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同路舍
熱門文章
同路舍
同路舍
ADVERTISEMENT

【同路舍專欄】撥水事件過後 沒有被看見的無家者清場行動

05.04.2024
賀卓軒(同路舍署理項目經理(社區發展))
圖片由作者提供

綿連的無家者欺凌事件

今年一月底,跑馬地黃泥涌道行人隧道發生了一件無家者欺凌事件,數名中學生無差別向在那裡露宿的無家者撥水,並把過程上傳到社交媒體。事情曝光後,大眾普遍對他們的行為表示憤怒,認為如此欺凌弱勢社群是不能容忍的。警方隨後跟進此事,校方亦回應指會認真處理,唯望外界給予學生空間,讓他們吸取教訓及藉此成長。事件在社會上得到廣泛關注,該片段隨後數天亦於不同社交媒體流傳,主流媒體包括電視台亦有報道,無家者議題鮮有地成為香港的熱話。

但大家未必知道,在事件熱議高峰剛過去後,那裏的無家者隔天就要面對政府的清場行動。

被囤物問題困擾的Mary ─ 城牆下的堅持

Mary(化名)是隧道內其中一位非華裔無家者。她年紀老邁,身形嬌小,大多時候說話都氣若游絲,微微彎曲的腰背讓顯得她十分脆弱。行人隧道長逾二百米,她露宿在隧道的中間位置,由於她對自己的所有物有一定程度的依賴,加上長年無家的經歷讓她缺乏安全感,於是她在隧道中以帆布和圍欄築起了重重的「城牆」,好讓自己在漫漫長夜中得以安寢。

政府於一月中張貼通告,指無家者不法佔用公共地方,並將於2024年2月2日「進行清潔工作」。有趣的是,可能是公關技倆的提升,政府近年來張貼的通知在遣詞造句都變得比較溫和。還記得2017年時,政府曾於隧道掛上橫額,以五種語言斗大的寫着:「不准在此行人隧道內露宿」;而現時大多會以「清潔」或「美化工程」為由,讓人以為部門並不是準備進行驅逐無家者行動,去年二月大角咀櫻桃街隧道清場行動便是一例。然而,大多數無家者得悉政府部門將會到場「清潔」後,都要誠惶誠恐地渡過隨後的數週,面對居所可能會被清理的不確定性。

同路舍外展義工於「仁愛行」(Kindness Walk)與Mary傾談,了解她的近況。
同路舍外展義工於「仁愛行」(Kindness Walk)與Mary(左一)傾談,了解她的近況。

清場前Mary的最後準備工作

不幸的是,今次清場行動的主要目標,就是年邁的Mary,因為部門認為她的所佔空間太多了。所幸的是,由於同路舍「仁愛行」的外展義工近年持續探訪這條隧道,義工隊長與她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她亦向我們表達了面對清場的不安,並希望我們能夠在清場前先協助她清理部分物品,好讓行動當日部門得悉她有意減少所佔空間,從而不會出手太「狠」。

故此,在清場前一晚,我與兩位義工就到場與她一起執拾家當。如果大家對囤物行為以及囤物者心態有一點認識的話,就不難想像與Mary清理物件的最大難度,並不在於搬運時的體力勞動,而是如何與她商量物品的去留問題。因為在旁人眼中,那些家當可能只是一堆不明所以的雜物;但在囤物者的眼裡,這些卻是需要下定決心方能割捨的寶物。所以老實說,當晚我們花費的力氣,並不足以讓她所佔的空間有多少縮減。作為社工的我,面對着她亦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夠力有所及的幫忙搬運和清理,並在過程中提醒她,明天清場行動我們都會到場協助,希望可以減少她內心的不安,好讓她在惶恐中能夠稍息一陣子。

清場行動當日早上,不少隧道內的無家者都趕在食環署到場前,執拾自己的物品。當我再見到Mary時,她睡眼惺忪的瑟縮在一張小椅子上,原來前一晚當我們離開後,她仍在努力的清理自己的物品;而其實她因為反反覆覆的執拾,已有四日睡眠不足三小時了。當時她有氣無力,只能默默的在等待清場行動開始,但因為體力透支,只好請我們幫她買一份早餐。

清場當日,政府人員在Mary跟前清理她的物品。
清場當日,政府人員在Mary跟前清理她的物品。

清場行動:政府部門與Mary的互動

清場行動大約十時開始,縱然隧道內也有其他無家者搭建了類似木屋的建構物,但政府部門的主要目標,仍是Mary的家當。故此,在得到Mary的同意下,食環署職員協助她搬開了圍欄,視察她居所內的衛生狀況,並著手搬走她的物品。而Mary深知即使她不希望居所被清理,但在行動當日她亦只能夠放手配合。政府部門亦有釋出善意,盡可能每一件物品都詢問Mary能否丟掉,亦會保留如藥物或食物等生活用品。整個過程中,Mary都憂心忡忡的站在工作人員旁邊,生怕重要的物品一不留神就會被丟掉。

如同過往的清理行動,貨車運走了大量物品,擾攘了大半天過後,數日後無家者便回復往日的生活,再次隱形於政府以及大眾的目光之外。縱然同路舍和其他無家者服務單位都曾經勸導Mary離開露宿生活,為她安排宿舍入住,但她最後仍然是選擇於一個自己都不感到安全舒適的地方生活。作為一個女性年長無家者,她憂心自己在隧道中的安全,亦感到自己處於孤單無依的處境;她希望自己在危難中能夠得到幫助,但又難以跨出關鍵一步,尋找長遠而適切的援助。她的生活選擇看似矛盾,但這種複雜性正正是無家者的常見特徵,亦是社會大眾在理解無家者作為邊緣社群時,認知上最大的鴻溝。

清場當日,政府人員在Mary跟前清理她的物品。
清場當日,政府人員在Mary跟前清理她的物品。

關注無家者:權力壓迫下的公眾反應?

在學生潑水事件中,Mary因為當時在帆布圍欄內休息,倖免當災;但當時的吵鬧聲亦有令她受驚,畢竟露宿的生活,甚麼都有可能發生。事件往後的一星期,在新聞的發酵下,跑馬地隧道多了很多人來訪,有的是媒體採訪,亦有因看到新聞後,心生義憤而希望到場關心一下無家者的普通市民。然而,或許我們會因為有人對無家者作出欺凌行為而群起聲討,但假如他們面對的壓力亦來自擁有權力的一方,我們又有沒有為無家者心生同樣的義憤,和實踐同樣的關懷呢?

定期清理無家者的聚居點,已是政府多年來的地區行動方針。行動的具體執行方法隨着時間不斷變更,但政府不願意訂立無家者友善政策的取態,卻是始終如一。無家者並不是與社會隔絕的社群,而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香港如何看待無家者,除了關乎社會福利制度,其實更是作為先進城市一種文化素質的體現。從大眾對於學生潑水事件的反應,不難看出香港人對弱勢社群是具有同理心和關懷的,那麼,不如我們一起多踏出一步,看看無家者面對的日常困境,聽聽無家者藏在心中的惶恐,說說我們希望香港如何對待他們。

賀卓軒(同路舍署理項目經理(社區發展))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