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舞家梅卓燕獨舞改編 黃勁輝拍港版《遊園驚夢》: 從一個人的記憶,追尋城巿的歷史記憶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編舞家梅卓燕獨舞改編 黃勁輝拍港版《遊園驚夢》: 從一個人的記憶,追尋城巿的歷史記憶

dream3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詩句在黃勁輝近日執導的 《遊園驚夢》舞蹈短片中作為開幕的引入,字款帶懷舊色彩,定下一種事過境遷後,對今昔盛衰滄桑的感傷,也呼應白先勇同名小說的意象。早在湯顯祖《牡丹亭》中,杜麗娘春遊花園,見頹垣心生傷感;在白先勇小說《遊園驚夢》裏,從崑曲女伶藍田玉的身世,追憶當年一段從南京逃至台灣的歷史;來到黃勁輝的鏡頭下,他從著名編舞家梅卓燕跌宕的舞步,與消失的香港記憶對話。

導演黃勁輝擅長拍攝文學藝術影像,他提到自己相當欣賞香港現代舞大師梅卓燕,一直希望有機會替她拍紀綠片,而梅卓燕早年表演《遊園驚夢》獨舞改編是代表作之一,因此,他想到拍攝一個香港版的《遊園驚夢》,由梅卓燕重新演繹現代舞獨舞,糅合香港老殖民建築物,「從一個人的記憶,追尋城巿的歷史記憶。」

梅卓燕早年表演《遊園驚夢》的獨舞改編為代表作之一,現在重新演繹,別有韻味。
梅卓燕早年表演《遊園驚夢》的獨舞改編為代表作之一,現在重新演繹,別有韻味。

他指,白先勇的小說是從南京逃至台灣的歷史,呈意識流的藝術手法,帶有南京已回不去的感慨,而梅卓燕的編舞也有段跌宕的舞步,甚具意識流味道。「當然,香港版的《遊園驚夢》記憶不會是南京的記憶,而是以消失的香港記憶為主題,由建築空間與梅卓燕的舞蹈對話。」

身穿一襲黑色繡花旗袍的梅卓燕,手執摺扇,在暗黑深邃的房間裏起舞,牆上如走馬燈不斷投影本地不同殖民時期建築,形成如夢似幻的印象,黃勁輝特別提到:「透過投影的想像力可以更多變,例如在腳下呈現獅子山,帶夢幻的感覺,扣回遊園中夢的意象。」

作品英文題名是Garden of Forking Dreams,是詩人和翻譯家宋子江所改,回應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Jorge Lusi Borges)的《小徑分岔的花園》,黃勁輝解釋:「這部談間諜的偵探小說用了很多象徵符號,表達多重層次意象,就像迷宮,一層層解開,而今次《遊園驚夢》也是很多層錯綜複雜的層次。」

梅卓燕在舊式騎樓尋貓,其愛貓「盲豬」早年去世,而紙板道具為過往演出所用。
梅卓燕在舊式騎樓尋貓,其愛貓「盲豬」早年去世,而紙板道具為過往演出所用。

在僅僅十多分鐘的短片裏,梅卓燕先是在舊式騎樓獨酌,間有雷聲,偶聞貓叫,遂開始尋貓,但其愛貓「盲豬」早年已去世,其中穿插她昔日表演,重看過去的影像,一躍進入意識流的世界,產生幻覺,如夢一場。黃勁輝談到酒作為一個符號:「白先勇的原著中,飲酒是進入意識流的媒介,若搬到香港版,就用較西化的紅酒。整套戲的主調是黑色配紅色,黑是Black Gothic的世界,有點恐怖驚慄,而紅酒是紅色的夢,也是把紅酒化成撞擊殖民建築的水力,很有衝擊力和破壞性。」

他反覆強調影像中營造的Black Gothic風格,「我不想拍得很東方,現在的氣氛主調很黑,像有反叛的感覺,出來的恐怖感是驚慄,呼應『驚』的意象。驚是因為怕改變,當舊的事會沖洗掉,變的是集體記憶。」

他坦言:「今次遊園的『園』是殖民建築。拍殖民時期的東西,好易拍成戀殖,我不想,也不合時。貓的已死,代表殖民時代已過去。而死亡的輓歌是道別,也是決絕的,具毀滅性。」去到短片最後,梅卓燕在城巿當代舞蹈團的騎樓上獨舞,鏡頭慢慢拉遠,看到更闊的城巿景貌,盡是尋常百姓家。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