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了老友的男裝雜誌訪問,文件夾中有這樣的一條問題:
「所有的fashion item中,你買得最多的是哪一類?」
好問題。
我的答案是:「上半身的」!和「下半身的」大概是20:1之比吧。
因為細個屋企窮。
時裝貧民
無意渲染,所以本來想用溫和一點的「小康」代替「窮」,但想想「小康」其實都算幾好嘅啦,我家,真的只是窮,不是「搵朝唔得晚」咁陰公。我父母都很盡力,所以至少是「有瓦遮頭」+「三餐不餓」的,但除此之外,又真的是年年沒有餘了,過年不一定有新衫,玩具也是「考試考到三名內才可以用去年儲下的利是錢的一部份(已被父母抽佣)來買一件玩具咁大把」(好多條件呢?)所以「窮」這個形容詞也不算人心不足或者妄自菲薄啦我估!
窮孩子如果喜歡時裝,將來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人呢?
像我這種裁縫的兒子(指我媽)從小是看着別人的靚衫送飯的,到了中學長到暑期工年齡,賺回來的第一匙羹金當然立即變成置裝費,由於預算有限,買回來的自然是件件精品,「精品」的意思是不但要好看,還要百搭百變,因為下一次再有錢買衫也不知是幾時?
我常說,穿衣真正穿得好的人其實需要具備兩種不同的能力:「選材的能力」和「組合的能力」,前者指在一堆東西中能選出最好的品味,後者則是擺佈配搭手上已有的一堆東西達至最佳效果的天份,在窮的日子以「有限錢」買衫扮靚其實對這兩種能力都是個相當好的訓練。
現在經濟環境改善了,很多時我買衣服回家都是整個look連同配件一起買回去的,所以鞋子包包有時都專屬一套衫而不會靈活運用的。原因當然是賣了任性日拼夜拼,時間拿去換了現金,full gear便能慳回配搭的時間,但這樣反而令我好擔心自已有一天會失去貧窮時好不容易才鍛鍊出來的襯衫能力。
NEWS ANCHOR STYLE
我見過,我做電視台時真係見過,有些新聞報導員真是「觀音頭掃把腳」的,上鏡的上半身整齊大方,但被櫃枱遮住的下半身就求求其其波褲又有拖鞋又有……
我當時不敢笑他們,因為我自己的style都這樣呀!
也是因為小時候家裏沒有錢呀!難得有三幾十元的鬆動可以添置一件新衣物,當然想人人都看得出「咦!新衫喎!」,以我當時的認知,上身衫一定是最顯眼,有錢買top就算是花得值了,不然買帽買頸巾買心口針買眼鏡甚至買手套都OK,買褲買鞋和買垂在下身的袋太笨了,誰留意得到呀?
真的要好多年後入世很深我才醒覺這個世界是有種人叫「鞋袋狂」的,至今還不是很能理解呀!
現在買top之外算是買鞋買褲買袋都夠錢了,但少年時的「死性」也是難改,入到時裝店,總是糊糊塗塗自自然然就走去買大量上衣,而跳過褲子鞋子,還說服自己因為這兩種東西試穿都好煩。
所以我一直笑自己其實是「NEWS ANCHOR STYLE」。
還有第三個窮出來的古怪時裝習慣,就是明明買了大量衣服都時時不捨得穿,生怕換季初期濫穿了,後來有特別場合要去就透支了衣櫃沒新衫可穿,不,或者有新衫可穿但最靚那幾套已「用」過了,這當然是因為讀書時代那個死慳死抵儘量不刨鉛筆,每頁拍子簿都寫到密密滿滿,因為擔心太快用完文具老豆老母會鬧的我40年後還沒有真正長大過。
真相當然是,我買埋買埋咁多衫其實日日扮到彩雀咁季尾還是有剩的,所以每次end of the season家裏都浪費掉一堆袋都未拆的也怨不得誰。
窮出身的小朋友,努力賺錢其實很容易,難的是洗脫自己的小家子氣,做人買衫都一樣。
祝你不用和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