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吸毒是迷失,戒毒是醒覺,醒覺後的現實生活,才是真正的挑戰。於靈愛中心戒毒村任職朋輩輔導員的啟光,十四歲開始吸毒,捱過十多年的黑暗日子,好不容易戒除毒癮,卻因重投職場而再次墮入毒網。第二次戒毒後,啟光痛定思痛,斷絕舊生活,留在戒毒中心任同工,「如何丟低自己擅長又搵到錢的技能,行出一條新路﹖這是很難踏出的一步。」雖然難,但戒毒者為了重新生活都願意嘗試,誰又願意給他們一個機會?
闖過戒毒的一關,過來人還須面對就業問題。香港現時由社會服務機構為戒毒者提供就業支援,以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為例,主要通過兩大系統協助戒毒者重投職場,其一是2015年與ERB再培訓局合辦朋輩輔導課程,培訓過來人參與輔導工作,由戒毒機構推薦人選參加,畢業後加入服務機構任朋輩輔導員。另一部門負責再培訓課程,學員有機會學習保安、紅酒、茶餐廳等知識,畢業後更有社工跟進,協助就業。
重返職場的挑戰
「過來人重返職場有兩難」,人稱秀sir的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助理總幹事林兆秀說:「第一種難是需要放棄自己擁有一技之長,因為他們在以往的工作環境跌倒,想重新做人要選擇新工作,重新開始,重新學習。第二種難是由於過往因毒品問題浪費太多光陰,在經濟方面想追回所失的金錢,故此選擇重返熟悉的行業,但這樣風險很大,回到以前的圈子,很容易把持不住。」
在這個關鍵時刻,過來人需要的是扶持和包容,「重投職場需要適應工作時間、生活圈子,有些過來人毒齡較深,毒品對身體的影響大,需要更長時間適應,逐步解決困難。例如有過來人在波鞋店工作,但波鞋的型號、尺碼、價錢繁多,一般人也不容易記到,這位過來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做,負責跟進的社工知道他的困難,於是教他一套記憶法,後來他慢慢做到,一直留在波鞋店工作。如果當時沒有人幫助他過渡,他可能會放棄或被解僱,自信跌落谷底,不但再難找到工作,甚至有可能走回舊路。」秀sir指一站式的就業支援,包括職訓以至協助過來人在就業市場持續工作,均需要大量人手和資源配合,他期望政府能建立有系統的支援政策,幫助更多過來人融入社區。
過來人成輔導員
秀sir所說的兩難,啟光都經歷過,「以前曾經在髮型屋工作,第一次成功戒毒後,一心做回自己熟悉的工種,但剪髮月薪只有萬多元,自己想搵錢,於是轉到貨倉開鏟車,但工作環境中有不少吸毒者,加上夜班工作,情況更嚴重。」啟光受不住引誘再次吸毒,其後再次販毒,被捕判刑十八個月。出獄後,啟光主動入住靈愛中心,決心脫離舊有的生活圈子,「以前開鏟車每月有萬幾二萬元收入,但承受的風險是身邊有很多人吸毒,如果自己並非堅定的人,何必將自己放在高危位置﹖」
在靈愛中心住了兩年,啟光在中心主任郭sir的鼓勵下,2012年正式成為朋輩輔導員。當時ERB尚未開辦朋輩輔導課程,啟光邊學邊做,經歷不少挫敗,「以前只管蝦蝦霸霸,與人溝通是我的弱項,作為朋輩輔導員,我要清晰界定自己的角色,既要與宿友保持良好關係,又要遵守宿舍的規範。面對一樣全新的工作和身份,並非幾個月便可以適應,我花了兩年時間才算掌握得到,至今做了六年,仍不斷在學習中。」
工作象徵新開始
一份穩定的工作,對過來人來說象徵新的開始,「除了經濟收入外,固定的工作可以帶來新的朋友,有助建立新的生活圈子。很多宿友未夠期離開已開始搵工,現時十多個學員中,有四人做運輸,另有人做保安、理貨等,大約有八成人就業。」
秀sir坦言為過來人就業穿針引線絕不容易,「雖然社會推動聘用更生人士,但香港僱主一般不願接納戒毒者。如過來人在見工時披露以往經歷,通常都會失敗收場。願意接納的僱主,很多都是過來人,他們戒毒後成功創業,明白戒毒者需要一份工,希望能夠幫助同路人。」戒毒並不是結局,而是開始,將戒毒與就業連結,才能為過來人提供更闊的出路。一個就業機會,足以改寫人生。
「Voice Out! 街口有樂!」專輯 由「禁毒基金」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