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漫畫作品《噬亡村》漫畫版已經大結局。這部作品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在Disney+播放,口碑轟傳,第二季即將播出,預期限制級場面將會比第一季更為密集。
《噬亡村》引起關注,除了因為節奏明快,懸疑驚慄,還因為漫畫原作者二宮正明透過充滿迫力的畫面和分鏡,帶出了個體與集體對峙的永恆主題。
劇情重溫 爆裂刑警初到「異域」
重溫《噬亡村》的故事如下:故事一開始,警員阿川大悟因見女兒真白被要脅,開槍殺人,然後被調職到遠離城市的鄉村。一家三口,包括因創傷而失語的女兒,從城市搬進與世無爭的供花村。村民熱情好客,大自然風光明媚,似乎是治癒心靈的最佳良藥。可是,供花村表面平靜和諧,其實隱藏着極為可怕的秘密。前任及現任派駐警員,先後遇害和遇襲。幾經追查,原來村裏竟然保留着「食葬」傳統:他們不但吃逝去的親人,還會把小孩囚禁在密室養大然後吃掉。
供花村幾乎與世隔絕,阿川一家陷入無法逃生的絕境,危機接二連三,轉折和驚嚇位密集,線索和陰謀詭計交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巧妙的是,故事透過「食葬」習俗,帶出集體和個體之間的衝突和反思。這一點,不管是漫畫原著和改編劇集,都有充分體現。


畫皮轉移 後藤銀從被害者到加害者
曾經說過,人類歷史,最可怕的悲劇,往往不是來自個體傷害個體,而是來自集體對個體的傷害。故事中的「吃人肉傳統」,隱喻着無處不在、不問情由、高高在上的「集體利益」。
所謂「集體利益」,歸根究柢,不過是一個用來操控別人的幌子,是一種佈滿「紅線」的武器,用來對付反抗「集體利益」的任何個體。
後藤銀是漫畫下半部的靈魂人物,她既是受害者、被迫害者,後來又成了加害者和迫害者,她是反派,同時也是一個曾受到集體傷害的可憐人。她被「集體利益」所害,因而亦深知「集體利益」不講理的威力,於是奪權之後,用她自己創造的另一種「集體利益」來操控本來迫害她的後藤家族。
改編劇集的年輕版後藤銀,由恒松祐里飾演,她必須展示出一個靈魂如何不斷被屈辱感蠶食,演變成如何被復仇之火焰折磨並燃燒。她終於認識到,虛妄的「集體」,正如《聊齋》裏的畫皮一樣,她從別人身上撕掉了,復把畫皮披在自己身上。畫皮下的魑魅魍魉,如此這般,一代一代,把仇恨、壓迫和恐懼一直延續下去。
這個悲劇好像冥冥中注定了,難以改變,因為「畫皮」用起很方便,每個人披上了上去,就再也不想剝掉。畫皮上的「人樣」,畫皮下的「鬼樣」,漸漸融為一體,人不像人,鬼不成鬼,人鬼難辨。害人幫人,利己害己,是信念,是妄念,始作俑者,已經無法細分,真假虛實,亦已無法界定。


個體覺醒 「那個人」最後「自食」而亡
峭壑陰森,人間不盡是慘淡。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噬亡村》到了最後兩集,集體的瘋狂殺戮之中,出現了個體突然覺醒的光輝時刻。人性的一剎那光華,戰勝了命運強加的桎梏。故事中那個似乎因基因突變、身形變得異常巨大的「那個人」,生吃人肉,被奉為神靈,最後面對天真無邪的小女孩真白,因為人生第一次受到保護而覺醒。他沒有吃掉真白,反而「自食」而死。警官阿川大悟,這次在女兒真白幾乎被吃掉之際,沒有開槍,他終於明白,警察不是超人,不是上帝,他唯一能做的,只是依法把犯法的人逮捕。集體的殘酷,由累積而成,破解的方法,來自集體裏每個個體的覺醒,明白了集體之虛妄,才能真正領悟到為何每個個體都值得尊重,才能領悟真正的自由,來自每個個體的自由,而不是某一個集體「高人一等」。
漫畫最後幾頁,細心的讀者應該留意到,完全呼應第一集頭幾頁:供花村回復平靜,阿川大悟騎着自行車,在村莊的小徑走過,笑面迎人的村民噓寒問暖。
阿川仍然要騎上「外地人騎不上去的斜坡」;當初騎不上,最後一天當值,他奇怪自己終於騎得上去。第一集他說:「這是個好地方!」最後一集村民問他:「還喜歡供花村嗎?大家都是好人,對不對?」他說:「好人嗎?應該說是善良吧。發生那種事之後,還是對我很好,真的很感動!不知道應怎麼謝謝大家才好!」
故事結束了。一輪大戰之後,包括警員在內、多達八十六人犧牲,孩子被救出,歹徒被繩之於法。真白能夠再說話,大悟立功,被調回東京……
然後,好心的村民,臉上露出微笑。
鏡頭閃回。前任警官狩野的遺言。「這個村子的人,會吃人!」
畫面最後一格定格是……
微笑的村民,從口中掏出了一件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