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那是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理想世界,蘊含着對世界的渴望與夢想。如此一個烏托邦,大概你我心中,都會有一個,只是未曾被看見。
在深水埗欽州街一條天橋底下,「種」下了四十五棵樹。這些樹,由不同能力背景的人士所畫——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精神病患者、視障人士等等。每一棵樹,都是他們的內心縮影,也是他們心中那個「秘密花園」。
從門口進去,便會看見兩棵特別的「樹」:一棵懂得移動的「善良樹」,另一棵樹上結滿六顆蘑菇。
這兩幅畫作,出自一對視障夫妻之手,看不見世界的他們,用畫筆描繪出自己的「秘密花園」。
⚡ 文章目錄
樹若無根 自由自在飛他方
平日裏我們所認知的樹,總是紮根於大地,但何志強(阿強)所畫的這棵樹,外表看起來雖與尋常的樹一樣,有着粗壯的樹幹,枝繁葉茂,只不過,仔細一看,你或許會發現,這棵樹,是一棵沒有根的樹。
當初畫這棵樹的時候,阿強在想,如何能將這棵樹與現在的都市連上關係,「本來樹是種在地下的,不會動的,但我想天馬行空一點,這棵樹是懂得飛的,能自由自在地去不同的地方。」阿強說。

一棵會飛、能四處移動的樹,為何他會有這樣的構思呢?
「因為樹給我的感覺很和諧,人們能很放心在樹蔭下乘涼,很有被保護的的感覺。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愈來愈科技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愈來愈少,其實更加需要一些讓人安歇的地方。那我就想,如果一棵樹,能夠四處走動,那有人需要它的時候,它便可以過去讓人歇一歇。」阿強一邊從口袋中拿出零食餵着身旁的導盲犬Dash,一邊娓娓道來他的創作故事。
今年五十多歲的他,從小開始患有弱視,直到三十歲開始,其中一隻眼的視力慢慢變差,近幾年,另外一隻眼的視力也漸漸變弱,現在只能隱約感受到光暗。他坦言,或許因為自己屬於社會上的弱勢,才更希望世界多一點會移動的「善良樹」。
「在這個社會上,無論是甚麼群體的人,在每個人心中,不多不少地都築起了一堵牆,所以我希望社會能有着這些善良的樹,發揮着自己的初心,讓不同的人,都能夠很放心地在樹蔭下安歇。」
樹上長菇 遮風擋雨保護人
對阿強來說,樹,是遮蔭的地方,而對他的太太霍潔美(阿美)而言,樹,亦是一個為人遮風擋雨的地方。她認為,人與大自然,是有着唇齒相依、互給互足的關係,阿美所畫的樹,樹上有着六顆蘑菇,她說,這些蘑菇,是讓這棵樹去吸收能量,然後再來保護我們。

「我們需要大自然許多的東西,它的雨水、它的風、它的光。當心情鬱悶的時候,很需要在戶外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或者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能夠站在太陽底下,被陽光曬一曬,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式。」她解釋道。
和阿強一樣,阿美小時候亦患有弱視,一次的手術失敗,讓她終生都失去視力。她形容,這次能重拾畫筆,畫出心中的那棵樹,是一個「荒誕的夢想」。

「在有視力的時候,其實我是很喜歡畫畫的。在失去視力之後,我沒有想過,自己依然能夠實現這個荒誕的夢想,那種感覺,很難用言語去形容。」她說道。
「我們已經看不見了,其實已經沒有想過可以再拿起畫筆,但是Soyi很有心思,她很明白視障人士缺乏甚麼,利用觸感幫助我們去畫畫,那我們才能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重新畫出來。」
45棵樹 45個等待被看見的「秘密花園」
阿美口中這位Soyi,是本地藝術家蘇泳如(Soyi So),亦是本次展覽的策展人。Soyi從事社會服務十年,一直以藝術幫助不同群體的人士去認識自己的情緒,服務對象包括長者、殘疾人士、青少年及照顧者。
這次的展覽中,除了展出阿強和阿美的畫作,還有一共四十五位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所畫的樹木,當中包括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精神病患者、照顧着、視障人士等等。她將這次的展覽名為《我們的秘密花園》,背後有何意思?
「我們想帶出的是,如此天馬行空的世界,未必存在於現實當中,但是希望大家用一個窺探的角度來這個展覽,試試他們能不能找出潛藏在心中的那片天。」Soyi解釋道。



「其實在這四十五位藝術家的腦袋裏面,有很多對世界的想像,但我們可曾試過給他們一個空間和機會去訴說自己所想?或者,我們有沒有嘗試發掘他們的內心世界?在這些標籤背後,到底他們的秘密花園是甚麼?」
深水埗的天橋底下,有着一個秘密花園,種着四十五棵樹。等待被看見。
《賽馬會惜樹靈人》計劃:《我們的秘密花園》
展覽日期:2025年5月10日至6月8日
展覽時間:早上11時至下午7時
展覽地點:賽馬會長春社綠滿林走廊 |九龍深水埗欽州街西26號(南昌站D1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