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療扎記】病人服的哲學患病甚艱難(六之四)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診療扎記】病人服的哲學患病甚艱難(六之四)

03.10.2019
汪划

浪蕩書店,巧遇上一本名為《慢療》(God Hotel)之書,心生好奇,一讀卻覺甚具啟發,對醫學門外漢的我也長知識。這本由維多莉亞.史薇特(Victoria Sweet)醫生描寫她二十多年來,在美國三藩市深池醫院(Laguna Honda Hospital)與一千六百多個病患的互動生命故事,令我捧着讀得甘之如飴。皆因書中指出現代醫學視人體生病如維修的機器,加上事事都講求效率、果效及需要制度化管理的年代,故此公營醫院就變相似是一間要每日追求指標的兵工廠。

4_2

別因快而得慢

透過不同病患的故事,叫原以習西醫為傲的史薇特,重新反思當代醫療從「機械論」角度出發而帶來的限制,並在深池醫院體現到從前古老醫療「生機論」,即是用飲食休息作導引,以「慢療」方式去照顧病患,培養病人本身的自然療癒力,醫護照顧病人的方式,像園丁料理植物一樣,除看病之本身外,還關心到病患與外在環境的關係及影響性,如病人的飲食規律、人際關係、四季與生活環境、情緒變化等。

她指,現代西方醫學最強是技術及方法,善於傳染及局部性治療,治療效果雖快速顯著,但久經日子,發現流於「治標」,未必能徹底「治本」,欠缺整體的宏觀性,將病患的周邊因素排除在外,故慢性病如糖尿病、癌症等未必能得到最理想的效果。

4_1

在深池這所源自中世紀,美國最後一間救濟院工作過程中,史薇特醫生見證昔日醫護不用撰寫大量表格及報告的年代,護理員完成工作後,空餘還能與病者建立關係,願意做額外貼心的事,如為病患編織毛毯或為病人梳頭化妝;醫生為了病人的褥瘡,花了兩年多時間,去除掉防礙療癒的元素,並調整患者的飲食及生活細節,減去不必要的藥物,並給予充分的療癒時間,最終能把褥瘡治癒。

了解到快、慢療之間的優缺,作者認為兩者不一定是對立,其實兩者是可互補長短,並又寄語若能減少前線醫護行政工作所花的時間,讓醫生有多點時間及空間將診斷做好,不再依仗大量科技診斷,減弱醫生診斷技巧,而且別輕視那看似無效率的治療方式,其實長遠來說能省卻不必要的藥物及副作用。

讓貧苦也可以有優質的治療

雖然醫院的病人多是貧苦大眾,但醫院並沒有因為是基層,所提供的服務相對較差。反而聽來卻叫我神往,很想一睹其貌。當我google它從前舊貌,上世紀建築,建山崗上的,更有農場草地,病人有優良的飲食;病房內有豁然的窗戶,病患能進行日光浴,呼吸新鮮的空氣,甚至會有按摩,而最重要是醫院能讓病人留院多月靜養等。可惜,這烏托邦之地,最後仍難逃走上改革之路,變成簇新亮麗現代化的醫院。

叫人倒胃口的病人服

不過,讀到深池醫院如何細緻地從各方面關顧病人,也不禁令我勾起有次住在公立醫院內科病房的一段小插曲。記得那天要洗澡,便問問病人服務助理員阿姐,拿一套病人服給我更換,而假如你曾有入住公立醫院的經驗,穿過那套深綠色格仔睡衣,就算衫領上相同尺碼,其實都是大小長短都不一的。所以就算體形較高大健碩的人,就算中號也穿得綽綽有餘。

4_3

但阿姐卻認為我應穿大號,為了證實她眼光是對的,還突然伸來魔手,硬要翻開我的衫領看看所穿著的尺碼,這一下的冒犯舉動,嚇得我不禁問:「你想做咩?」她說,怕我記錯,真令我哭笑不得。雖然助理員阿姐最終拿了一套中號的綠睡衣給我。但接下來才叫我驚心動魄。

那套所謂洗淨簇新的病人服,縐得如醃梅菜,還帶有一陣陣潮濕味。那袖口又闊又長,衫身卻短,不合乎比例,再配上那條吊腳褲,穿上它那身怪模怪樣的裝束,已叫病人臉上再徒添幾分憔悴。

但最叫人倒胃口是,手臂突感一下刮來的刺痛,翻開手袖一看,才驚見一張圓形小小的藥水膠布仍半黏貼在我的衫袖裏,相信是之前的病人,不知是抽血還是手臂有傷口而貼上膠布,但清洗過程未見能徹底除掉。當下的我除了震驚,擔心衞生之餘,也只能更換新的罷了!

別以為病人服只是小事一樁,但其實在2015年,瑪麗醫院的病人爆發霉菌感染,在五宗感染個案中,有兩宗更是死亡。及後抽查發現污染源頭是來自替十五間公立醫院的洗衣場,其衣服及被鋪上被驗出少孢根霉。

病人服也應與時並進

朋友說其實現時醫管局的病人服也曾有受歡迎的一刻。她指,當醫管局仍未成立時,從前病人服是白色的,自醫管局成立才換上這套綠色睡衣款式,直到現在,起初甚為大眾受落。

不過,經過二十多年卻未有與時並進。別以為病人服只是穿來睡覺而已,在外國有醫療機構便找來專門生產醫療服裝的公司,重新設計病人服,不但配合日常例行檢查治療,如衫身有袋可放個人物品、手臂是闊袖及有鈕扣,病人不用脫下衣服便能輕鬆檢查。至於台灣醫院的病人服款式,常見是「和尚袍」為主,即像日式浴衣,是前面左右掀開,配上繫帶來縛緊,而不同醫院顏色花紋也不一樣。

雖然沒有人會想穿起醫院的病人服,不過如它能將美感與功能性結合,並清洗得整潔,作為身處病痛中的人,也會感覺到被尊重。(六之四)

作者簡介

汪划,平凡港巷蟻民,日做夜做,與家有兩老孖寶,一屋同簷均是長期「三高」病患,經年醫院診所來回跑,又出國尋醫及陪診,才切膚體會香港基層患病甚艱難。

汪划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