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探親團》原本打算拍陳智燊帶觀眾返他出生地倫敦,但因檔期問題,結果只拍到他做跟得男友,與宋熙年返澳洲老家,宣傳語「一個去,兩個返」,正是很多女性心目中的小確幸。
陳智燊父親十七歲到英國的餐廳打工,回港娶妻,返英經營中國餐館,陳智燊在倫敦出生,有一兄兩弟,哥哥做牙醫,三弟做視光師,四弟想做律師,只有陳智燊不喜歡做專業人士,他比較頑皮。「幾兄弟打架,多數是我惹出來的。」
以前他未找到想走的路,讀完大學再讀經濟碩士,做了兩年醫院管理,始終是悶。「於是心想,有什麼事情小時候想做,但未做過,想起十七歲時渴望入娛樂圈,不如返香港嘗試。」他母親是劉德華迷,在英國的家常煲無綫劇,每兩年就翻看一次《鹿鼎記》。
「我識廣東話,香港有親戚,我對父母講了個大話,說內地機會多,想回港找份返北京的工作,爸媽都讚我有大志。」回港後,他在補習社教英文,邊教英文邊等機會。「考慮過參加第一屆港男,可是膽量不夠沒報名,等了幾個月,可能要唱歌仔,剛巧Red Box辦比賽,諗諗吓又沒參加。」
做替身跑山
結果等足一年,TVB訓練班招生才入到娛樂圈。「面試讀稿有『煙韌』、『牛肉』,我唔識讀,要問坐在旁邊的人。我沒天才,天才表演唱歌,唱了三十秒自動停止,太緊張了,面試完要買胃藥食。」
心想落選,竟然得到機會,打電話向母親報喜,卻聽到話筒另一邊的失望,沒想到原來兒子想當藝人,是擔心的開始。
「試過銀行提剩五十幾蚊,不夠一百元不能按提款機,要搵四十幾蚊存入去,再撳出來。最初兩年,月入一萬元,交完租所剩無幾。好彩有同屋照應,有時他先交租,我下個月還給他。還有阿哥支持,我有張英國信用卡未cut,必要時簽卡,阿哥幫我找數。如果沒有一個做牙醫的哥哥,我做不到這行。」
由明珠台節目、娛樂新聞台、煙花匯演到拍劇,黃宗澤受傷他做替身跑山,只拍背影,到漸漸有角色,因為英文好過中文,在《宮心計》演番邦王子,逐點逐點進步,終於有機會做主角。
他不遺憾起步遲,而且正好遇上近年無綫鬧小生荒。「我做醫院管理那兩年,學懂與人溝通,現在演戲無論如何都用得着。廿六歲入藝訓班,有些同學十六歲,細我十年,他們未必識諗,會浪費很多時間不知做什麼。」
養起太太
陳智燊主力拍劇,宋熙年接不少大品牌周年晚會主持工作,是否公一份婆一份?還是會養起太太?
他早已有答案:「照計如果有小朋友,她工作會減少,我要勤力些,養小朋友好貴,在外國也是,要讀名校幾十萬一年,報補習社也很普遍,錢有壓力之餘,也要學習怎去放鬆。」