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所有歷練,終將成為未來的藝術養分」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中生代藝術家面臨蛻變 探問本地藝廊生態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所有歷練,終將成為未來的藝術養分」

22.03.2024
Ko Cheung
部分圖片Art Basel Hong Kong and Sutton提供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3是香港取消所有防疫限制後舉行的第一個大型展會。(圖片提供: Art Basel)

國際藝博盛會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每年都於巴塞爾、香港及邁阿密三地舉行,而每談到香港區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下簡稱ABHK),門外人常有種「就是一場藝術展銷」、「被金錢裹挾的藝術名利場」等籠統乃至輕視印象,惟門內的藝術家、藝廊、收藏家或文藝界工作者倒認為,尋找創意與自我的路上,藝術和商業從非互相抗衡,而是需要學習平衡的一個課題。

「再者,談中生代藝術家的處境,當他們的職涯發展到一定位置,雖然已累積相對穩定的技術和聲望,但卻可能因苦於尋覓更多資金資源或進深技藝等,較易落入自我懷疑或樽頸中,若有展會平台可供接觸新視野和衝擊,多少有助其跨越關口。」展會總監樂思洋﹙Angelle Siyang-Le﹚表示ABHK作為香港與國際藝術生態圈的交匯點,「今屆我們希望以『Reconnection』為目標,藉由恆常的藝術展覽、藝術品交易及拍賣機會,並開拓更多元化的交流活動,重新連結各方受眾。」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3是香港取消所有防疫限制後舉行的第一個大型展會。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3約錄得86,000個國際專業訪客,銷情亦屢傳捷報。(圖片提供: Art Basel)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3是香港取消所有防疫限制後舉行的第一個大型展會,約錄得86,000個國際專業訪客,銷情亦屢傳捷報。(圖片提供: Art Basel)

「後疫時代」如何「重新連結」

「重新連結」的意念,源於「危機感」和「焦慮感」已成當代人的精神寫照。這些年,一連串公共危機、天災人禍、氣候變化以及動盪時局,深刻影響寰球藝術市場的發展,「近年ABHK最首當其衝的挑戰,就是解決因疫情而來的難題。」於Angelle在二〇二二年接任總監之前,這個亞洲藝術界殿堂級藝術博覽會曾因疫情嚴峻,在二〇二〇年推出聚焦本地藝廊的「藝薈香港」、二〇二一年推出線上線下的混合新模式,二〇二二年順延於五月舉行,及至二〇二三年疫情退卻,才重新改回三月舉辦。

「此期間,展覽和表演停擺、防疫封關,窒礙了不少藝術家的創作和生計,也難以參與海外的Art Residency(駐留計劃)。而羣眾經歷防疫隔離的孤寂、科技高度介入生活的新常,既對虛擬與現實多了迷思,亦比以往更渴望親身的互動。」諸般危難,無疑考驗Angelle和團隊的策劃與應變力,她卻不視之為苦差,「或是藝術的力量吧?當社會氣氛愈不穩定,人類愈需要它作為精神出口,這反而為藝術市場帶來更多正面的刺激和機會,像ABHK 2023的迴響就遠超我們的預期,」

據官方資料顯示,這場香港取消所有防疫限制後舉行的第一個展會,在為期5天的展覽中,匯萃了共177間世界各地的藝廊,比二〇二二年的130間增加逾三成六,「藝聚空間」則首次走出會展以外展出作品,展期亦舉辦了 15 場圓桌會議等,約錄得86,000個國際專業訪客,銷情亦屢傳捷報。

「這些數據反映香港藝術市場的蓬勃,未因疫情而低落,因着這裡的經營方針、體系和網絡成熟穩健,相信本屆將會繼續吸引更多中國內地或海外專業人士到來參與。」除此之外,Angelle又提及亞洲當代藝術在國際上具有一定號召力,「六月的瑞士展會,有大量亞洲藝術畫廊和國際藝術學者前往參加,整體銷售良好,10月的『藝+巴黎』(Paris+ par Art Basel)亦很成功,去年底的邁阿密展會上,亞洲藝術的呼聲和銷售數字同樣理想。」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談及今屆展會希望以「Reconnection」為目標,重新連結各方藝術工作者與受眾。(圖片提供: Art Basel/攝影:Tory Ho)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談及今屆展會希望以「Reconnection」為目標,重新連結各方藝術工作者與受眾。(圖片提供: Art Basel/攝影:Tory Ho)

中生代藝術家展現多元潛力

承接去年的熾熱氣氛和需求,Angelle指ABHK 2024將有不同新策略,進一步回應亞洲藝術家,以至一眾香港中生代藝術工作者的需要,「最希望讓他們重新連結疫後的國際藝術市場,透過跨文化對話創造亞洲當代藝術產業新機遇。」雖然近五至十年,中國內地、台灣、韓國、日本、東南亞或歐洲等地冒現不少藝術新秀,但她卻依然看好香港中生代藝術家的競爭實力和創作潛力,「中生代藝術家的定義廣泛,這不只關於年紀,更關乎他們深入藝術領域的年資和閱歷。就我觀察,現時香港不少中生代藝術家,已經建立了相當穩紮的創作概念和技藝基礎,部份人的成長和學藝時期,剛好亦橫跨Analog和Digital、世代與文化的轉換之間,通常都能保持開放態度去迎接各種可能性。」

動畫藝術家兼設計黃炳將於今屆ABHK 2024展出單頻動畫錄像《唔好意思遲咗覆》(2021)。(圖片提供:藝術家)
動畫藝術家兼設計黃炳將於今屆ABHK 2024展出單頻動畫錄像《唔好意思遲咗覆》(2021)。(圖片提供:藝術家)

舉例說,ABHK 2024多位參展的中生代藝術家,均各有所長與特色。像「策展角落」(Kabinett)展區將呈獻 三十三個項目,將是展會史上數量最多的一次,並將聚焦來自亞洲的歷史與當代個展,動畫藝術家兼設計黃炳(一九八四年生於香港)將在其中展出單頻動畫錄像《唔好意思遲咗覆》(二〇二一),就如個人的故事日記,運用非常香港風格的「無厘頭」視覺語言,詼諧又挑釁(provoke)大玩性與情慾元素,探尋城市居民的渴望與焦慮。

 

另外,視覺藝術家楊沛鏗(Trevor Yeung,1988年生於東莞,長於及現居香港),繼二〇二三年參與「藝聚空間」(Encounters)展區,今年亦會在「亞洲視野」(Insights)分享新作,並將代表香港參與第六十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外圍展,他對植物生態和園藝興趣濃厚,常借美學之名和結合感性和知性的場景,並混合精心佈置的物件、照片、動物和植物,以媒體作品表述對人造自然的看法,以及日趨複雜的世道中的人際和權力糾葛。至於「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將聚焦「現代社會的城市化發展」與「公共空間轉變」的複雜議題,像參展藝術家李繼忠(1985年生於香港)有感香港歷史檔案管理上乏善足陳,多年來持續以一系列研究式創作、社會參與及行動,從個體實踐對政治與藝術的轉化。

視覺藝術家楊沛鏗(Trevor Yeung )擅長將對植物生態和園藝興趣,結合美學技巧及場域空間等元素,創造成多媒體裝置作品。(圖片提供:M+, Hong Kong/攝影:Dan Leung)
視覺藝術家楊沛鏗(Trevor Yeung )擅長將對植物生態和園藝興趣,結合美學技巧及場域空間等元素,創造成多媒體裝置作品。(圖片提供:M+, Hong Kong/攝影:Dan Leung)
楊沛鏗(Trevor Yeung )作品《Yes, I am fine, 2021》Fish tank, Aquarium equipment, Water,60 x 60 x 140 cm(Edition of 3)。(圖片提供:藝術家、Blindspot Gallery及大館當代美術館)
楊沛鏗(Trevor Yeung )作品《Yes, I am fine, 2021》Fish tank, Aquarium equipment, Water,60 x 60 x 140 cm(Edition of 3)。(圖片提供:藝術家、Blindspot Gallery及大館當代美術館)

在人性與精神層面構建產業循環

「以上提及的藝術家,所介入的創作主題和媒介都多元有趣。」Angelle提到這樣的面向,亦能觸發新世代受眾的好奇。皆因隨時間推移、新潮崛起,除卻正值中年、擁有經濟力和對網絡不陌生的X世代(四十一歲至五十六歲)藏家們,近年國際藝術市場亦湧現大批新進藏家,或稱「千禧世代」(Millennials,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六年出生)/「Y世代」藏家。「他們恰好成長在當代藝術的語景、蓬勃發展的網路時代之中,從創作主題、媒介和表達形式等方面,所能夠接受的程度亦比較高,亦擅於利用社交媒體等資源優勢,瀏覽、追隨或購買喜歡的藝術品,同時熱衷跟社群分享最新資訊,將有利營銷售和藝術推廣。」

根據ABHK跟UBS的調查,「疫情期間最高價值的收藏多為繪畫媒介,但疫情完結後,大家似乎更渴求繪畫以外的類型,如多媒體作品、表演藝術等,而數碼藝術發展也變成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是以ABHK 2024將融入更多新元素,例如「藝聚空間」展區將以「I am a part of all that I have met」為主題,呈獻十六件來自不同地區的藝術家所創作的大型裝置作品,「另外,我們又首度和大館合作『藝術之夜』,邀請不同的表演者、藝術家和DJ參與其中,希望在買賣以外也能吸引普羅市民來感受藝術的樂趣。」Angelle說。

Angelle明白滿足創作與經濟上的循環,只是讓藝術家們維持世俗生活的基本,要真正在漂泊世道中安身立命,育成獨立的藝術人格及守護創作自由,必須要建立更長遠的藝術政策、相關文獻論述或分析等,引導藝術家們深化從創意、策展學問、版權管理,以至會計稅務等層面的知識和資訊,才能讓他們走出困惑及找到未來的路。同時,通過這些長久積累的藝術資源,亦有助推動下一代的美藝教育,培養更多懂得欣賞藝術、珍惜和尊重其價值的受眾,才能在「人性」與「精神」層面建構出更健康的產業循環。

香港藝術圈真誠共享 跨界互助

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策劃的展覽《香港再偶拾》,此為展覽圖片:李家昇,《A Floral Transformation》,1996年,12 x 14 吋,刊印於《花•1996年10月19日回想錄•香港》,2024年。(圖片提供:李家昇)
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策劃的展覽《香港再偶拾》,此為展覽圖片:李家昇,《A Floral Transformation》,1996年,12 x 14 吋,刊印於《花•1996年10月19日回想錄•香港》,2024年。(圖片提供:李家昇)

「譬如近五年,我們還留意到到國際間、尤其亞洲地區,很多畫廊都專誠帶來Historical Materials(歷史性的資料)作展示或專題講座等,雖然這不是非常嶄新的趨勢,但多少令我好奇,大家是否經歷了各種社會或疫症變遷後,都希望透過這類文化性的資訊,來重塑亞洲當代藝術的歷史和脈落?」

回應現象,ABHK 2024既會請來一眾國際級策展人、藝術歷史學家、藝術顧問和贊助人,來港參與盛會,另外亦會帶領VIP貴賓參與由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策劃的《香港再偶拾》展覽,觀察由六組香港藝術家及團體,包括李家昇及黃楚喬、蕭競聰、掩耳杜寧(杜躍及黎振寧)、梁御東、Florence Lam及張子琪,精選香港典藏資料以及其他文獻資源所創作的藝術品,探索香港藝術史所記載的一天,「我們可以從中認識香港的藝術機構是怎樣搜尋、使用和展示本地的藝術故事,非常難得。」

Angelle由衷的說,比起倫敦或紐約等Metropolitan City(大都會),藝壇生態存在較強的角力,「香港藝術圈是比較團結、透明度高,不同藝術家、策展人或畫廊,甚至其他文藝單位之間,都非常樂於分享心得、誠懇交流。」例如,她很欣賞中生代藝術家如伍韶勁、黄進曦不只做個人創作,「亦經常跟跨界別的單位合作不同創意企劃,又走進校園教書向年輕人傳授藝術認知和技巧,非常有心。」還有,國際級博物館如M+、西九文化區,其他如香港藝術中心、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 六廠) ,「還有ABHK合作多年的院校香港大學、中文大學、浸會大學,以及今年首度聯乘的WMA,都是很用心去推動香港當代藝術的機構。」

因此Angelle特別想勉勵中生代、以至不同處境的藝術家,「即使當下社會氣氛低落,大家難免會常感迷惑和困頓,不過這都是階段性的磨練,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從古至今,所有政治、社會、民生和科技演變,都深刻啟發每個時代的思潮形塑,而當代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更是緊扣’’What is really happening now’’,所以刻下來自時局、疫情或個人生命的經歷,無論帶給你的是美好或挫折,經過歲月沉澱和深思以後,終將會成為你藝術職涯中不可或缺的創作養分。」假如平常遇到困難或無力之時,「保持聆聽、保持溝通、保持參與吧!只要你願意發問和尋找,總會找到能協助你的人或所要的答案。」

《香港再偶拾》展覽圖錄。何慶基檔案,文獻庫館藏。(圖片提供:何慶基)
《香港再偶拾》展覽圖錄。何慶基檔案,文獻庫館藏。(圖片提供:何慶基)
Ko Cheung
部分圖片Art Basel Hong Kong and Sutton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香港中生代藝術家面臨蛻變 探問本地藝廊生態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