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趙榮德.升學有道

趙榮德:那些年,在喇沙就讀的雪泥鴻爪

專欄
2022.02.26
撰文:趙榮德

有家長因為希望兒子考入喇沙,聽我講完很久前考入喇沙經驗後再問我就讀喇沙的雪泥鴻爪。以下我揀了一些往事與他分享。不過因為這些往事塵封頗久,數字可能失真,故此只能用作茶餘飯後談話資料。

趙:本人   家:心儀喇沙文化的家長

家:趙sir,你在喇沙從第八班讀到Form7(中七),一定有些值得一提的事項或片段(episode)。可否與我們分享?

趙:可以。先從第八班開始。我記得一天在上聖經堂中,有一面貌慈祥、講純正廣東話的外籍神父,走來向我們介紹要理問答課程(後來我知道他是聖德肋撒聖堂的主堂Father Orlando和靈道神父)他說如果報名參加這個課程,在R.E(聖經)堂可跟他到另外一個課室上課,只需考要理問答而不需考R.E。我聽後覺得很有吸引力(不知是否聖神上身),立即報了名,很輕鬆的聽了幾個月天主學的要理,輕易的過關(pass),跟着便領洗了。做了教徒,主日要去聽彌撒,聽得彌撒多,才知道人對自我和理性的執着,需要上帝的恩賜才能釋放執着,得到內心平安。

家:原來喇沙着重傳教的!

趙:喇沙是天主教學校當然着重傳教。不過學生有信仰自由。談起信教,有一件事,到現在我還記得。在讀中一的某一天,校長在intercom突然宣布校學生去禮堂觀禮。我們不知為了什麼,(現在想起,當日可能是學生會委員就職典禮),只記得當時的Head boy(學生會主席)(後來被人命名填詞鬼才)黃霑James Wong在台上演講,其中一句到現在我還記得的是,」I have just received baptism. I’m now filled with the spirit of God. 「原來他剛才領了洗,做了天主教徒,為了紀念這個大日子,他為我們用口琴演奏了一首名曲。這件事到現在仍記得,因為那事我們可以「走」兩堂。喇沙校歌有一膾炙人口的名句,那便是La Salle is something more,除了出名的校友多,公開試狀元多,還有「突發事件」不用上堂的次數也特別多。

家:這是否表示喇沙重視學生會及宗教?

趙:是的。另一件事我至今仍對母校感激不盡的是喇沙修士非常慷慨兼愛錫學生。

家:從何見得?

趙:喇沙會是一個以教育為己任的修士會,當時喇沙是私校,無政府津貼。但修士用減費來幫助貧窮的學生,有需要的學生只需說出原因便可以申請半費,後來我們發現大部分申請的學生都成功獲批。要知道那些津助,全都是由當時任教修士的薪水撥出來的。有這種資助我們才可以完成學業,喇沙修士的慷慨,真值得我們敬佩!

家:喇沙修士會這種無私的精神實在使人感動。好了,可否講講你讀中學和大學的趣事?

趙:可以。第一件事關於教我們Form6來自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老師。他是我們班主任。在牛津取得BA(學士學位),便來喇沙任教。奇怪的是,他在Form7我們的推薦書,下款竟然用MA Oxon(牛津碩士學位)我問他為何只讀過BA,竟然用MA這個名銜,他說牛津是准許他們用經驗當作學習的,因此他只需教了兩年書,便當完成MA課程了!難怪當時那麼多人爭讀牛津了。 另一件事是我讀港大時,為了減輕經濟負擔,在第二年申請了Rotary Scholarship(扶輪社獎學金)。面試我的是該社主席 A De O Sales(沙利士先生),他做事嚴謹,問我為何要申請這個獎學金,及就讀的科目等題目。臨走時問我「Are you a La Salle Old boy?」我點頭說,「Yes!」結果我成功得到這個獎學金!後來我才知道沙利士是喇沙舊生(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亦曾經做舊生會主席(難怪他問我是否喇沙舊生)。

家:那是讀名校的fringe benefit?(額外利益)

趙:亦可能是讀喇沙令我有一種自信和氣定神閒的態度,所以被人覺得答得好也未定!

家:有可能!多謝趙sir分享在喇沙就讀一些往事!

莫文蔚 陳卓賢 聲夢傳奇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