三年半前租下現時的工作室,業餘造木。

(左)木工房也是實驗室,家諾的學木過程,很多時也是trial and error;(右)這木椅是三十多年前,於土瓜灣木廠街訂製的,記錄了香港的曾經。
(左)木工房也是實驗室,家諾的學木過程,很多時也是trial and error;(右)這木椅是三十多年前,於土瓜灣木廠街訂製的,記錄了香港的曾經。

一年前,他毅然離開工作多年的跨國公司。那時期,他開始要涉獵管理層工作,令原本從事設計的他無所適從,工作壓力大得吃什麼就吐什麼。再者,上年三十三歲的他,頓悟快將步入四十,眼見身邊不少同學都甚有作為,有人大學時已有作品在泰特美術館展出,令他覺得也好應該建立起能引以為傲的事。

下排的,是家諾早前復刻的舊式學生木枱及藤織木椅。他希望先從復刻家具學習,然後抽取當中富有香港特色的元素,設計出新的家具。
下排的,是家諾早前復刻的舊式學生木枱及藤織木椅。他希望先從復刻家具學習,然後抽取當中富有香港特色的元素,設計出新的家具。

冀造出有香港特色的木家具

家諾為工作室起名「禾日三巷」,記者乍聽還以為是個日式名字,但原來是把「香港」拆了開來寫。如此取名,是因為他冀盼能做出有香港特色的家具。

「我覺得香港的木工,在此刻是沒性格的,它的設計元素跟香港完全不相干。其他國家為何要入我們出口的產品?為何不入泰國、越南的貨?所以我想填補這個位置。」他現時由模仿復刻產品開始,已製作了舊式學生木枱及藤織木椅。他認為它們甚有香港特色,木椅更包含英式元素,及用上前懲教工業模式生產。他打算以復刻產品為試驗,測試如何做出不易變形,品質較好的復刻家具,然後再抽取當中富有香港特色的元素,設計出新的產品。

家諾閒時喜歡整理製木工具,他視它們為玩具,把玩工具是他的娛樂。
家諾閒時喜歡整理製木工具,他視它們為玩具,把玩工具是他的娛樂。

復刻背後,他是個舊物迷。環顧工作室,散落了滿有痕迹的舊物。一提起舊物,家諾數次揚手指着心頭好,然後離座,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他們的由來。一來就介紹了擺放在門口碩果僅存的英製單車,從前車前大架是擺放燒臘或石油氣。後來,又介紹了青蘋果綠的木椅,來自觀塘的茶餐廳,有三十多年歷史。旁邊加上黑色皮革的木椅,則是中環街市結束前一天撿獲的。

問家諾為何如此喜歡搜集舊物?他快口回答:「因它們背後的故事讓人着迷,所有東西都有得解。」他更認為生活與設計,是環環相扣的。「我覺得就是要把這些設計細節放入我們的生活,才可以把那歷史延續下去。」

教導女兒追夢的爸爸

全身投入木工另一原由,是家諾想以身作則,教女兒勇於追逐夢想。當初他為女兒取名「逸蕎」,「逸」意指飄逸,亦是做自己的意思。女兒當時已一歲多,他想騰出更多時間陪伴她成長,可以在開學日送她上學。但上一份工作,上班時間沒甚彈性,更堅固了他實現理想的決心。

聽着就覺得他是個不折不扣的family man,他還想做「香港製造」的兒童傢俬,以拉近一家人的關係,亦透過設計打破框框。全家圍坐在飯桌時,孩子常陷了下去。這時,家諾會問為何不能特別把孩子的椅子設計得高點?或把桌子的高度降低?他的家就沒有餐桌,家裏向來吃飯,就是親密地圍攏在女兒的玩具枱。

以實木革新室內設計

除了造木,他也嘗試在自己本行室內設計,帶一點突破,以實木為店舖裝修。向來業界因不太熟悉木的特性,擔心木材會變形,較少以實木為裝修材料,大多只會用夾板再黏上木皮。他說:「設計師某程度的天職,就是挑戰當時材料的極限。」用上實木設計的家具,會更耐用,及為場地增添格外的溫度,當中更包含傳統的工藝。

售賣木器及陶器為主的選物店「常常集品」,是家諾其中一個負責裝修的店舖。店舖的木裝潢均是全入榫,即是沒有用上一根釘、一口螺絲固定。拉開啡黑的和式趟門,恍若步進日本的舊物小店。整間店被木材結構圍攏,並甚有細節地以日本傳統的榫「金輪繼」接駁,窗台修飾也特別以木材製作。設計以原生杉木及櫸木為主,質感沉實得來帶有溫度。他還有為茶舍製作實木枱,為理髮廳製作木鏡架。

選物店「常常集品」的裝修,委託了家諾的木工部主理。
選物店「常常集品」的裝修,委託了家諾的木工部主理。

多了年輕設計師想對這方面多作了解,早前他就為室內設計協會其中的課程分享。他跟學生介紹他認為作為設計師,需要認識的木材範疇,如木材的種類、特質,還有如何觀察變形及選購等。他們也表示有興趣,他覺得這或會成為一個新方向。

木裝潢均是全入榫的,採用了原生杉木及櫸木,加上平榫、蝴蝶榫及金輪繼製作。
木裝潢均是全入榫的,採用了原生杉木及櫸木,加上平榫、蝴蝶榫及金輪繼製作。

還想為香港做多一點

相比室內設計,未來他想更多投入製作木家具,因為他覺得產品能增加行業的多樣性。但他覺得香港的木工行業斷層問題嚴重,上一代的木工業距今已近三十年。他想倡議成立木工工會,製造發展這輕工業的生態,能集合起來以更實惠價格訂木。同時,為現時諸多阻撓的木家具化驗,建立體系。更重要的是盼望木工能成為被認可的職業。

有着如此宏大的願景,問他可曾對香港的前景憂慮?他拋出一個直接的答案:「等於抗爭般,有可能輸,那麼就不做嗎?我覺得就繼續做囉,不一定有成果才做。我覺得你有能力,又喜歡的話,其實就是你要做的事。」

在室內設計分享課中,家諾教授學員製作的簡單日式風呂凳,這款設計比一般的更防止變形。

Q&A

1. 你認為世人對設計最大的謬誤是什麼?

太多謬誤了,例如若果你本身家裏很多東西,設計是幫不了你解決問題,你要丟棄一些東西。又例如店舖設計,彷彿大家覺得設計完生意就會爆升。我們有時叫自己「守尾門」,好時不太關我們事,不好就一定因為我們。

2. 如果沒有做設計,你會在做什麼職業?

郵差,是大學畢業後第一個申請。因為這職業純粹幫人,也是生活常會碰見的角色。或者會在cafe做,大學最後兩年我都在After School Cafe工作,當年文化人都很喜歡去,我喜歡當中與人的交流。

3. 你有沒有特別喜歡的創作環境?

自己一個,要有空間、安靜,還要有咖啡。我的工作室能看到海,已算是不錯。

4. 當你沒有靈感或動力去創作時,你會做什麼?

放假,因為生活是提供力量及靈感的方法。還有,我覺得你沒有珍重的事物及人,你就不會有任何動力。例如我重視家庭生活,就會想做兒童傢俬。

5. 你最近見過最inspiring的project/事情是什麼?

Frank Howarth是我很喜歡的木匠,他買了一座山的部分。他有兩條影片,解釋他在建設木工工場的design thinking,而且他的講故事技巧很好。外國人不介意分享失敗給你聽,知道有什麼做法不好是重要的。

6. 做創作以來,最辛苦/難頂的事是什麼?

自己的拖延症及混亂,都會累死自己。(笑)以前無所謂,現在不行,因為我是在兌換我跟女兒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Indie Innovators 設計後浪 沒有大師的年代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