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發明了新物料?│HK MATERIALS FOR THE FUTURE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時尚,從毀滅到重生 │ 新世代物料的時尚革命

      誰發明了新物料?│HK MATERIALS FOR THE FUTURE

      09.06.2025
      品牌提供 & AFP

      時裝設計日新月異,並非只是虛有其表—再浮華虛幻的剪裁或造型,沒有相對應的綾羅綢緞作為原材料,時裝根本只是空談。從以植物蔽體、獸皮裁衣到如今讓人眼花繚亂的服飾設計,最容易讓時裝愛好者忽視的,或者正是服裝設計背後,設計師與科學家合作進行的科研步驟。

      「紡」與「織」的重要性

      Coperni
      Coperni

      時裝我們現在總掛在口邊,但很常忘記,時裝之前應是「紡」與「織」。《說文解字》中說,紡者,「網絲也」,將絲、麻、棉等纖維抽成線紗;織者,「作布帛之總名也」,將絲線織就成布帛,以供裁衣。沒有紡織,時裝不可能存在。當然,除了棉麻等植物材料,物料自然也是隨着時代變得多元化,從皮革到人造纖維,再到塑料PVC、3D打印樹脂甚至液態「布匹」,服裝也因此打破傳統的框框,演變出更多形態。翻開時尚史,不少經典設計也因其獨特創新的物料晉身殿堂,如Burberry的Gabardine密織斜紋布、Prada的降落傘尼龍等,更近代的品牌則由法國新銳品牌Coperni做代表,每一季都是一場場精采的時裝實驗,Bella Hadid充滿噱頭的噴漆連身裙、換上純素皮革、玻璃、純金、鑽石、隕石甚至二氧化矽凝膠製作的Swipe Bag,無不讓人讚嘆物料世界中的奇思異想。

      新物料的未來

      big story

      也別總是覺得外國的月亮特別圓,香港也有專門針對時裝和服飾物料研發的實驗室和公司,不僅是為了美觀或實用,更多是配合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剛於四月底結束的「香港時裝街」,當中的「NEXT@Fashion InStyle」展區便呈現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前瞻科創公司,為紡織及時裝業者帶來多元化的物料選擇。當中Cobalt Fashion研發出一種以養殖海藻作為原材料的物料「AlgaFila」氣凝膠纖維,不僅輕盈且具備絕緣性質,海藻本身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更比一般數目高四百倍,不僅能為這種嶄新材質提供原料,更能減低溫室氣體的濃度。而由政府創新科技署指定的材料研發中心,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no and Advanced Materials Institute, NAMI)更透過基因工程及生物科技,利用細菌研發出可持續燃料,試圖從源頭解決紡織業造成的水污染問題。貿發局更邀請了五位香港時裝設計師,利用香港時裝界中呈現的嶄新物料,設計出不一樣的服飾系列。

      科研與產業合作的契機

      Aelis
      AELIS Couture

      作為紡織科技研發的重鎮,香港理工大學早就率先結合科研成果及商業發展,於二○二四年便與法國高級訂製服品牌AELIS Couture進行產業合作,為其提供理大研發的可持續金屬鍍膜紡織材料。品牌的二四/二五秋冬系列中採用的有機絲綢柯根紗,便是由理大團隊研發,覆蓋了納米級的超薄金屬薄膜鍍,不僅保留傳統紡織品的舒適和飄逸感覺,更能呈現瑰麗的珠光效果,可見「香港研發」(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in Hong Kong,已不僅是made in Hong Kong)的物料也能登上大雅之堂,成為國際品牌的後援。而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旗下的開研Open Lab,則從傳統物料的種植方式入手,設立一條完整的可持續發展織物生產線:他們研究在室內以垂直水耕方式種植超長纖棉,不僅可節省90%用水量,未被植物吸收的水分更可循環再用;收成後在同一個實驗室經歷軋棉、紡紗、併條、針織等傳統紡織步驟,試行一種節省空間、水和土地等成本的嶄新生產模式,從源頭減廢實踐可持續生產的概念。

      物料的世界多元又好玩,香港時裝和紡織業何愁不能升級轉型?只是再好的研發和實驗精神,仍須各界支持,才不至於明珠蒙塵。

      品牌提供 & AFP
      留言
      此系列之延伸閱讀
      返回系列
      時尚,從毀滅到重生 │ 新世代物料的時尚革命
      熱門搜尋
      袁國勇 出版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