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棵「內心樹」展覽】深水埗天橋「種樹」等待「認養」 視障夫妻何志強X霍潔美 用畫筆繪下腦海中的「善良之樹」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45棵「內心樹」展覽】深水埗天橋「種樹」等待「認養」 視障夫妻何志強X霍潔美 用畫筆繪下腦海中的「善良之樹」

featured-image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那是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理想世界,蘊含着對世界的渴望與夢想。如此一個烏托邦,大概你我心中,都會有一個,只是未曾被看見。

在深水埗欽州街一條天橋底下,「種」下了四十五棵樹。這些樹,由不同能力背景的人士所畫——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精神病患者、視障人士等等。每一棵樹,都是他們的內心縮影,也是他們心中那個「秘密花園」。

從門口進去,便會看見兩棵特別的「樹」:一棵懂得移動的「善良樹」,另一棵樹上結滿六顆蘑菇。

這兩幅畫作,出自一對視障夫妻之手,看不見世界的他們,用畫筆描繪出自己的「秘密花園」。

樹若無根  自由自在飛他方

平日裏我們所認知的樹,總是紮根於大地,但何志強(阿強)所畫的這棵樹,外表看起來雖與尋常的樹一樣,有着粗壯的樹幹,枝繁葉茂,只不過,仔細一看,你或許會發現,這棵樹,是一棵沒有根的樹。

當初畫這棵樹的時候,阿強在想,如何能將這棵樹與現在的都市連上關係,「本來樹是種在地下的,不會動的,但我想天馬行空一點,這棵樹是懂得飛的,能自由自在地去不同的地方。」阿強說。

何志強的作品,名為《懸浮虛實樹》。
何志強和他的導盲犬Dash,站在作品《懸浮虛實樹》前面合照。

一棵會飛、能四處移動的樹,為何他會有這樣的構思呢?

「因為樹給我的感覺很和諧,人們能很放心在樹蔭下乘涼,很有被保護的的感覺。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愈來愈科技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愈來愈少,其實更加需要一些讓人安歇的地方。那我就想,如果一棵樹,能夠四處走動,那有人需要它的時候,它便可以過去讓人歇一歇。」阿強一邊從口袋中拿出零食餵着身旁的導盲犬Dash,一邊娓娓道來他的創作故事。

今年五十多歲的他,從小開始患有弱視,直到三十歲開始,其中一隻眼的視力慢慢變差,近幾年,另外一隻眼的視力也漸漸變弱,現在只能隱約感受到光暗。他坦言,或許因為自己屬於社會上的弱勢,才更希望世界多一點會移動的「善良樹」。

「在這個社會上,無論是甚麼群體的人,在每個人心中,不多不少地都築起了一堵牆,所以我希望社會能有着這些善良的樹,發揮着自己的初心,讓不同的人,都能夠很放心地在樹蔭下安歇。」

樹上長菇  遮風擋雨保護人  

對阿強來說,樹,是遮蔭的地方,而對他的太太霍潔美(阿美)而言,樹,亦是一個為人遮風擋雨的地方。她認為,人與大自然,是有着唇齒相依、互給互足的關係,阿美所畫的樹,樹上有着六顆蘑菇,她說,這些蘑菇,是讓這棵樹去吸收能量,然後再來保護我們。

 

霍潔美的作品,名為《平安樹 / 無災無難安穩樹》。
霍潔美的作品,名為《平安樹 / 無災無難安穩樹》。

「我們需要大自然許多的東西,它的雨水、它的風、它的光。當心情鬱悶的時候,很需要在戶外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或者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能夠站在太陽底下,被陽光曬一曬,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式。」她解釋道。

和阿強一樣,阿美小時候亦患有弱視,一次的手術失敗,讓她終生都失去視力。她形容,這次能重拾畫筆,畫出心中的那棵樹,是一個「荒誕的夢想」。

阿強及阿美自幼在盲人學校認識,後來結為夫妻。
阿強及阿美自幼在盲人學校認識,後來結為夫妻。

「在有視力的時候,其實我是很喜歡畫畫的。在失去視力之後,我沒有想過,自己依然能夠實現這個荒誕的夢想,那種感覺,很難用言語去形容。」她說道。

「我們已經看不見了,其實已經沒有想過可以再拿起畫筆,但是Soyi很有心思,她很明白視障人士缺乏甚麼,利用觸感幫助我們去畫畫,那我們才能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重新畫出來。」

45棵樹 45個等待被看見的「秘密花園」

阿美口中這位Soyi,是本地藝術家蘇泳如(Soyi So),亦是本次展覽的策展人。Soyi從事社會服務十年,一直以藝術幫助不同群體的人士去認識自己的情緒,服務對象包括長者、殘疾人士、青少年及照顧者。

這次的展覽中,除了展出阿強和阿美的畫作,還有一共四十五位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所畫的樹木,當中包括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精神病患者、照顧着、視障人士等等。她將這次的展覽名為《我們的秘密花園》,背後有何意思?

「我們想帶出的是,如此天馬行空的世界,未必存在於現實當中,但是希望大家用一個窺探的角度來這個展覽,試試他們能不能找出潛藏在心中的那片天。」Soyi解釋道。

是次展覽由本地藝術家蘇泳如(Soyi So)籌備及策劃。Soyi 過去曾帶領不少視障人士進行藝術創作,她形容,自己更多時候只是擔任輔助角色。例如,她會協助視障人士用皺紋膠紙勾勒出圖案輪廓,或在需要時遞上畫筆。然而,對於創作過程,她特別重視讓他們自行完成作品,希望藉此讓他們感受到自我表達的價值與力量。
是次展覽由本地藝術家蘇泳如(Soyi So)籌備及策劃。Soyi 過去曾帶領不少視障人士進行藝術創作,她形容,自己更多時候只是擔任輔助角色。例如,她會協助視障人士用皺紋膠紙勾勒出圖案輪廓,或在需要時遞上畫筆。然而,對於創作過程,她特別重視讓他們自行完成作品,希望藉此讓他們感受到自我表達的價值與力量。
展場中的四十五棵樹,若參觀者喜歡的話,能夠「認養」一棵回家,每棵樹有五個「認養」名額,在選擇「認養」之後,需要寫下一些對藝術家的說話,之後會收到該畫的明信片作為紀念。Soyi說,希望這個「認養」過程,能夠增加藝術家與大眾之間的互動。
展場中的四十五棵樹,若參觀者喜歡的話,能夠「認養」一棵回家,每棵樹有五個「認養」名額,在選擇「認養」之後,需要寫下一些對藝術家的說話,之後會收到該畫的明信片作為紀念。Soyi說,希望這個「認養」過程,能夠增加藝術家與大眾之間的互動。
除了畫出代表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棵樹,Soyi亦「不被污染的大自然」為題,邀請藝術家畫出心中一個理想的大自然世界。
除了畫出代表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棵樹,Soyi亦「不被污染的大自然」為題,邀請藝術家畫出心中一個理想的大自然世界。

「其實在這四十五位藝術家的腦袋裏面,有很多對世界的想像,但我們可曾試過給他們一個空間和機會去訴說自己所想?或者,我們有沒有嘗試發掘他們的內心世界?在這些標籤背後,到底他們的秘密花園是甚麼?」

深水埗的天橋底下,有着一個秘密花園,種着四十五棵樹。等待被看見。

 

《賽馬會惜樹靈人》計劃:《我們的秘密花園》

展覽日期:2025年5月10日至6月8日

展覽時間:早上11時至下午7時

展覽地點:賽馬會長春社綠滿林走廊 |九龍深水埗欽州街西26號(南昌站D1出口)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