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卓翔:走進戲棚 大銀幕上看梨園帷幕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導演卓翔:走進戲棚 大銀幕上看梨園帷幕下

07.02.2020
劉玉梅、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m191227-kwan-001

「有些事,不應該等到失去了才悼念。因為值得做,所以盡力守護。」

是愛,也是責任。就如鍾情崑曲的電影導演卓翔,用鏡頭紀錄戲棚;又如戲棚用竹竿承載戲曲,築起了芸芸眾生的梨園夢,也撐起了本土文化。

m191227-kwan-001
對導演卓翔而言,本土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

希望小人物被看見

坐在戲院的75分鐘裡,彷彿隔絕了世間紛擾。沒有大鑼大鼓,反而配上巴哈的西洋樂曲、細碎環境聲;沒有所謂主角,每個人獨當一面;沒有對白和旁白,一切無需明言,只需意會,奠定了整齣紀錄片安靜的基調。

若說這電影讓空間自說自話,那麼導演卓翔就是個讓作品說話的人。繼《乾旦路》及《一個武生》,耕耘三年,他再交出一部關於戲曲的紀錄片《戲棚》。前兩次拍粵劇乾旦、崑曲武生,描繪年輕戲曲演員的勇氣,這次則看由竹竿搭建的戲棚,如何撐起戲班一片天。

紀錄片取景自九個戲棚,每個戲棚坐落不同地點,離島及城市皆有,規模不一。蒲台島崖邊傳來風聲,青衣可聽飛機聲,其他戲棚或夾帶車聲,盡顯社區生命力,觀眾彷彿置身其中。都市人平日不以為然,但卓翔道:「我覺得他們像在做藝術品。」大銀幕上,搭棚師傅用一雙手,百根竹,不費一釘一瓦,搭建成容納上千人的劇場。

真實的描繪,細緻的捕捉,令《戲棚》獲金馬獎提名為「最佳紀錄片」,更獲選為本年度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推薦電影」。興奮的卓翔在面書上寫:「要將雙眼閉起,才能讓內心慢慢安靜下來。」再逐一感謝所有參與過的人。早前觀眾在放映後讚賞他,他一貫地謙稱是製作團隊和戲棚職人的功勞,笑容帶幾分靦腆。

如此不卑不亢的導演,一直低調而踏實地苦幹,不隨波逐浪。他從事電影時,旁人認為黃金時代已去;後來拍紀錄片,又被說不夠主流;以戲曲小人物做題材,也就更邊緣。但他堅持收起台前光芒,細寫幕後風景:「正因為大家覺得不該被關注或被看見,我們反而更應帶著攝影機,聚焦在這個題目和族群上,希望這群人的存在被看見。」

75388471_143816413652186_325988713551101952_o
戲棚為戲班中人遮風擋雨,他們在這裡唱曲、化妝、煮飯,甚至睡覺。

一個都不能少

「著迷戲曲,不僅是因為藝術形式,而是因為參與其中的人。」卓翔形容:「每次進入戲棚,我都有種奇妙的感覺,好像進入了上一個年代。」何謂上一個年代?例如他們每天首次見面,不分晝夜都會說句「早晨」;變形金剛式的衣箱,集衣櫃和燙衫板於一身;演員會在後台一角洗米削瓜躺在帆布床上休息。

戲棚升起落幕之間,是表演之處,亦是安身之所。

他最欣賞的是,這些職人以舞台為家,從不為外界掌聲,無論如何都專心致志。片中一幕天光戲尤其震撼,「天光戲」本來是為留下過夜者而設的,但如今交通便利,看戲的人寥寥可數,故衍生給鬼神觀賞一說。於是,凌晨時分,師傅對著一排空櫈,一個人打拍子,一個人歌聲迴盪。即使台下沒觀眾,仍專注做好每場演出。而老倌上陣前,也得靠搭棚師傅、衣箱搬運、戲班班主等默默耕耘。

走訪戲棚時,卓翔跟台前幕後都聊過天。他憶述,有戲班班主最初想當演員,做不了,就把重心轉移到行政工作,負責組織演出。「我們很多時都固執想做到夢寐以求的角色,但是否做不到就得離開呢?」他又難忘,有次耳機傳來陣陣歌聲,詭異而有趣,後來才知是搭棚師傅在唱。跳動的音符,在層層竹支間攀上爬下。他始發現,每個崗位都熱愛戲曲,繼而用自己的方法出一分力。

「每個人就像是一支支竹竿,搭建起整個戲棚,支撐起整個戲棚。」他更深切體會到,戲曲和電影縱然不同,卻殊途同歸,均需要團隊成員各施其職,合力完成一件事。台前幕後,缺一不可,戲曲如是,電影如是,各行各業亦然。

m191227-kwan-025
記者為卓翔準備了迷你花牌材料包,喜歡做手工的他顯得非常專注。

紀錄片如一面鏡

從鏡頭下的角色身上,卓翔參透到紀錄片的意義。他將紀錄片比喻為一面鏡,透過觀照他人,重整生命,梳理歷史。「當有些事沒有了紀錄,歷史就可以被篡改,歷史就可以被遺忘,所以我會覺得做紀錄片某程度上都是為了當下,留下紀錄,讓未來的人知道,今天香港戲棚究竟是怎樣的呢?」

戲棚文化在香港已有過百年歷史,本地亦有逾百間天后廟。訪問當日造訪銅鑼灣天后廟,卓翔說,從前讀中學常經過這裡,還分享到美國樓上天后廟的經歷。記者慚愧,同樣在這山頭跑了六年,倒是頭一回踏入廟內。此處裊裊白煙,一街之隔卻是高樓,神聖與平俗,恰若平行時空。他笑言,戲棚同樣隱沒於都市:「比起在博物館裡,只用模型去呈現,倒不如真正在社區中存在,讓我們走入真實空間裡看到。」

他慨嘆,現時只剩兩家搭棚公司,而師傅亦已屆退休之年,未知會否後繼無人,所以更要紀錄。除了讓普羅大眾接觸戲棚,他也希望吸引到熟悉戲曲的人,還邀請了戲行前輩看戲。記得訪問當天,他也特意到新光戲院的影音小店遞上影片宣傳單張。有伶人看後深受觸動,而搭棚師傅和戲班中人也因而更了解彼此,重拾忽略了的細節,像隔空溝通。

「我希望觀眾看完這部紀錄片後,會很有衝動,好想立刻找一個真的戲棚,看一次大戲。」他一臉真誠,雙眼放光:「不單是給鬼神看的,而是屬於我們香港人。」

風調雨順的祝福

縱然世道紛亂,帷幕下的眾生仍安身立命,繼續守護戲曲和戲棚。也許比起責任,更多的是愛。電影海報上,揚起了一面「風調雨順」的旗幟,是為卓翔最喜歡的一幕。

願香港風調雨順,祝安康。

75552834_143812673652560_5981743820931334144_o

《戲棚》百老匯院線限量放映場次
【百老匯電影中心】
2月8日(六) 2:00pm*
2月12日(三) 7:50pm*
【MOViE MOViE Cityplaza】
2月15日(六) 5:45pm* (*設導演映後談)

劉玉梅、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