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邱萬城,可能不是大眾熟悉的名字,可是對他的面孔,卻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他曾經是無綫全職藝員,在60多部劇集中,演過各種各樣的小人物,沒有機會當上大紅大紫演員,難免被俗稱為「茄喱啡」,作為演員的他不介意被途人叫「茄喱啡」,他說:「我在演藝學院讀書時老師已經教導,演員這個行業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當你理解後就會明白,如果角色不重要就不會在劇本裏出現,所以每個角色都有他的作用,可以令演員之間產生化學反應,可以推動劇情發展,所以被人叫『茄喱啡』我不會生氣,因為對方不了解演員這份工作,最重要是我作為演員,不應該小看自己的角色。」
最近他在中環藝穗會劇場,首次挑戰獨腳戲《那個下午,我在露台煎西多士》,由何故所寫的《回憶中的香港味道》其中一個短篇故事改寫,他認為故事性很強適合作為題材,獨腳戲是舞台劇演員的終極目標,自己15歲開始參與舞台劇演出,現在是時候挑戰終極目標,六場演出每場只有七十名觀眾,更利於與觀眾溝通,連演藝學院的「師兄」謝君豪,都在其中一場出現支持。
15歲首次踏足舞台參與演出,觀眾的掌聲鼓勵令他愛上舞台演出,「我很幸運在15到30歲這個階段,正值香港業餘劇團發展的黃金時期,可以瘋狂地投入各種舞台演出,一星期七日除了上班外,所有時間用來排戲,演戲可以令我感受不一樣的人生,舞台劇的滿足感遠遠超過電視或電影,觀眾可以直接表達他們的感受和喜愛。」
經歷了十五年的舞台劇生涯,他有感經驗豐富但基礎知識不足,當年在戲劇老師林立三鼓勵下報考演藝學院,「毛俊輝老師教了我很多演戲知識,雖然我比其他同學有經驗,不過一開始上課,老師已經戳到我的痛點,原來我一直熟讀自己的劇本,並沒有真正投入演出中,只是記熟對手最後兩句台詞,聽對手講完就接上,沒有真正的交流演出,毛老師一眼看出我的問題,他改變了我對戲劇演出的認知。」
翻開邱萬城的履歷表,分量十足,15歲開始參與舞台演出,30歲報讀演藝學院,成為第十五屆演藝畢業生,當年是全班年紀最大的男生,畢業後簽約無綫擔任全職演員,在無綫六年拍了超過六十套劇集,約滿後重投舞台劇演出,之後再考取演藝學院學院戲劇藝術碩士,曾經在多個劇團擔任不同崗位包括導演、編劇、化妝、造型等職位,同時擁有化妝、造型等專業資格証書。近年他參與很多電影演出,包括《正義迴廊》中自以為公道的陪審團成員、《爸爸》中負責為阮厚明錄口供的CID警員,以及《白日青春》的警員堅哥等,成為演藝圈跨界別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