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炳釗及朱栢康】舞台劇《鐵行里》:從中環小巷 回顧過去與想像未來的城市空間記憶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專訪陳炳釗及朱栢康】舞台劇《鐵行里》:從中環小巷 回顧過去與想像未來的城市空間記憶

陳炳釗(左)和朱栢康合作多年,今次再度交出新作《鐵行里》。
陳炳釗(左)和朱栢康合作多年,今次再度交出新作《鐵行里》。

劇場重開,即將公演有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帶來的《鐵行里》。藏於中環熙來攘往的大街之間的小巷,歷經城市空間變遷,進一步問的是,未來下一個世代對於我城的空間街道又有怎樣的理解和情感?文本兼導演陳炳釗表示:「這是很個人的劇作,受社會大環境感染,是關於大家對於香港的情感,不斷折射其他人如何看自己成長的地方。我希望大家可以再想自己的社區、自己的生活。」

既然劇作取名《鐵行里》(Tit Hong Lane),不妨先由這條真實存在於我城的隱匿小巷說起。鐵行里毗鄰租庇利街,因英商鐵行輪船公司(P&O)設辦事大樓而命名。它見證船運興衰,填海發展,區內逐漸築起商廈高樓。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市建局興建中環中心,收回附近一帶的街道,鐵行里卻於狹縫中留下來。

陳炳釗的童年舊居正位於鐵行里。重建以後,他成長的整個社區環境都不同了,眼前所及的舊樓變成巍然的玻璃幕牆大樓。「當我要回顧自己的社區生活時,要找一個切入點。不完全是舊區重建,也想避免跌進懷緬或抗爭的狀態。」他開始構思文本創作時,市建局聯絡相關住宅的業主立案法團,提出鐵行里美化工程的津貼,他指大多業主都贊成舊樓美化、仕紳化,甚至大廈內好幾個單位已被商人收購,彷彿人們都在等待重建。

於是,他反問自己到底這套劇想說什麼。「近兩年開始有些個人的情懷,似乎懷緬都避不到。不過這種懷緬,跟過去那種老花鏡、倒數舊香港的不太一樣。」

在劇作的開首,就由陳炳釗自己親身追憶在中環的童年往事。他說:「懷緬以前消失的事物是人之常情,甚至是很珍貴的感情。唯一是有沒有一種溝通的狀態,和自己、和其他人溝通。為何某段記憶如此深刻?可能會對那些感情或世界有新的想法,或者找到和年輕人溝通的方法。」

鐵行里毗鄰中環租庇利街,為陳炳釗的童年舊居。(圖片由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提供)
鐵行里毗鄰中環租庇利街,為陳炳釗的童年舊居。(圖片由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提供)

兩個陳炳釗  真實和想像的交集

是次劇本分開兩個「陳炳釗」的角色,另一位是城市規劃師的陳炳釗。「最初我想所有材料完全真實,後來重新思考,歷史的想像都是一種想像。所有歷史都充滿想像,像既定而沒有想像的,或是充滿想像的。」兩個陳炳釗,真實虛構兼有,如他修讀地理、城市規劃,當他到伊斯坦堡旅行,想像自己以城市規劃師的角度觀察城市。扮演不同身份的陳炳釗,一個是城市觀察者、設計師,另一面是社區居民、持份者的立場,由此形成劇中的衝突。而有趣的是,劇中飾演「陳炳釗」,除了朱栢康、梁天尺,還有陳炳釗本人。

其中一位飾「陳炳釗」的朱栢康打趣說:「我想最重要不是演活一個真實的『陳炳釗』,不是要演一個規劃師,更多時候是要貼近『陳炳釗』。」他笑着擺手指向身旁的陳炳釗,「我嘗試找尋釗叔叔在不同段落、或整個故事結構裏,透過不同角色或形式想見到或帶出怎樣的感覺。這是我作為演員最大的目標。」過往二人合作無間,培養長年的默契,朱栢康甚至坦言:「劇本一拎起手,好快就嗅到釗叔叔想講的是什麼。但作為演員要執行幾多、或指向性有多強,令觀眾易明,這要討論的。」他形容自己是飾演《聖鬥士星矢》中的「暗黑聖鬥士」:「看似是壞人,但在對打過程裏,暗黑聖鬥士會trigger到真的聖鬥士有反思。而我覺得自己比較像是傳達釗叔叔另外的某些觀點或矛盾。」

劇中真實與虛構交錯,如兩個「陳炳釗」的相遇在處理上有幾分意識流;又例如朱栢康飾演的角色,由真實形象出場,慢慢變得虛無,如同一個意念。陳炳釗也透露,最後有地產商張先生的出現,屬意同樣由朱栢康飾演,「在我的世界裏,這兩個人是有連繫,業主立案法團的張生和城市規劃師的陳博士,雖然是風馬牛不相及,但二人共同擁有某一些價值觀,所以劇場上絕對可以由同一個演員做。」

城市記憶 世代的連結

陳炳釗坦言,起初動筆時,以為鐵行里只是借題發揮,「本來我在中環最有感情的地方不是那條小巷,而是其他地方,但寫吓寫吓,發覺還是有很深的感情。」另一位合作良久的演員梁天尺形容今次文本的感情很含蓄,朱栢康都認同這點,但他還看得出「火氣幾大」,「那種火是passion,而不是憤怒。」

「我以往做釗叔叔的戲,會感覺到他在討論或尋找的身份危機。好多時都是人置身大環境裏,有一種很強的不能自處的paranoid。今次的比重有少少不同,對於環境變化的狀態,是大於自身的自處。」朱栢康說。

談到城市記憶,各人自有一套理解和情感,畢竟城市是實際生活的再現空間。一如劇中帶出關於「ville」和「cité」的兩種城市概念,前者指實際整個城市,後者同樣解作城市,但蘊含市民對城市的感覺和記憶。陳炳釗續說:「如果你好介意cité那回事,你個人行唔到前,一定要打開自己。但撇開這些情懷,回到記憶裏面,如Shirlee(蔡運華)講西環、海邊記憶,搭車上學的細微位,便有很強烈的感覺,會投射回自己的成長、家庭。」成長於沙田的朱栢康坦言自己較渾噩,對於生長環境並非敏感,但他透過理解劇作的觀點,很快就產生了連結。「參演這次作品,好有趣的是,釗叔叔第一身站出來,整個演出好似和我傾偈,但不是講很大的道理,是他抒發自己的看法、某一種情感,導致我有更進一步對自己的聯想。」

這點連結是跨越不同時代的。陳炳釗曾經有疑問,年輕一代的感情和自己回想的童年經歷是不一樣的,「我在中環的孤獨感,和他在沙田的孤獨感,其實在時代上都會有不同,那些感受都要隔着一些東西去想像。有時我會問自己,做嚟有咩意義呢?如果是呈現某一個世代、自己的觀感,豈非自說自話?」不過,他依然肯定這種異質性記憶,其實是有意思的。「我們對於同一個空間的感受是不同,但這點不同,是要有耐性,互相去了解。或者我貢獻到的就是我這個世代的某種想法,他們會感受到,會消化,將來他們回看如何面對自己的成長,可能又會有更深刻的感受。就像我們不會知道父母輕描淡寫講過的某一句話,但裏面有好多東西。」

於是,他甚至想像未來的下一代,如何回看我城?

近年不少港人移民,離別者的子女日後對香港的情懷會是怎樣?陳炳釗抱着這個疑問,想像出一節關於未來的〈潛行者〉。他假設若干年後一個對香港不熟悉的年輕人,回到香港蒐集資料,整理城市空間街道記憶的檔案。「我們可能有個恐懼是,怕他什麼都看不到,或很輕蔑對待。如果他在某個文化長大,我覺得可能沒什麼好恐懼。反而是他好想見到,但他見到是什麼,以及『好想見到』的這個包袱,會否是很大的壓力呢?」

朱栢康表示這一章最為觸動自己,「對於我來說是一種預視。身處這個地方,下個世代究竟如何回顧之前的時代,以及之後的年代,他們在找的連結到底是什麼。更甚的是,當我們已成過去的時候,我們還可否和之後的人有種連結呢?」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在《看不見城市》裏寫道:「對那些經過卻沒有進入的人而言,這座城市是一個樣子;對那些深陷其中,不再離開的人,則是另一個樣子。」無論離開或留下,過去或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城市空間記憶,在心裏構築起一個城市模樣,而每個面貌都交織成今昔的我城,以及未來。

《鐵行里》由梁天尺、朱栢康、蔡運華主演,探討歷史、回憶、空間、城市等關係。
《鐵行里》由梁天尺、朱栢康、蔡運華主演,探討歷史、回憶、空間、城市等關係。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鐵行里》

演出日期:二〇二二年五月十四至二十二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大盒
詳情:www.onandon.org.hk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