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寧被辭退全職照顧 見證兒子由「得手掌大」到取優異成績「孩子成長要放首位」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爸爸寧被辭退全職照顧 見證兒子由「得手掌大」到取優異成績「孩子成長要放首位」

17.06.2022
圖片由協康會及受訪者提供
6

「我對孩子沒太高的要求,健康快樂便足矣。但朗森竟然能入讀主流學校,更是精英班的一員。」Henry還未說畢,兒子朗森已迫不及待,興奮雀躍地展示其成績表,臉上流露著滿滿的自豪感。眼前的朗森與同齡小孩無別,但他是極早早產嬰(少於二十八周)。香港早產嬰比率約百分之七點六,而朗森正是其中一員,由於他身體各樣器官仍未發展成熟,在出生不久便曾多次徘徊死亡邊緣。

二十四周時  朗森突如其來的來臨

現年十歲的朗森是Henry的第二個孩子。Henry本以為兒子的出生會與上一胎的經歷相若,卻沒料到兒子出生時僅有二十四周零五天,體重只有一點七磅。回憶當日的情景,Henry指兒子只有手掌般的大小,而且皮膚薄得呈半透明狀,就連血管都清晰可見,一出生即被三個醫生插滿喉管,再送到NICU(新生嬰兒特別護理及深切治療部),兩人甚至連觸碰孩子的機會都沒有。Henry指,當時未預料朗森早產,更未來得及為兒子命名,故病房內唯獨兒子的保溫箱並非寫著其本名,而是寫著「羅婉君之子」(即朗森的母親)。

在朗森留院期間,他曾三度徘徊生死邊緣。Henry每天都害怕收到來自醫院的來電,憂心會聽見兒子病危的消息。出生僅僅八日的朗森便面臨爆肺的情況,肺部漲大壓住心臟。而兩個月後,Henry收到醫院的來電,醫生指朗森肺部虛弱,更直指「可能過不到今晚」。聽畢後,Henry和太太徹夜無眠,一心只想著無論如何都要搶救朗森,他無法想像失去朗森的日子。幸好,醫生搶救成功。但不久後,三個多月大的朗森迎來第三個難關,他出現視網膜病變,有失明的危機,需要接受全身麻醉的激光手術。Henry不甘兒子還未來得及好好去觀看這個世界便要失明,於是決定冒險一搏。第一次手術不幸失敗,但Henry不放棄,決定再試一次,幸好第二次手術成功。

 

堅強父親的背後  Henry:要對孩子有信心

Henry本來從事建築工程,但因不時請假處理兒子突如其來的情況,結果被公司辭退,只剩下太太全職工作支撐家庭。Henry坦言作為男人,面對兒子早產兼失業確實有壓力,但他認為作為全職爸爸的那段時間是他最快樂的時刻,「失去了工作好小事,可以再找過,但小朋友成長要放首位。」

他甚至認為被辭退是當下最好的安排,令他能免卻工作壓力,時刻伴在朗森身旁。他指不少人將照顧者的角色加於太太身上,然而生育是夫妻兩人的共同決定,他認為自己有責任與太太共同承擔。加上,太太曾為朗森早產感內疚,「我是否做錯了甚麼才會令他早產。」作為父親,Henry知道他必須撐著,在照顧太太情緒、給予她情感支援的同時,到醫院探望兒子,肩負起照顧家庭的重任。被問到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緒,Henry淡然地說:「男人進山洞冷靜幾天,出來就沒事了,要不然就找朋友訴苦吧!」,而Henry口中的「進山洞」就是暫時封閉自己,放下所有事,他笑言這樣有點不負責任,但必要時的確需要一點喘息的空間。

今日的Henry看似輕描淡寫地訴說著朗森命危的一切,然而他亦曾感到徬徨無助、徹夜未眠。早在朗森出生不久,他便曾向醫生查問朗森的生存率,醫生說:「爸媽你們有多大信心,孩子的生存希望就有多大。」於是,Henry和太太堅信:「只要兩人目標一致,對朗森有信心,他就一定可以。」兩人正是憑著這股信念支撐他們走到現在。

獲協康會、同路人同行 我們並不孤單 盼以自身經驗支援他人

助Henry一家渡過難關的,還有社工和同路人的同行。在朗森出院後,因擔心他身體差容易受感染,全家常處於緊張狀態,甚至足不出戶。後來,醫院介紹他們到協康會接受服務。於是,朗森到協康會康苗幼稚園就讀兼收學位。四年間,朗森在上學的同時,亦接受協康會的學前康復服務訓練。Henry和太太亦參加了協康會的活動,得到社工和同路人支援,聆聽其一路的艱辛,亦學習更多照顧早產孩子的知識,助朗森發展。

Henry指一般兒童兩歲就能獨自走樓梯,朗森則需先經歷不同的肌力訓練,直至四歲才能做到,但他總將孩子的健康和快樂放在首位,從不介意兒子發展緩慢,「慢,不要緊,只要我們一直陪伴他,我相信他總有一天都能做到。」現年十歲的朗森,已能追上同齡兒童的進度;訪問當日身穿印有波士BB卡通衣服的朗森,笑言他很喜歡這個卡通人物,因為自己小時候的髮型跟波士BB相似。

Henry見朗森情況穩定,即將到來的父親節他亦只有一個心願 —— 一家四口能健康快樂地生活下去。被問到若朗森沒有早產,Henry會否對孩子有更高的要求,他笑言可能會嚴格一點點。因此,他亦指縱然昔日的路途艱辛,但他慶幸曾有陪伴早產兒成長的經歷,令他懂得健康比一切還要重要,亦學會懂得關懷別人和何謂「感受」。

Henry感恩昔日幸得同路人支援才能堅持至今,他亦有感有多少早產嬰家長,跟昔日的自己一樣徬徨無助;加上疫情,Henry希望善用在家的時間,於是萌生了做義工的想法,成爲「賽馬會社工創新力量:早產嬰家長支援計劃」的義工,冀以自身經驗跟同路人分享。他時常以線上方式分享早產嬰家長在家照顧孩子的方法和早產的資訊等。他亦會鼓勵早產嬰爸爸學習承擔責任,成為家庭最強大的後盾,但他強調:「父親也不是萬能,要學會適時宣洩情緒。」他亦以自身為例,有需要時便應尋求協助,連結社會資源,減輕照顧家庭的負擔。

協康會推全港首個早產嬰家長支援服務

根據協康會二零二零年一項有關早產嬰家長面對的困難調查,普遍早產嬰家長擔心孩子的成長和難以接受孩子在NICU的情況。協康會署理區域經理卓冰峰認爲新手爸爸可主動給予太太情感上的支援,一同渡過難關。他亦明白早產嬰家長會感彷徨無助,但無奈坊間未有針對早產嬰家長的服務。因此,協康會在二零二二年四月展開「賽馬會社工創新力量:早產嬰家長支援計劃」由孩子出生一刻為父母提供早產嬰關懷包、情緒輔導等服務,與早產嬰家長同行。計劃開展至今已支援超過二百多個家庭,另外本計劃更特別為新手早產嬰父母製作關懷包,並計劃於各醫院NICU,病人關注組織、母嬰健康院等單位派發。卓冰峰解釋,六歲前為兒童的黃金學習時間,他鼓勵家長把握時機,必要時應尋求專業人士或社工的協助。

圖片由協康會及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