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中學教師陳智偉 手機隨拍《黑教室》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一瞬間²

【圖輯】中學教師陳智偉 手機隨拍《黑教室》

21.04.2019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a11
a9

「那邊自由國度又再吹來陣陣血腥味。年輕學子因被欺凌或被責罰或因失戀或家庭糾葛或其他不能理解的原因而拿起了自動步槍向同袍或師長掃射。砰砰槍聲與尖叫此起彼落,演奏起送別的安魂曲。然後,是最後一槍休止符,寂靜化作通紅。殺人還是被殺,早已難辨。」──摘錄自陳智偉作品《黑教室》

《黑教室》俯拾校園內的人事物,尋常如學生早會、老師走樓梯或學生伏在地上嬉戲的影像,竟給予觀者一份壓抑得透不過氣的視覺衝擊。攝影師陳智偉(陳sir)是一名band 3中學老師,他以手機隨拍教學日常,強調沒有拍攝意圖,只是一種當下情緒,「見到吸引我的事情,就會忍不住拍攝下來。」

a7
a4

影像作為情緒串連

這種影像介入並不抽離或置身事外,從中可以窺探一位老師的內心世界。諸如那個像人腦的小麵包,其實是陳sir某天沒時間吃午飯,於是趕去學校小賣部吃一份21元的學生餐而「感觸學生要吃這些食物」的隨拍;或他驚訝學生負責照料的小盆栽正在垂死中,於是隨興在學生面前拿起小盆栽到黑板前留影。

陳sir當過十二年社工,其中四年在學校服務,體會學校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關鍵,駐校社工卻只能提供補救性工作,「見到學生出事太遲」,遂轉行當老師。他執起教鞭,這幾年卻感到香港教育的種種不公義。「那種情緒是帶着無助和無奈的。為何師不可多花時間在下課後和學生打球,卻只顧忙於開會和文書工作,以備教育局隨時來翻查文件?陪伴學生那些不能量化的事情就要犧牲掉?」或如學校要求學生站立時必須雙手放後,卻包裝成一種羣育訓練,而往往忽略尊重學生的獨立性,都不外乎是成年人的權力操控,實質把教育扭曲。

a5
a6

最近教育界一片死灰,老師自殺、有學校一年有廿二個老師離職,在他眼中,教育制度令老師面對沉重壓力甚至忘卻初衷。有些老師會在下課後返回教員室以尖酸刻薄的說話來形容學生;有些老師目睹同事被校長欺凌而不敢挺身而出;也有些老師自覺成為制度下的共犯而感到內疚。「究竟學校在乎收錄好學生,還是在乎培育每一個生命?造就成功學生的背後,又有多少失敗學生沒人理?」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心理矛盾。

他在公餘修讀港大專業進修學院當代攝影深造文憑,早前需要為學系的攝影展覽《視覺.場域》提供一個作品,遂把這兩年間的隨拍作出篩選,再請沖曬店的人員把照片調校至黑白暗啞的色調,他說,《黑教室》是一個影像散文作品,也是個人的情緒串連。

「雖然我的作品很黑色,但教育應該用樂觀的角度去看。」事實上,《黑教室》的影像充滿弔詭,一個學生雙腿瘀黑,可以是嬉戲或被欺凌所致;一個學生背部被貼上紙畫龜,諧趣的玩樂又或許會被視作欺凌;或是一個掩着面抄功課的學生,誰能了解她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交功課只為逃避懲罰?

a8

人鬼難辨

《黑教室》的故事,尚有這下半部分情節:

「這邊彷似氣通人和,金漆牌匾刻著『苟欲匡扶正氣弘揚大道莫如興學』,善長人人頭戴光環。惟見莘莘學子頸纏鐵圈被牽引拉扯,被教育被紀律被馴服被洗腦。伊甸園內不見歡笑只有無奈,沒有彩虹只餘黑白。「善良的天使頭上長出了棱角仁愛的笑容卻埋下了獠牙。陰功還是陰騭?人鬼早已難辨。」

a11
a2

Pr o f i l e

陳智偉,70後,香港為家。為人之患及註冊社工。尤為關注成人權威所建構的社會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一瞬間²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