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買手店I.T,多年來孕育了無數時裝菁英,更可說是見證香港時裝市場的高高低低。假若你曾走到I.T店內,除了有很多前衛的國際奢侈品品牌外,更會發現它們一直有以不同方式支持香港設計師。特意邀請了擁有廿年經驗的I.T商品副總裁(女裝)Tracey,與大家一起談時裝,論設計。

對不少九十後來說,I.T及同集團的i.t可謂伴着我們一起成長,很可能人生第一件名牌也是從I.T中購入。Tracey作為本地時裝王國的管理層,她會如何定義時裝呢?Tracey堅定地答:「不論是不是管理層,我覺得時裝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好像一種溝通或語言,它是代表着我的背景、文化、修養、年紀,或者是我當刻的心情,這些都是在時裝裏可看到的事情。」在I.T工作長達廿年,見證着不同的時代轉變,處於當下,Tracey大方分享有關香港時裝市場的發展的看法,她表示:「觀眾 或客人愈來愈需要更多新的想法。自從社交媒體的誕生,時裝趨勢變得太快了,現在整個大環境,不單止時裝,也想要一些新衝擊,如Chanel早前完成了FW25時裝展,全世界也在看完又播放,不斷地在這個時空中看到,人們很快便會『膩』。所以為甚麼要多一些新衝擊去吸引客人或時裝愛好者的眼球。」
I.T一直有身體力行支持香港設計師,不時會買入香港品牌,Tracey更向一眾本地設計師「派貼士」,她表示:「當我考慮引入甚麼品牌時,我有四個點一定會有留意:首先看衣服『得唔得』,而得唔得的意思是指該設計的原創性。現在你太容易接收資訊,你必須具備原創性才能吸引到客人,在時裝行業中生存就要有屬於你的獨特性,畢竟市場實在無需要多幾個同類型的品牌。第二當然是品質,價錢現在也會留意一下,畢竟現在經濟不景氣,消費者也變得較保守,入貨前也會留意該設計會不會訂價過高。第三我會留意該品牌歷年來的系列,當我要入手一個系列時,我心裏絕不打算僅入手一個季度,我需要的是延續性,在初試啼聲後培育到有一堆客人對你的品牌感興趣,我期望下季他們會再回來買該品牌的設計。我們會入手最少兩季才看到所謂的成績表,尤其有部分品牌在春夏設計很厲害,但秋冬則是另一回事,我也會很在意他有沒有在客人的層面上思考如何演繹你的設計。最後就是我也十分留意一些細微的位置,如Hand Tag和展示室內陳列等,這些也看到該品牌或者設計師對於他自己的想法,因為很多時我未必有太多時間跟對方會談,我就要從那些細節去了解他的品味、品牌定位或展望品牌去到哪個位置等,有時就連陳列室內的一杯水或小食原來也有Branding,整個觀感也差很遠。」
每年接觸無數本地品牌,最讓Tracey留下深刻印象的,你猜到是哪個嗎?Tracey靜思數秒後表示:「Christian Stone是很吸引到我的,因為他真的很特別,當你看到設計師本人,也十分感受到他自己的Charisma。你見到他時,就知他是代表了自己的品牌,作為新進的設計師,當我看到他的造型和跟他溝通時,我可以從他的細節和穿搭中,感受到他絕對是品牌的代言人,對於設計師本身和自己的設計十分聯繫這件事,令我感到很深刻的。另外就是Demo,品牌主腦每季也非常誠心寄一些十分精緻禮盒,因為我記得我曾經跟他們分享過,有時要一下子去Pitch到一些的買手入貨是很難,他們只有五分鐘來看你的設計,很難立即下決定入貨。於是他們每季在寄Lookbook的同時,也會加入自己的小巧思,如送些:一條絲巾、手寫卡、杯碟等,就如上文所說,做這個品牌不只是衣服,而是對於這個品牌的想法,這讓我非常記得Demo這個品牌。不是因為他送的禮盒價格高昂,而是精緻得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我覺得這個方法跟買手或客人建立關係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最後,Tracey亦透過訪問寄語每個想要加入時裝市場的生力軍,她表示:「記着自己的夢想!無論多艱難,尤其是現在經濟不景氣,但是那樣東西只要是你喜歡的,你就去追着它,不要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後悔!我早前到Thei,為YDC與去年的YDC的冠軍Tiger一同進行分享,在最後的發問環節,其中一個女生舉手說『我十分多謝你們來做這個分享,本身是對時裝的熱情已經開始熄滅,經常都被人說香港的設計師賺不到錢,是次分享真的是重燃了我』那女生說畢後就落淚,我猜部分原因是Tiger的熱誠影響了很多人,大家當刻很感動。原來大家心底也有一個夢想,只是你能排除別人的標籤,去相信你所相信,結果不一定會贏,但其實做人去到某個年紀就會發現不是每樣事情也要贏,我覺得至少你試過就可以了。事實上,這名女生重燃了早已工作了廿年的我!」

“在時裝行業中生存就要有屬於你的獨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