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 系列
      時至二〇二四年,台北至今依然是港人最愛的旅遊熱點,飄香的滷肉飯、熱鬧的夜市總是吸引 着我們。只是提起這座城市,我們卻不會第一時間想到「時尚」,倒是有點忽略了台北的另外一 面。INNER在這一期親臨台北,走訪三位當地的時裝人,為我們推薦小店和品牌,看看他們眼中的台北,到底散發着怎樣的風格?
      去年看由黃綺琳編劇兼執導的《填詞L》首映時,腦海浮出吉卜力工作室多年前的作品《夢幻街少女》,兩齣戲的女主角同樣恤樸素短髮,一樣愛填詞,也會為歌曲旋律填上玩味十足的字句,或者偶爾會被朋友取笑,但她們卻樂在創作其中。 作為一個純粹的創作人是幸福的,不過創作的路絕不是一條夢幻街,它的詭譎之處在於它是幻想與現實的合體:創作於功利都市,為了迎合市場口味,作品被改至體無完膚何其等閒?甚或自己的作品在茫茫創作海中根本不值一提,只是件圍爐取暖的產物,還未計來自親朋的質難。而對文字的痴迷,就成為她們破關斬將的利刃,碰過的釘子、收過的好人卡通統都可以忘記,只要能繼續創作,終有一天可以找到頻率相同的聆聽者,以共振療癒人心。 飾演《填詞L》女主角的鍾雪瑩今期應邀與我們跑到淺水灣,穿上叛逆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的裙子,和KOWLOON CITY BOY的"GOOD BOY"圍巾拍攝封面,她在訪問中談到對「把興趣轉化成事業」的看法:「食蒸魚也可能會被魚骨卡得很慘很痛!」對,食得鹹魚抵得渴,愛電影、愛填詞、愛創作,難免要把背後的辛酸一同愛下去,投入創作時,其實也不會顧慮太多。 那到底怎樣才能把興趣當飯吃?香港鐘錶店EONIQ創辦人Quinn,分享了他如何在興趣與創業的天秤中取得平衡,當所有客人都是你的老闆,還能享受創作自由嗎?創作除了講求熱誠,還仗賴經驗與技法,如同今期INNER挑選的數款鐘錶藝術品,工匠把錶盤當成空白畫布,雕刻上品牌的歷史和智慧。 讓我們一同細看,芸芸創作者築起的這條創作夢幻街。
      隨了人會變、事會變,物會變,無論是環境,還是未來的路也無法預測。這些巨大的人生變化總讓我們承受着不少壓力,更別說是氣候變化這些世界性話題。如果說到最讓我留意的變化,就是關於本人的人生,二〇二三由大學畢業到踏入社會,意想不到,一年時間可以如此多變。當成為一位全職人士,被工作填滿了整個人生,變得忙碌、變得疲倦、變得煩躁……想起關天林有一篇文章中有一句話:「孫悟空有七十二變,我們只有一個樣,被變速、變壓、變態的風,吹着。」   本期的專訪人物梁雍婷(Rachel)可以是《藍天白雲》的梁可麗、《白日之下》的小鈴,也可以是《不日成婚2》的樂華噴火龍,作為演員需要形象百變,演戲是無法預測和計劃的,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個新的變化,令她知道擁有新的觀點和思維才會使人多變。從《藍天白雲》到現在,讓她知道期待是不能控制的,轉變心態嘗試放開接受才是專業。但就算怎樣「變」,在她心中作為一個演員的追求就是好好去演出每一部戲。   作為一名時裝記者,眼見時裝界隨時代變遷,由款式、材質,再到物料,這也反映了時代的需要與變革,因此時裝設計師在不斷突破自己的路上求變。今期另一受訪者是香港新銳品牌GNASTIY.COM的共同創辦人Vicki與YiDi,以她們的年輕視覺,為如今的時裝界打破悶局,借用嶄新的材質和製衣技巧,踏上一條從實驗中求變的道路;還有香港本地金工師陳寶鋒分享通過「改變」,把已離開的感情和生命得以延伸和傳承。   若然一成不變,你覺得你會是怎樣?
      你一生於世上便成了女兒或是兒子一角,慢慢開始長大變成一名學生,也有可能被選為風紀,或會在運動會中出賽成選手。畢業後,你投身到社會中到的一份職業,又會是你新的考驗。你漸漸地從中迷失,覺得在這個宇宙中不能平衡多重的身份。   無論生命的際遇是好是壞,今期的受訪者陳嘉寶(Anjaylia Chan)身兼多角卻如此不慌不忙,在她心中一直存在的“In God we trust” 也一直提醒着她不要急,有些事情神會安排最好的時間;跨媒體創作人兼歌手星星兔則在經歷中找到現在這個全新角色,雖然面對更多不同挑戰,她卻依然樂在其中;玻璃首飾工作室“Le.verre”創辦人Dora,同時間還身兼另一服裝品牌的設計師,因為年輕我們一無所有,也因為年輕我們將擁有一切,兩者都不會放棄。或許在演出時,你看到很多人比你活躍,比你受歡迎,比你得到更多榮譽與掌聲,但也不要因此動搖,你要走自己的路。每個人有自己的命運,不要抄捷徑,不要短視,你所擁有的一切才能,都可以灌注在你自己的角色中。   我們不用花力氣去跟別人比較,每個人的角色也有不同的標準,也有着不同的價值觀。你所需的是保護着自己的心,保護着你想要做的事,粗茶淡飯不以為苦,因為你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實。
      若人生可以重來,你會選擇怎樣的生活? 這正好是2023年日劇《重啟人生》所探討的議題,劇集在高收視及海量好評中收尾,並榮獲第115回日劇學院賞最佳作品、劇本、導演等多項大獎,連帶女主角安藤櫻也哭著獲得人生中首座日劇學院賞的最佳女主角。若然你還未看過,建議立馬觀看。 故事講述女主角近藤麻美(安藤櫻 飾)33歲平凡單身女性,因意外發生車禍過生,而靈魂在等待「投胎」時卻選擇了重生。帶著前世的記憶重啟人生,內心堅定地想著:「這次我一定要努力積陰德,下輩子順利投胎成人」。然而意外再度發生,在反覆經歷了多次重啟人生後,麻美終於有所啟悟,明白到比起「努力累積陰德」,還不如活在當下,好好擁抱生命所珍視的。 雖說重啟人生不過是天馬行空的想法,但我相信生命的意義在於活在當下,擁抱自我找回生活的花火,人生才能承受生活帶來的力量,如同今期封面人物周秀娜,學會接納不同面向的自己,找尋生命中的理想與追求,探索走向幸福的力量。
      數月前朋友在獨立雜誌,以「我們都沒能成為英雄,卻無法放棄做夢」為題,寫下一篇關於夢想的文章,彷彿提醒我關於青春追夢的憶記。我信人皆有夢,即使平凡無奇,能夠敢夢而追夢卻是幸福的。但或許因着時間與現實一次又一次的打擊,當初那些深信不疑的篤定,連同的熱情一同消退冷卻,留下的只剩生存與生活。   我想這也是《全民造星》近年能走紅,吸引廣大觀眾的原因之一。的確,追夢不容易,但看着別人追夢,心中卻不期然地點起了當初對夢想的熱情。而這種感覺在我與今期四位封面人物《全民造星V》參賽者:瑞銘、Tiger Foo、Carson,以及Andy,訪談過後有着更深的感受。   我會記得瑞銘是本着冒險家的精神參加節目,因為不是每個人也有經驗與挑戰的心去嘗試,最終在三千多位參賽者中被選中,獲得一段不可多得的成長經歷;Carson 則透過比賽過程,從自我懷疑、面對情緒化帶來的壓力,到最後尋回自信; Tiger 就希望獲得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一改過去容易半徒而廢的個性,決意走到最後;而 Andy 因着節目,從個性內向,慢慢的學懂如何調整好心態與他人相處。   人生能重新審視自我,有告別遺憾的機會是幸福的,若追夢的路還是很長,請加油。因為做夢是平凡的,圓夢卻是不平凡。
      五月天阿信在歌曲《倔強》寫下 “逆風的方向 更適合飛翔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 只怕自己投降 我和我最後的倔強 握緊雙手絕對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就算失望不能絕望 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我在風中大聲的唱 這一次為自己瘋狂 就這一次 我和我的倔強” 關於「倔強」一詞,各人的看法均有所不同,有人認為這是前進的動力,逆着風才能飛得更高;亦有人認為倔強的人是得不到幸福的,過於執著會花光精力。但無論如何各人的人生路都不盡相同,找回屬於自己的步伐才是最重要。 如同今期封面人物Kenny關智斌所說的「我覺得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都有他們倔強的一面,他們排除萬難不受他人影響,忠於自己,所以我未夠倔強,要再倔強一點(笑)」。看似倔強但亦不失樂天的個性,在跌宕起伏的人生旅途中,亦令他從執著、堅毅不撓的人生哲學裏,學會了適時 放下。
      在我的印象當中,Gin Lee 向來是個努力家,一生懸命地追趕著自己的音樂夢想,對於崎嶇的路途早有覺悟,卻又如此義無反顧。儘管少不免會在過程中歷經低潮,但她對音樂的愛與熱情不但沒有被澆熄,反而一次比一次燒得更旺盛,更暴烈,並在摸索與跌碰中茁壯成長。記得她曾數度在一些訪談中提到自己是個獨立的人,離開熟悉的新加坡,離開最愛的家人,一個人在外闖蕩拼搏,轉眼便已踏進了第二個十年。從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從〈Here I Come〉到〈DumDum〉,人生中最寶貴的黃金十年,她在這座離家 2591 公里的城市扎下了根,逐漸活成自己所喜歡的樣子。
      每年三月是香港的藝術月,各個大型藝術展覽如Art Basel、Art Central,及各大畫廊的最新展覽,讓香港少有地增添多點藝氣氛。當然你會問,作為一介凡夫俗子,藝術這回事又與你何干?單純說一個展覽確實難以與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連結,但藝術是多元化的,它可以是一幅畫、建築、電影、甚或是時裝風格,均直接地代表着一個地區的文化脈絡。 思前想後,今期三月決定以大眾最熟悉的藝術語言--電影為主題,並找來了張艾嘉(張姐)擔當封面人物。張姐作演員、編劇及電影導演,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兩奪最佳編劇,以及四奪金馬獎,透過她的人生哲學,好好探索關於電影的力量。 記得拍攝訪問當天最深刻,是從張姐身上感受到她對電影和香港的愛,「我很喜歡拍這樣的香港,世界上不會找到同樣的地方。香港電影界曾經也像香港的霓虹招牌般閃亮多元,真希望行業不要像霓虹招牌一樣消失。」簡單的幾句話訴說着她的憂心,同時亦反映岀其最真誠的愛。也許今天的香港早已變調,但不要忘記仍有一班對電影充滿熱誠的創作者,努力地以藝術方式記錄着本地的文化面貌。
      有人說,愛情是飲水飽;有人說,愛情是「你最愛的人不一定會跟你走到最後」;維基說,愛情是強烈的依附和愛的感覺的發展,過程像身體跌倒一樣,是突然的、無法控制的。多得情人節的出現,二月成為了一個關於「愛」的月份,除了交換禮物和吃個浪漫的燭光晚餐,也可以是思考愛情意義的好時機。今期INNER與經常在愛情作品亮相的演員蔡思韵Cecilia,討論對愛情的看法,也談到了面對悲傷和失去時的反應。 未知死,焉知生;先有失去愛人的覺悟,才能在愛情路上跌倒時能夠自癒,Cecilia說,悲傷來臨時人不一定會撕心裂肺地大吵大鬧,可能只懂得逃避,變得麻木無感,但這也沒有關係,她理解到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面對悲傷的方法,在愁緒底蘊下,一切情緒終歸都是源於愛。 Cecilia最近參演的電影《燈火闌珊》也討論了「失去」,導演曾憲寧認為,香港近年總是在不斷失去,像電影的主要元素霓虹燈一樣,它自戰後隨移民南下,一直是本地經濟發展的徽章:「在各業興旺的八十年代,滿街密佈的燦爛霓虹,點亮這顆迷倒世界的『東方之珠』……它代表着昔日最鼎盛的繁華,它逐漸消失的風景也似在暗喻一座城巿的命運。」電影裏主角拚命想要找回亡夫的過去,有如香港人要緊抓往日的美好時光:「似是空執著,然而,人生,也許需要有所執著才有重量。」
      更多系列
      熱門搜尋
      袁國勇 出版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